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7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304篇
内科学   131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669篇
预防医学   287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25篇
  3篇
中国医学   252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笔者运用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80例患者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13年;左侧32例,右侧38例,双侧10例.  相似文献   
22.
二妙散到四妙丸的用药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汝庆  郑桂芝  孔祥亮 《中医药学刊》2004,22(12):2337-2338
从二妙散、三妙丸、四妙丸的用药加减变化出发,探讨湿热浸淫病机的特点。并以此为切入点,讨论湿热与血瘀的关系,提出湿热浸淫最易导致潜在血运不畅——血瘀,早期应用凉血活血之品,有助于湿热的消除,为临床治疗湿热疾患拓宽用药思路,以期获得更佳疗效。  相似文献   
23.
综述了近几年来对大蒜的化学成分研究概况以及主要成分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4.
烦躁是临床常见的伴随症状 ,有时也是病人的主诉症状 ,特别是一些老年病患者更是多见。因此探求烦躁之病因病机对临床治疗颇有指导意义。早在《内经》就有“诸躁狂越 ,皆属于火”、“肺痹者 ,烦满而呕”、“夫心胀者 ,烦短气”、“烦而不能食”等论述 ,指出因火、因痹、因胀、因虚均能致烦。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到有关烦躁条文近 70条 ,对烦躁症作了详细阐发 ,因此从中探析其机理颇有必要。1 外邪郁闭致烦躁 ,多见于太阳、少阳病过程中第 38条“太阳中风 ,脉浮紧 ,发热恶寒 ,身疼痛 ,不汗出而烦躁者 ,大青龙汤主之” ,此条是太阳中风 ,…  相似文献   
25.
浅谈药引与引经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 2年来 ,我们在辅导执业药师考试的过程中 ,发现大部分学员将药引与引经药两者混为一谈。而一些书报也认为药引与引经药含义相同 ,如《中医大辞典》谓 :“药引 ,指引经药 ,即方中使药 ,又称引经报使……”。《中药通报》1987年第1期中“中药药引初探”一文谓 :“中药药引即是引经药”。《中国医药报》2 0 0 2年 6月 9日 7版谓 :“药引又称引药……药引就是使药”。笔者认为把药引称作引经药是不正确的 ,分析如下。药引是指医师根据药剂的性质或病情的需要 ,要求病家自备的一些药物或辅料 ,加入药剂中一同煎服。所以 ,药引在处方中的作用 ,…  相似文献   
26.
浅谈甘草与炙甘草的不同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草生用泻火解毒、润肺止咳 ,主治咽喉肿疼、痈疽疮疡、痰热咳嗽、解百药之毒及食物中毒等。其泻火解毒的作用机理为甘草酸水解后释出葡萄糖醛酸与甘草次酸 ,葡萄糖醛酸 ,与含羟基或羧基的毒性物质结合。此外 ,甘草酸对毒物有吸附作用 ,从而减少毒物的吸收 ,故临床上辛凉解表、清热泻火解毒的方剂 ,如桑菊饮、银翘散、普济消毒饮、化斑汤、导赤散、龙胆泻肝汤、仙方活命饮等多用生甘草。研究表明 ,甘草含有 10 0多种化学元素 ,主要成分有三萜类化合物、甘草酸 (甘草甜素 )、甘草甙等。甘草有显著的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可抗衰老、抗…  相似文献   
27.
养肝滋肾、清热解毒法治疗免疫性不孕症48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振卿 《新中医》2003,35(8):23-24
目的:观察养肝滋肾、清热解毒法治疗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阳性所致免疫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对204例AsAb阳性、282例EMAb阳性患者应用养肝滋肾汤(处方:紫河车、党参、紫石英、白术、山药、淫羊藿、菟丝子、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龟板、徐长卿、黄柏)内服;清热解毒汤(处方:苦参、黄连、秦艽、苍术、徐长卿、黄柏、龙胆草、玄参)坐浴治疗。观察用药后AsAb、EMAb转阴及妊娠情况。结果:AsAb阳性患者2疗程转阴188侧(92.16%)。4疗程转阴8例,合计转阴196例(96.08%);EMAb阳性患者2疗程转阴230例(81.56%),4疗程转阴20例,合计转阴250例(88.65%)。196例AsAb转阴患者,治疗后跟踪6个月经周期,妊娠136例(69.38%);250例EMAb转阴患者,治疗后跟踪6个月经周期,妊娠228例(91.2%),未发生流产。结论:养肝滋肾、清热解毒法治疗免疫性不孕症效果较好,转阴率、妊娠率高,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8.
平衡针法的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衡针法是王文远主任医师创立的一门以中医阴阳整体学说为理论基础,以西医神经调控学说为物质基础的针灸与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节模式。笔者以平衡针法为主治疗疑难杂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观察盆腔炎1号灌肠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10 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灌肠器将熬好的中药液约10 0mL灌入直肠,治疗1~5个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结果 治疗后治愈5 5例,显效35例,好转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8%。结论 盆腔炎1号灌肠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0.
刘书珍  闫平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2):138-138,143
目的观察九味头风康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 80例偏头痛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九味头风康汤,对照组服心得安.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头痛指数、颅内动脉血流速度等指标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九味头风康汤治疗偏头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