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99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1.
目的研究普伐他汀治疗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12周龄的雌性Wistar大鼠40只,氯氨酮(5mg/100g)麻醉条件下.其中30只打开腹腔去除双侧卵巢,逐层缝合,另10只予以单纯打开腹腔不切除卵巢。将大鼠分为A组(模型组)、B组(治疗组)、C组(阳性对照组)、D组(假手术组)4组,饲养12周后,分别予以生理盐水(10ml/kg)、普伐他汀水溶液(2mg/kg)、α-D3水溶液(0.05μg/kg)及生理盐水(10ml/kg)灌胃。灌胃12周后,处死各组动物,取右胫骨上端做病理切片,通过HE染色对成骨细胞等进行观察比较;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经过12周的普伐他汀水溶液灌胃治疗,明显增加成骨细胞数量(P〈0.05),而且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有BMP-2的棕色深染,阳性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普伐他汀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其治疗骨质疏论症的机制是通过提高BMP-2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降低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医院2000年1月-2012年1月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出现假体周围感染的27例患者作为病例组,髋关节置换15例、膝关节置换12例,按1∶2的比例配比术后未出现感染的5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相关危险因素的差异,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两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将有意义的单因素代入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以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最多占40.0%,而膝关节假体感染以金黄色葡萄菌为主占54.5%;膝关节置换患者在脓性渗液和引流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髋关节置换患者两组间在体质量指数、引流量和表浅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脓性渗液的出现对膝关节假体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使用引流管可以降低膝关节置换假体感染的风险,肥胖及术后引流量较多的患者髋关节假体感染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3.
帕歌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帕歌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70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帕歌斯)与对照组(秋水仙碱),观察2组治疗起效时间及症状改善、血尿酸水平下降及对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组均能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症状,但治疗组可降低血尿酸水平,不良反应较小,起效时间较慢(65.78±30.19)h。结论:帕歌斯可改善高尿酸血症,减轻疼痛肿胀,用于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检测RECK 基因在人骨肉瘤组织及人骨肉瘤细胞MG-63的高低转移亚系中的表达,探讨RECK基因在骨肉瘤发生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8例骨肉瘤组织标本中RECK 蛋白的表达,再分别应用RT-PCR 方法检测细胞亚系中RECK mRNA的表达、明胶酶谱检测细胞MMP-2的活化水平、Matrigel侵袭实验检测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骨肉瘤组织中RECK蛋白的吸光度值为(0.31±0.07),明显低于正常骨组织(P<0.01),RECK的表达与肺转移、生存率有关(均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无关;高转移细胞组RECK mRNA 的含量明显低于低转移组(P<0.01),而MMP-2 活化水平、细胞侵袭力则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 RECK基因异常低表达可能参与骨肉瘤侵袭、转移机制,RECK 基因可能成为判断骨肉瘤患者预后新的分子标志物及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自1992年以来,我们应用小腿内侧复合组织瓣修复四肢的骨和软组织缺损12例。年龄15~52岁,游离移植5例,桥式转移3例,逆行转位4例,皮瓣最大面积 12 cm×25 cm。结果:除 2例大面积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外,10例皮瓣全部成活,经6~18个月随访,效果满意。体会:小腿内侧复合组织瓣血供充分,血管口径粗,蒂长,皮瓣切取面积大,是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合并骨缺损的理想组织瓣。胫后血管蒂小腿内侧复合组织瓣临床应用12例@柳昊$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叶澄宇$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相似文献   
16.
CTVPA在肺栓塞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下肢静脉和肺动脉联合成像(CTVPA)在肺栓塞(PE)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8例临床疑诊PE患者进行CTVPA检查。所有患者先行增强后肺动脉扫描,延迟180~240s后再行下肢静脉扫描。结果:CTVPA示PE和DVT均表现为血管腔内充盈缺损。48例中CTVPA检出PE和下肢DVT并存者24例,其中双下肢DVT7例,左或右下肢DVT17例;单纯PE4例,单纯下肢DVT15例,右髂外静脉孤立性DVT2例,下腔静脉孤立性DVT1例,2例无明显栓塞征象。和PE并存的下肢DVT中,右下肢(15例)明显多于左下肢(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P<0.05)。结论:CTVPA可同时诊断PE和下肢DVT,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比;右下肢DVT比左下肢更易发展为PE。  相似文献   
17.
1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随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髋关节疾患的重要方法。而人工髋关节术后康复护理和功能训练常常被病人和家属所忽视 ,甚至某些临床医生也未引起足够重视 ,导致病人术后功能恢复不理想。我们认为术后及时有效的功能训练及漫长的康复护理 ,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及时恢复关节功能 ,提高手术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而且可以减少和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我院自 1995年以来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病人行定期随访 ,现就其中 10例患者进行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0例患者中 ,男 6例 ,女 4例 ,年龄 46~ 80岁 …  相似文献   
18.
福善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3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福善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福善美片口服,每周1粒(70mg/粒);对照组28例,给予钙尔奇D片,每日1粒,6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积分、腰椎(L2~4)及股骨颈的骨密度(BMD)和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P<0.01)。两组治疗后BMD均有上升,血清钙、磷无明显变化,治疗组的L2~4的BMD显著好转(P<0.01),股骨颈的BMD明显改善(P<0.05),ALP下降明显;对照组的BMD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ALP略有上升。结论:福善美可有效减少骨量丢失,增加BMD,降低骨转换,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半月板突出在膝关节骨关节炎中地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有症状膝关节与正常人膝关节半月板位置 ,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OA)、其他有症状膝关节的半月板突出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 12 0例有关节症状膝及 2 0例正常志愿者的膝关节MRI图像 ,根据膝关节AO诊断标准和MRI,将研究对象分为膝关节OA组 ,其他有症状组和正常对照组。在冠状面上 ,通过半月板体部中间平面测量内外侧半月板体部突出至胫骨平台关节面边缘 (将其定义为半月板突出 )的最大距离 ,突出大于 3mm定义为半月板半脱位。比较 3组半月板突出距离和半月板半脱位发生率。结果 :膝关节OA组、其他有症状组和正常组内侧半月板突出分别为 (3.6 8± 1.2 5 )mm、(2 .82± 1.5 0 )mm和 (2 .17± 0 .85 )mm ,外侧半月板突出分别为 (1.5 5± 1.15 )mm、(0 .77± 0 .94 )mm和 (0 .85± 0 .6 9)mm。半月板半脱位发生率分别为 6 9% (43/ 6 2 )、4 9% (19/ 39)和 14 % (5 / 36 )。校正年龄后 ,内侧半月板突出在OA组、其他有症状组大于正常组 (P<0 .0 5 )。外侧半月板突出在OA组大于其他有症状组、正常组 (P <0 .0 5 )。OA组内侧半月板半脱位发生率高于其他有症状组和正常组 (P <0 .0 0 1)。结论 :有关节症状的膝关节 ,内侧半月板突出较为明显 ,膝关节OA ,内外侧半月板突出更加明显。内侧半月板半脱  相似文献   
20.
兔肢体缺血-再灌流对心肌细胞凋亡及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再灌流时心功能的变化和心肌细胞凋亡状况。方法健康家兔30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C)、单纯缺血组(Ⅰ)和缺血再灌流组(JR)。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通过生理记录仪观察心功能指标;光镜下观察心肌病变。结果IR组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其它两组,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多,同时IR组心肌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高,血清LDH活性增高,左心室功能下降,且MDA含量与LDH活性、Bax蛋白表达和凋亡指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光镜下可见心肌病变。结论肢体缺血-再灌流可造成心肌损伤,心功能下降,与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