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基因-516C/T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6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186名对照者(对照组)的ApoB基因-516C/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并进行对比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基因型鉴定结果显示,两组均存在CC型、TT型及CT型基因;冠心病组ApoB基因T等位基因和TT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29.01%、12.9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9.35%、4.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回归分析显示,T等位基因携带者较非携带者罹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显著增加(P<0.01).此外,对照组中T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携带者(均P<0.05).结论 ApoB基因-516C/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易感性相关,T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危险的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92.
林海  高小燕  王均炉  林寿春 《中成药》2006,28(9):1317-1319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血府逐瘀胶囊对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头面部、上肢及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星状神经节阻滞(单纯组)和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血府逐瘀胶囊(联合组)治疗。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睡眠质量评分QS评分法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前VAS为(8.84±0.66)分,QS为(3.78±0.31)分;治疗后1~4周VAS评分和Q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单纯组比较(P<0.05),显效率为82.5。结论:在口服西药的基础上,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和血府逐瘀胶囊治疗中老年头面部、上肢及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和改善睡眠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3.
实验取健康家犬27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休克组、假休克组和休克治疗组。休克组和休克治疗组动物分别按Weiggers法复制成失血性休克模型,于休克后和休克治疗后2h取颈动脉血、脾静脉血和脾组织匀浆测定血浆和组织中IgG、IgA、IgM、C3、C4、TXB2、6kPGF1α、IL-2、IL-6、IL-8、TNF含量,取血后,放血处死动物,取脾标本3%戊二醛和1%锇酸双重固定后制样电镜观察。实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94.
目的:比较右旋美托咪定复合异丙酚与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及异丙酚单独应用在宫腔镜手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拟施行宫腔镜手术患者75例,随机分组A、B、C三组,每组25例。A组用右旋美托咪定复合异丙酚麻醉,B组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C组单用异丙酚麻醉。记录三组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异丙酚累计用量、意识消失时间、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术后宫缩痛评分和恶心呕吐﹑注射痛等并发症、操作者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三组血流动力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较C组患者异丙酚用量减少,意识恢复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和C组术后宫缩痛VAS评分较低,呼吸抑制发生率低,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定复合异丙酚行宫腔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且能降低术后疼痛,是宫腔镜手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口服塞来昔布联合硬膜外镇痛时舒芬太尼的最小有效剂量及安全性,以得出此时硬膜外舒芬太尼的最适剂量。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因妇科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分为4个亚组,每个亚组剂量选择采用修正的序贯法(modifiedstep-up-step-down approach),各组术前30min口服塞来昔布400mg,手术后8h口服塞来昔布200mg,硬膜外麻醉穿刺间隙选择L1-2椎间隙,术中常规监测ECG、NIBP、HR、SPO2,术毕接硬膜外镇痛泵送回病房,观察相关指标。结果:比较各组患者术后各时段疼痛强度(PI),得出口服塞来昔布时,硬膜外舒芬太尼最低有效剂量为30μg,组间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副反应、睡眠质量和镇痛满意度与剂量呈相关性。结论:通过对各亚组不同剂量舒芬太尼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观察,可得出在口服塞来昔布联合硬膜外镇痛时,舒芬太尼获得满意镇痛效果最低有效剂量为30μg组,持续镇痛满意。  相似文献   
96.
烧伤病人通常需要进行反复切痂植皮手术,取皮和植皮面积很大,一般常需在全麻下进行手术,而多次全麻插管易给患者带来咽喉部的损伤和不适.喉罩式咽部气道通气管(streamlined liner of thepharynx airway,SLIPA)是一种新型无充气套囊的能够密封咽喉的声门上通气道.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室管膜下区(SVZ)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与Notch信号通路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及姜黄素治疗组(I/R+curcumin)。动物在模型成功后1 h连续腹腔注射姜黄素7 d后处死。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梗死侧SVZ BrdU及BrdU/DCX标记NSCs的数目及迁移趋势。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Notch通路的中间产物Notch 细胞内域(NICD)的表达。结果: I/R+curcumin组的大鼠梗死侧SVZ BrdU及BrdU/DCX标记的NSC较I/R组显著增多(P<0.05),同时其较I/R组更广泛地分布在往病灶迁移的路径上。I/R+curcumin组较I/R组的NICD生成也增多(P<0.05)。结论: 姜黄素能促进缺血性大鼠脑SVZ NSCs增殖和迁移,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产生的。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地佐辛注射液静脉镇痛对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及术后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9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地佐辛组(Ⅰ组,男15例,女15例)、曲马朵组(Ⅱ组,男16例,女14例)、对照组(Ⅲ组,男17例,女13例).患者均用咪达唑仑+丙泊酚+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静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术毕关气腹时Ⅰ组以地佐辛0.1mg/kg,Ⅱ组以曲马朵2mg/kg,Ⅲ组以生理盐水1ml静脉注射.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躁动评分及镇静评分法,分别记录各组患者拔管后0.5、1、4、12、24h的镇痛评分,以及拔管即时、拔管后5、10、30、60min的躁动评分及镇静评分.结果 Ⅰ组和Ⅱ组在拔管后0.5、1、4、12h时点的VAS评分明显低于Ⅲ组(P<0.05),在24h时点各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在4h时点VAS评分低于Ⅱ组(p<0.05),其余时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拔管即时到拔管后30min各时点,Ⅰ组对躁动的控制效果和镇静效果均显著强于Ⅱ组和Ⅲ组.结论 地佐辛注射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苏醒期躁动有良好的防治作用,镇痛明确,用于术后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小剂量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对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复合麻醉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以及肺氧合的影响.方法 将48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多巴胺组(A组)和对照组(B组),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全麻),A组在完成硬膜外操作,并予利多卡因试验量后即持续泵入3~8 μg/(kg·min)小剂量的多巴胺,术中适当调整剂量,保持血压稳定;而B组则始终注入生理盐水,必要时予单次多巴胺1~2 mg静脉推注,以维持一定的血压.两组患者均于测得麻醉平面后予以全麻诱导插管,术中予异氟醚及肌松药维持一定的麻醉深度.记录硬膜外试验量后5 min(T1),全麻诱导完毕插管前(T2)、手术切皮前(T3)、进入腹膜时(T4)、腹膜开始关闭时(T5)、拔管即刻(T6)、拔管后8 min(T7)时的SBP、DBP、MAP、HR,并于T3、T5、T7时取动脉血测血气,记录Pa-CO2和PaO2,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及肺氧合指数(PaO3/FiO2),同时记录整个手术过程中两组患者多巴胺的用量和手术所用时间.结果 A组在T2、T3、T4、T5时的血流动力学明显平稳于B组(P<0.05),A组在T3、T5时的R(A-a)O2低于B组,PaO2/FiO2则高于B组(P<0.05或<0.01),多巴胺用量B组大于A组(P<0.05).结论 小剂量多巴胺持续泵入在老年人上腹部手术的复合麻醉过程中能使血流动力学更趋于稳定,改善术中肺氧合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0.
地氟醚复合异丙酚控制性降压对脑氧和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通过观察地氟醚复合异丙酚控制性降压期间颅脑手术病人脑动-静脉血氧差和血糖差的变化,探讨其对脑代谢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18例ASA分级为Ⅰ—Ⅱ级的择期脑瘤手术病人,术中增加地氟醚吸入浓度和异丙酚输注速度使平均动脉压较术前下降30%~40%,维持30~45min。分别测定降压前、中、后,脑动-静脉血氧差和血糖差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降压前比较,降压期间D(a-jv)O2和CERO2减少(P<0.05),SjvO2、BGja、BGjv增加(P<0.05)。CaO2、CjvO2、pHa、PHjv、PaO2、PjvO2、SaO2、aHCO3、jvHCO3及D(a-jv)BG等指标降压前、中、后各时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地氟醚复合异丙酚控制性降压期间脑氧代谢降低,脑糖代谢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