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干蟾皮中蟾毒内酯类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干蟾皮中蟾毒内酯类成分提取效果的影响,并以酯蟾毒配基和华蟾酥毒基的总量总毒基量为考察指标,采用超高效高压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以10倍量80%乙醇提取2次,每次2 h。结论 所优选出的提取工艺方法可行、稳定、合理。  相似文献   
32.
目的:临床对照观察中药漱口方对放化疗所致口腔溃疡的防治作用。方法观察在放疗期间预防性采用中药漱口方漱口和未用者两组口腔溃疡发生率差异,观察采用中药漱口方漱口治疗接受全身综合性放化疗患者口腔溃疡与未用者两组疗效差异。组间率的差异采取χ2检验。结果预防用药组口腔溃疡发生率10%,未用药组70%,组间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试验组有效率为92.9%,未用中药对照组有效率28.6%,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漱口方对防治放化疗所致口腔溃疡均有显著效果,方法简便经济,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33.
小儿肺炎恢复期哆音不消的治疗,西医多采用继续抗感染及雾化等对症支持治疗,中医多于辨病辨证后予中药汤剂治疗,如患儿喂药困难,也可选取贴敷、推拿、拔罐、灸法等多种治疗方法,且个体针对性强,疗效显著,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尽早加用中医治疗,以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4.
加味麻杏石甘汤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将75例接受放疗的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放射治疗开始起服用加味麻杏石甘汤200 mL,每日2次,至放疗结束;对照组单纯放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变化,评价放疗前、放射2周、放疗结束及放疗后6个月时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卡氏评分,并检测各时间点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变化。[结果]治疗组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其血浆TGF-β1的浓度在放疗中及放疗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2组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能抑制放疗中及放疗后血浆TGF-β1的过度表达,降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可以用于防治放射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35.
育龄期女性黄褐斑的发生与其月经、内分泌关系非常密切。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影响女性的基础体温(BBT),且BBT呈周期性波动。因此根据基础体温运用中药人工周期方法对治疗育龄期女性黄褐斑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诊断疟疾及混合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特异、敏感、简便的疟疾聚合酶链反应(PCR)快速诊断方法。方法针对疟原虫SSU rRNA基因序列设计3条分别具有属、种特异性的引物,通过多重PCR反应扩增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不同大小的DNA片段。结果 19份恶性疟原虫血样均扩增出长度为400 bp的特定基因片段,16份间日疟原虫扩增出长度为300 bp的特定基因片段,20份健康人群对照血样经PCR扩增均为阴性。结论该多重PCR检测系统具有高效、敏感、特异、稳定、简便等特点,适宜于大批量样品同时检测,对疟疾的快速诊断、鉴别混合感染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从黄芪中同时获取黄芪甲苷和多糖的方法,为确立结肠靶向制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提供依据。方法:以黄芪甲苷为醇提部分含量测定指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进行测定;以黄芪多糖为水提部分含量测定指标,经苯酚-硫酸法显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通过综合评分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黄芪以70%乙醇,8倍量,提取2次,每次1.5h,提取黄芪甲苷,药渣再用6倍水,提取3次,每次2h,提取黄芪多糖。结论: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38.
正奴卡菌属于革兰染色阳性的有氧放线菌,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土壤、沙地等均有分布[1],奴卡菌分类有80余种,常见种类为星型奴卡菌(Nocardia asteroides)、巴西奴卡菌(Nocardia brasiliensis)、皮疽奴卡菌(Nocardia farcinica)等,国内报道星型奴卡菌较多[2],皮疽奴卡菌较少见,国内共报道6例[2-5],现将我院2019年10月收治一名重症肌无力合并播散性皮疽奴卡菌感染的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治疗肺结节的用药规律,为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采集临床医案数据,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法、聚类分析法、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统计分析用药组成特点,对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药物分类及组方规律、用药组合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165个病例,涉及药物221味。其中麦冬、陈皮、白花蛇舌草等13味药物应用频次超过50%,陈皮-麦冬等为常用药对;苦、甘、辛为高频性味,肺经、胃经、脾经为高频归经,补虚药、清热药为高频药物类别;中药药对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白花蛇舌草-石见穿关联度最高;基于聚类分析得到5首新处方和白花蛇舌草、苍术、石见穿等10种药物核心组合。结论 治疗肺结节主张在扶正的基础上散浊气,清毒结,化痰积,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分析锤状指克氏针固定术后活动受限的早期预测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良渚分院就诊的锤状指患者110例行克氏针固定术。根据术后患指活动是否受限分为受限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和手指活动情况等。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指标与锤状指克氏针固定术后活动受限之间的关系。结果 纳入研究的110例锤状指患者,有6例脱落,剩余患者中有25例术后出现活动受限,作为受限组;剩余79例患者为对照组。活动受限发生率为24.04%。两组的年龄、白细胞计数、手术时间等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受限组病程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受限组C反应蛋白、术后出现感染所占比例、腱性锤状指所占比例和开放型锤状指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CRP、锤状指分型腱型和术后出现感染是锤状指克氏针固定术后活动受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病程、CRP、腱性锤状指和术后出现感染是导致锤状指克氏针固定术后活动受限的危险因素,早期监测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