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 胸腺瘤是较常见的纵隔肿瘤。一般需外科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症手术后可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是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科于1986年4月收治一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症患者,术后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经及时抢救治愈,报告如下。 [病例] 患者,孟某,男性,42岁。因肌无力及右上纵隔肿物一个月入院。患者于一个月前感冒后出现眼痛、发烧,4天后突然出现无力及呼吸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建立一种供临床实验室广泛应用的检测单核/巨噬细胞ADCC效应的实验方法。方法:选择CTLI2细胞作为靶细胞,制备出兔抗CTLI2细胞特异性抗血清,用单核细胞作为效应细胞,通过CTLI2细胞增殖结果检测单核细胞ADCC效应,并与传统检测方法^125I-UdR释放试验进行比较。结果:该方法较同位素试验方法更敏感。结论:细胞增殖法检测单核细胞ADCC效应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作者使用上海GF—1型管型消化道吻合器对食管和贲门部病变切除后作食管胃吻合术的操作要点、注意事项和18例的经验体会。作者认为该吻合器结构精巧、操作简便、吻合可靠、缩短了时间、提高了吻合质量、降低了吻合口的常见并发症。不但适合于胸内任何部位的食管胃吻合术,也适用于全胃切除后的食管空肠吻合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 先天性纵隔肿瘤和囊肿临床常见,但源于内胚层的消化管腔者罕见。现将我们诊治的一例报告如下。 王健,男,2岁42天,因反复肺内感染诊治中发现右纵隔巨大肿物入院。查体:一般状态良好,发育正常,五官端正,鸡胸,右胸背部叩浊,呼吸音弱。胸部X线片:右后纵隔巨大肿物影,11.5cm×6.5cm×6.0cm大小,边  相似文献   
15.
<正> 乳糜胸是由于胸内乳糜管破裂、乳糜漏入胸腔内所致。乳糜管破裂可分为外伤性和非外伤性两大类。外伤性又可分手术性和非手术性。手术性乳糜胸特别多发于涉及纵隔的手术。如食管癌和纵隔肿瘤等。本症一旦发生,将使病人发生营养障碍及出现胸内脏器压迫症状,治疗不及时,常常导致病人衰竭死亡,我科从1960年至1985年共发生此种并发症三例。一例发生于纵隔畸胎瘤;两例发生于中段食管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21例肺内型错构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体会,其发病年龄与肺癌者近似,但症状较轻且无进行性加重。为了减少术前误诊率并与肺癌相鉴别,本文强调术前影像学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重要性。重点讨论错构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外科治疗。作者认为肺内型错构瘤临床上虽属良性,但也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以单纯肿瘤摘除和局部切除为主,强调术中行冰冻病理切片检查,作为决定术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纤支镜技术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内周围型病灶症状出现较晚 ,早期不易发现。即使由于其它原因在胸部X线平片上发现较小病灶 ,也因其特征不明显常难与炎症、结核及良性肿瘤鉴别。观察治疗或开胸探查则有可能延误诊断或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因此 ,利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检查技术获得肺内周围型病灶的病理学和细胞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组 5 4例患者 ,年龄 2 7~ 6 8岁。首发症状为咳嗽 2 8例 ,胸痛 2 3例 ,咳痰带血 19例 ,发热 7例 ,由于其它原因X线检查发现 4例。胸片检查发现肺野内结节阴影 ,影像学特征不明显。1.2 技术操作 纤维支…  相似文献   
18.
<正> 纵隔巨大恶性血管外皮细胞瘤较为罕见,国外已有10余例报告,国内仅见1例报告,现将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19岁。两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呼吸因难、左胸钝痛,时有盗汗、乏力、体重减轻,无发热、咳嗽及咯痰。胸穿两次,分别抽出500ml陈旧性血样液体。抗结核、消炎治疗1个月余,盗汗减轻。但呼吸困难及胸痛逐渐加重,入我院胸外科。入院后1周出现吞咽困难。体格检查:轻度颈静脉怒张,气管向右偏斜,左胸部膨隆,呼吸运动受限;左肺语颤减弱,左第二肋间以下叩诊呈实音,听诊呼吸音消失;心脏向右侧移位,于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1cm处可见明显心脏搏动;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实验室检查 血小板124×  相似文献   
19.
<正> 肺曲菌病(Aspergillosis)是肺内曲霉菌感染所形成的坏死性肉芽肿性疾病。曲霉菌常布于体表或呼吸道等处,一般不发病,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多继发于肺部其他疾患,我院胸外科最近手术治愈一典型病例,报告如下。病人 男性,34岁,吉林省靖宇县人。因反复咯血近5年,两年来加重于1986年7月21日入院。缘于5年前开始咳嗽,咯痰有血丝,时有低热,无盗汗,近2年咯血量增多,每月约1~2次,每次可达100~200m1,为鲜血。经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结核行抗痨治疗不见好转,胸片发现左上肺有块状阴影收入我科。既往有家禽及牲畜接触史。  相似文献   
20.
<正> 纵隔是肿瘤的好发部位,常常发生多种多样的肿瘤,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复杂性。我院外科自1960~1979共收治纵隔肿瘤51例,良性瘤占88%,恶性瘤为12%。本组的良性瘤中有2例组织学的检查虽为良性,而手术时发现其某些象征与恶性瘤相同,2例皆为畸胎瘤,皆侵入了其他组织及器官,并与之有强固愈着,无明显的分界,使手术摘除成为不可能或极度困难,我们将这类肿瘤名之为良性恶征瘤,以区别于一般的良性瘤及恶性瘤。现将51例纵隔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情况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