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手术病人术后舒适改变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对30例胸腰椎骨折手术术后病人进行舒适改变的原因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了解影响病人术后舒适的相关因素和影响程度.结果 30例胸腰椎骨折手术病人术后舒适改变影响程度最重的前4位因素依次为:腹胀14例(46.7%),二便障碍12例(40%),绝对卧床活动受限10例(33.3%),手术切口疼痛6例(20%).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4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配合牵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高于对照组的77.9%(P<0.01)。结论: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疗法是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实用有效的方法,具有疗效好、作用持久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3.
在胸椎的每一个平面,一对肋骨通过2个肋椎关节与椎体相连:肋头关节和肋横突关节(图1)。肋头关节:由典型肋头、相邻胸椎体边缘的小关节面及椎间盘组成。第1、11、12肋头只与其相当椎体的肋凹及椎间盘相关节,第2~9肋头非但与其相当的椎体相关节,同时还与其上一节的椎体相关节。  相似文献   
84.
总结讨论了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分别从取穴特点和针灸方式两方面对各家的特点和经验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比较指固有动脉顺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指固有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顺行组,20例)、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逆行组,22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手指感觉功能及运动功能优良率。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58个月。两组皮瓣均成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末次随访时手指感觉功能优良率顺行组均优于逆行组(P 0. 01)。末次随访时手指运动功能优良率顺行组优于逆行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顺行组患指术后未出现供血不足、回流异常等并发症,外观更美观;逆行组出现6例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顺行组低于逆行组(P 0. 05)。结论 指固有动脉逆行、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均能较好恢复运动功能,但顺行岛状皮瓣手术难度小,耗时少,出血量少,术后皮瓣供血及回流好,住院时间短,患者感觉功能恢复佳,患指外观满意。  相似文献   
86.
正股骨粗隆部骨折常见于老年人损伤,我国已步入老年社会,发病率较高[1]。由于老年患者合并有较多内科基础疾病,给治疗和护理带来极大的挑战。综合分析病情,患者能耐受手术,伤前患肢有活动度,手术是临床上治疗的首选[2]。我科针对股骨粗隆部的解剖、生理特点,开展了闭合复位三针锁针支架外固定、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微创手术治疗,术中均采用回旋手法结合经皮顶压撬拨复位,取得  相似文献   
87.
88.
连志猛  陈长贤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0):1581-1582
为了培养临床实习生的自学和查找临床工作所需要知识的能力,拓展实习生的医学知识面,借助本院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和图书馆,尝试开展临床实习生撰写医学文献综述的工作,通过撰写医学文献综述,开拓学生的认知视野,巩固专业知识,提高查找所需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采用穴位贴敷疗法联合磺达肝癸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在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40例,根据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术后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穴位贴敷安慰剂方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20例为对照组,术后采用磺达肝癸钠联合穴位贴敷活血通络膏方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20例为治疗组。比较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手术操作时间、术后疼痛消失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凝血功能、D-二聚体水平、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计数、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操作时间、术后疼痛消失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手术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睡眠质量评分的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采用穴位贴敷疗法联合磺达肝癸钠进行治疗,可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缩短手术操作时间、术后疼痛消失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帮助改善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生活质量、睡眠质量,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0.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常见的疑难疾病,其自然进展中多出现股骨头塌陷,是导致髋关节功能受限或丧失的主要原因,致残性高。股骨头发生坏死后,其修复也随之进行;但这种修复过程不完全一致,处在死骨与活骨交界处的坏死骨小梁已进入修复期,而处在坏死中心部位的骨小梁尚未修复,此时由于修复不全而出现骨结构损害和力学性能降低,最终导致股骨头塌陷[1]。塌陷是疾病性质转归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