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3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4篇
  2篇
中国医学   30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71.
文章基于“天地人”三才,从还原历史条件的角度入手,探讨伤寒和温病在发病上存在差异的可能成因。通过查阅史料,对汉末医圣张仲景生活地域和清中前期叶天士、薛雪两家生活地域的民众,从时代气候、地理位置、饮食劳作三方面进行考证,对比和分析两时两地民众所处环境和机体状态的差异。考证结果显示,从气候因素而言,张仲景时期(184—205年)处于接近小冰河时期谷底的下降期,叶天士、薛雪时期(1710—1740年)处于小冰河时期谷底的上升期,二者最冷月平均气温接近,但温度变化趋势相反;从地域因素而言,东汉末年南阳盆地与清代吴地均有河流众多的特点;从宿主因素而言,东汉末年南阳盆地民众人均粮食供给量平均约为633 g,劳作多而热量摄入少,而清中前期吴地民众人均粮食供给量平均为950 g,劳作少而热量摄入相对较多。基于中医病因整体观,从“天地人”三才的角度分析可知,“寒”“温”证候的历史演变,一方面与气候异常变化趋势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不同时期民众的体质状态影响的病邪从化密切相关,这一结果正与中医疫病的发病观相一致。并基于此,结合当代病原微生物学及免疫学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以期为防治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与传播...  相似文献   
72.
半夏厚朴汤是治疗“梅核气”的代表方剂,李旭成教授临床应用半夏厚朴汤重在辨证论治,认为半夏厚朴汤具有行气利水、化痰消饮和调养脾肺、健脾化痰的功效,故不局限于专治“梅核气”,应拓展半夏厚朴汤的临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3.
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试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肾病中有其独特优势,但尚且处于零散的经验积累阶段,缺乏建立在大样本、多中心、设盲、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基础上的中医药防治标准。通过搜集整理文献,综合论述以随机对照为基础的临床试验研究的现状、特点、方法、成果和难题,发现新的研究方向和突破点,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74.
总结成肇仁教授辨治恶性肿瘤综合治疗后不良反应的临证经验。成肇仁认为恶性肿瘤经过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主要责之于元气受伤、脏腑失调,或体虚易感外邪,或体内残毒留恋不去,伺机余烬复起,治疗当明辨标本缓急,扶正祛邪,顾护脾胃,临证脏腑辨证为主,结合六经、气血等多种辨治方法,身心同调。并附验案3则。  相似文献   
75.
本文重在探析王清任和陈修园两位清代医家对中风的认识,以及治疗和预防上的异同。王清任认为,中风其本源是元气亏损,经络空虚,气往一边归并,从而导致半身不遂,治疗当以益气活血为之首要,并创立治中风之名方“补阳还五汤”。陈修园认为,中风有内风和外风之分,他尊古崇经,倡导外风学说,根据中风病位深浅的不同提出分经论治之法,并对中风中络、中经、中腑、中脏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给出了对应的方药。两者学术思想特色鲜明,互为补充,其治法方药在现今临床治疗中风上依然广为运用,影响深远。两位医家均注重中风的预防,提出对有中风先兆者应未雨先绸缪,并列举中风先兆者之症状,陈修园还针对此症给出药物预防。通过对比两位医家对中风的辨治,挖掘其学术异同,探析两者治法特色,论述其辨治中风的优缺点,从而有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6.
临证时初诊即愈之疾多为新感急病,然而多数患者难以一剂而愈,需复诊以续贯治疗或调整思路,医者须查验患者服药后的感受、症状、体征,结合此前就诊资料与四诊所得,审慎思辨以处之。况临床上复诊率较初诊率更高,两者均是医师须详细掌握的工作,故了解探析初诊与复诊处方之间的关系与变化对临床医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此题常被学者们所忽视。笔者在此浅析复诊守方之机与权变之理,文章从何以守方、何以更方与何谓权变三方面展开论述,探讨临证守方、更方、调方之机,析因效则守方、不效亦守方、不效更方、效亦可更方四者由来,再以据证加减、据法加减、据经验发挥三方面诠释中医恒动观之权变,浅论临证如何应用,以期为临床医者复诊拟方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7.
78.
虚劳又称虚损,是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证候的总称。吕文亮教授注重中焦脾胃及其病理产物痰、湿、瘀,从治本病,疗效甚好。  相似文献   
79.
甲状腺结节是内分泌科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西医治疗甲状腺结节多以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手术及放射性碘治疗为主。消法作为中医八法之一,含义颇丰,应用甚广,能够使有形之邪渐消缓散,其中深含消法之意的小金胶囊作为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将古方研发运用而成的新型制剂,在治疗甲状腺结节方面多有不错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回顾性分析2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清肺排毒汤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方面的功效。方法 收集2020年3月5日-2020年4月5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及危重型患者资料24例,对其检验结果中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2R(IL-2R)、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结果 清肺排毒汤组在降低CRP、IL-2R、IL-6、IL-10、TNF-α显著优于西医治疗组。结论 清肺排毒汤能显著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对机体的损伤,预防危、重型患者早中期细胞因子风暴及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