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3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益气化瘀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PRL E_2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以益气化瘀立法的抗内异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理 ,用丹那唑作对照 ,观察了抗内异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PRL ,E2 影响。结果 :EMT患者治疗前血清PRL测定值均明显高于正常人 ,治疗后均有非常明显下降 (P <0 0 1) ,两组差值比较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本组治疗前后均做女性雌激素测定的 5 0例患者中有34例明显高于正常值范围 ,经治疗后 ,两组雌激素水平均明显降低 (P <0 0 1) ,两组差值对比 ,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中药组治疗EMT与其降低PRL、E2 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2.
王清任三逐瘀汤抗家兔心肌缺血损伤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王清任三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和膈下逐瘀汤)对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设假手术组、模型组(结扎家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及三逐瘀汤组共五组进行实验。结果:缺血3h后,心肌形态结构明显改变,表现为心肌出血、变性、灶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细胞出现明显的水泡变性改变,细胞核固缩、染色质边聚,肌丝纤维呈带状凝聚,肌丝溶解,线粒体水肿空泡样变、嵴断裂消失、基质透亮;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活性明显升高(P<005);心肌一氧化氮(NO)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三逐瘀汤对心肌缺血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其中尤以血府逐瘀汤和膈下逐瘀汤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33.
慢性肾衰以肾小球内压增高和高滤过引起的肾单位进行性丧失为特征,自主调节能力的丧失导致肾小球暴露于全身血压是肾小球肥大和硬化发生的中心环节[1]。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及细胞因子相互作用调节肾脏生理和病理,其中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作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为了解慢性肾衰进展的可能机制,对慢性肾衰患者循环NO和ET-1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同时就其与慢性肾衰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CRF诊断及分期标准参考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内科学》第4版(‘]。慢性肾衰中医辨证标准…  相似文献   
34.
常见症状的计量辨证(1)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首次正式公布朱文锋教授长期从事辨证计量研究的资料 ,明确了 60 0个常见症状对各辨证要素的贡献度 ,并简要介绍了临床实际运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5.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临床常见致盲性眼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本研究在中医学认为水血密切相关及对青光眼发病机制传统认识的基础上,对其血瘀水停的病理机制进行了研讨。1中医学对水与血关系的认识水,是指津液或水液;血,是指血液。中医学对水与血关系的认识始于《内经》,认为水与血密切相关。综合古今论述,中医学对水与血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生理上水血同源:中医学认为,水与血均来源于饮食物的水谷精微,化生于后天脾胃,故有“津血同源”之说。同时,水与血又互为生成之源,二者在生理上相互依附、互相维系。(2)病理上水血互…  相似文献   
36.
脉诊是中医诊察疾病必不可少的疗法之一,是中医的一大特色诊法,切脉对于辨别疾病的原因,推断疾病的变化,识别病情的真假,判断疾病的预后,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常以不病调病人。”要知道病人脉象的变化,必须以正常人的脉象作为比较,但正常人体质有强、弱、胖、瘦;年龄有老、壮、幼;性别有男、女;还有情绪、气候、运动等因素对脉象的影响。本文拟在排除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对464例正常人脉象进行了初步观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来源与基本情况  464例正常人为本院教职工、在校研究生…  相似文献   
37.
化斑解毒饮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热毒炽盛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以中西医结合辨病期与辨证相结合,以化斑解毒饮合常规西药为方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热毒炽盛证30例,并设对照组30例以常规西药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9%、高于对照组76.6%;治疗组病情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在两组治疗主要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方面,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但差别无性意义;  相似文献   
38.
为了研究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对外周微循环的影响,我们对82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甲襞微循环及肝脏B超、胶原代谢指标进行了同步观测和分析。观察对象根据临床B超影象、血清透明质酸和血清羟脯氨酸检测结果,将117例慢性或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分为两组:1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组(SF组),82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14例;2无肝纤维化慢性血吸虫病组(NSF组)35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7例。3健康对照组(HP组),32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参照Yokogawa关于肝纤维化分期的标准,又将82例SF患者分别为期(SF1组)17例、组(SF2组)42例、期(SF3组)23例。检测方法和…  相似文献   
39.
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造成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模型,以免疫器官重量,溶血素抗体(IgM)形成,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炎观察指标。在分别以人参煎液,五灵脂煎液,人参五灵脂混合煎液灌胃给药后发现,人参配五灵脂与单用人参或五灵脂均能明显增加小鼠胸腺重量(P<0.01);促进溶血素抗体形成;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蚕噬率和蚕噬指数。表明人参五灵脂配伍对单味的免疫增强作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0.
急性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脊髓损伤最基本的条件是建立标准、理想的脊髓损伤模型,早在1911年,Allen曾用重物坠击法首次在实验动物身上复制出脊髓损伤模型,此后随着对脊髓损伤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学者不断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脊髓损伤模型,现综述如下。1 实验动物的选择选择实验动物主要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1]①其生物学特性是否接近人类;②实验动物的来源及其价格状况。进行脊髓损伤研究最理想的实验动物是灵长类动物(如猿、猩猩、猴等),这类动物不仅体型大,在手术操作实感上接近人类极为相似。但其价格昂贵,难以获得,因而难被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