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经皮松解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河南省襄城县骨科医院(461700)王相奇,李松林,王相友,刘擎国,虎小君,雷春霞自1989年以来我们采用经皮松解术与外科手术作对照,对103例重症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3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椎旁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预防肝血管瘤切除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肝血管瘤患者123例,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在行手术切除肿瘤时分别采用全身麻醉联合椎旁阻滞麻醉或仅采取全身麻醉。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测定疼痛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结果 术后3 h、24 h和48 h,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3.6±1.1)分、(3.1±0.9)分和(2.9±0.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5±1.5)分、(3.8±1.2)分和(3.5±1.0),P<0.05】;术后24 h和72 h,观察组血清TNF-α水平分别为(135.1±21.8) pg/mL和(99.3±18.2) 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230.5±32.1) pg/ml和(183.7±22.7) pg/ml,P<0.05】,血清sTREM-1水平分别为(215.9±29.6) pg/ml和(168.5±25.3) 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295.4±41.6) pg/ml和(241.8±27.4) pg/ml,P<0.05】;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为(5.3±1.9)h,显著短于对照组【(6.3±2.1) h,P<0.05】,住ICU时间为(25.5±8.6) h,明显短于对照组【(31.6±9.8) h,P<0.05】,住院日为(9.4±2.1) d,明显短于对照组【(10.6±2.4) d,P<0.05】,舒芬太尼用量为(1.5±0.3) mg,明显低于对照组【(2.5±0.4) mg,P<0.05】;术后恢复进食时间为(2.3±0.5) d,明显短于对照组【(3.5±0.6) d,P<0.05】;观察组疼痛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4%(P<0.05)。结论 在全身麻醉的基础上增加椎旁阻滞麻醉有助于减轻肝血管瘤切除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疼痛相关不良事件,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髂前上棘水平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患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拟行髋臼成形及股骨截骨手术患儿59例,男14例,女45例,年龄1~5岁,体重9.5~21.0 kg,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下髂前上棘水平髂筋膜间隙阻滞组(UF组,n=30)和单纯全麻组(GA组,n=29)。UF组插管后行超声引导下患侧髂前上棘水平髂筋膜间隙阻滞,0.2%罗哌卡因0.8~1.0 ml/kg,最大用量小于20 ml,30 min后开始手术。GA组不行阻滞直接开始手术。记录麻醉诱导前1 min、手术开始后1、10、30、60 min、手术结束时的MAP、HR和呼出气七氟醚浓度(CETSev)以及术中芬太尼、瑞芬太尼和丙泊酚使用量、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拔管后10、20、30 min、出室时的苏醒期躁动(PAED)评分,术后4、8、12、24、48 h的FLACC疼痛评分和曲马多补救镇痛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手术开始后1 min至手术结束时,UF组CETSev明显低于GA组(P<0.05)。UF组术中芬太尼、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均明显少于GA组(P<0.05),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短于GA组(P<0.05)。拔管后10、20、30 min时UF组PAED评分均明显低于GA组(P<0.05)。术后4、8、12 h,UF组FLACC评分明显低于GA组(P<0.05)。GA组有6例(21%)需曲马多补救镇痛,UF组无一例补救镇痛(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超声引导下髂前上棘水平髂筋膜间隙阻滞可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患儿提供较为完善的镇痛,减少全麻药和阿片类药物用量,促进术后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4.
王运龙  赵医琳 《中国校医》2020,34(2):133-134
目的 分析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开展中医骨科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118例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9)、观察组(n=59)。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观察组开展常规治疗联合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疼痛程度(NRS评分)、关节功能(JOA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NRS评分(2.30±0.51)较对照组(4.29±0.8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1%)、JOA评分(80.10±11.78)均高于对照组(86.44%,60.58±12.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可有效降低疼痛程度,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王运龙  赵医琳 《中国校医》2020,34(3):207-208
目的 探析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均40例。对照组予以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独活寄生汤治疗。比较2组疗效、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2.14±1.18)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21.43±4.62)分,对照组分别为80.00%、(3.48±1.09)分、(28.57±5.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骨伤手法与独活寄生汤联合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增强疗效,改善疼痛症状与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6.
17.
自 1995~ 1999年 ,作者运用多枚细克氏针扇形固定治疗该骨折 ,得到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8例 ,男 33例 ,女 35例。年龄 33~ 95岁 ,平均 6 2岁。头下型 37例 ,颈中型 13例 ,基底型 18例。均为跌倒与高1 河南省嵩县人民医院  2 洛阳市老城区中州人民医院处坠下致伤。伤后至来诊时间最短 1小时 ,最长 30天。穿针数量 :8例 5枚 ,10例 6枚 ,12例 7枚 ,38例 8枚。2 治疗方法2 .1 术前治疗 患肢皮牵引 1~ 3天 ,牵引重量 2 .5~ 5kg。整复方法 ,患者仰卧位 ,一助手固定骨盆 ,术者握小腿通过拔伸牵引、外展、内…  相似文献   
18.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退化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患病风险增加。老年人大多伴有骨质疏松症,一旦出现跌倒等状况,极易导致髋部骨折[1]。目前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治疗,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方式。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较差,加之多数伴有慢性基础病,术后易产生不良事件,如股骨头坏死、骨折移位、骨折不愈合等,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2]。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实行规范诊疗模式,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外科脱位入路头凹处清除死骨植骨联合自体骨髓浓集液和富血小板凝胶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6年12月应用外科脱位入路经头凹清除死骨植骨联合自体骨髓浓集液和富血小板凝胶治疗23例(26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病例资料。其中男15例(18髋),女8例(8髋);年龄21~53岁,平均36.2岁;激素性股骨头坏死12例(15髋),酒精性股骨头坏死8例(8髋),特发性股骨头坏死3例(3髋);国际骨循环研究协会(ARCO)股骨头坏死分期Ⅱb期5髋,Ⅱc期12髋,Ⅲa期5髋,Ⅲb期3髋,Ⅲc期1髋。术前制备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和骨髓浓集液,测定富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水平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检测骨髓浓集液中骨髓单核细胞数量。无菌条件下制备骨髓浓集液和富血小板血浆凝胶。采取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显露股骨头,经股骨头凹处开窗进行死骨清除,将自体骨粒与骨髓浓集液、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混合后,经股骨头凹处顺向打压植骨。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6、12个月行骨盆X线片及CT、MRI检查,观察关节面塌陷及骨修复重建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关节疼痛情况, 采用Harris 髋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富血小板血浆测定血小板水平为(1.82±0.29)×106/μL,其中VEGF和TGF-β水平分别为(504.32±52.13)pg/mL、(134.19±20.52)ng/mL。骨髓浓集液中骨髓单核细胞数量为(8.17±1.54)×105/L。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0~125 min,平均108 min;术中出血250~400 mL,平均320 mL。23例患者术后随访26~42个月,平均36.6个月。1例出现大转子截骨端延迟愈合,二次手术后4个月愈合。11例(11髋)出现了关节面不同程度塌陷,其中10髋关节面塌陷1.0~3.0(1.9±0.82)mm,关节间隙可,塌陷关节面下骨质密度接近正常,关节功能正常,未予处理;1例股骨头坏死面积约占股骨头体积60%,术后17个月关节面塌陷3.5 mm,关节功能受限,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23例(26髋)中,术后25髋股骨头植骨均重建,完全重建时间为1~1.5年。25髋末次随访Harris评分(87.38±8.21)分,高于术前的(58.92±10.42),VAS(2.58±1.58)分,低于术前的(7.42±1.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630、26.718, P值均<0.01)。结论 外科脱位入路头凹死骨清除打压植骨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可以直视下彻底清除坏死骨;同时联合自体骨髓浓集液和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的应用,可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供细胞支架、增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数量及VEGF和TGF-β的水平,促进股骨头坏死的修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针刀松解臭氧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小针刀松解臭氧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132例,男54例,女78例;年龄46~81岁,中位数62岁;左侧31例,右侧48例,双侧53例。均有患膝疼痛、梭形肿大、屈伸困难、关节弹响等临床表现,劳累及受寒后加重;膝关节内侧副韧带与外侧副韧带区压痛阳性,膝关节研磨试验阳性;X线检查示胫骨和股骨内外髁、髌骨上下缘、髁间嵴等处有骨赘形成。病程1.5~16年,中位数4年。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后患膝疼痛缓解、肿胀消退及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本组132例患者,治疗后患膝疼痛缓解,膝关节功能改善,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骨痹疗效标准评定疗效,治愈94例、好转30例、未愈8例。结论:小针刀松解臭氧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有效缓解疼痛、减轻肿胀、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