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54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75篇
  1篇
中国医学   11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及阿司匹林6个月,对照组仅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同时检测血脂,比较治疗6个月内两组患者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水平比治疗前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颈动脉IMT变薄及斑块面积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10.3%,对照组为35.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不仅有调整血脂的作用,阿托伐他汀钙能明显降低血脂水平,并能显著减轻或稳定TIA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预防卒中再发。支持阿托伐他汀钙具有降脂以外的多效性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并能消除或稳定TIA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阿托伐他汀钙可预防卒中再发,改善卒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2.
髌骨骨折是临床上的常见损伤。髌骨横形骨折由于其症状、体征比较明显,临床上很容易确诊,而膑骨纵行骨折由于其症状较轻,常导致漏诊,笔者1995年6月~2005年5月收治16例漏诊的膑骨骨折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16例,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18~57岁,平均28.6岁,  相似文献   
33.
新生儿产伤骨折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0年4月-2004年6月共诊治新生儿产伤骨折14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4.
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肝炎2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淤胆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以肝内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肝病 ,其病程长 ,黄疸深 ,消退缓慢。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 2 6例 ,获效满意 ,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 2 4例相对比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部为住院病人 ,治疗组 2 6例中 ,男 2 0例 ,女 6例 ;年龄最大 60岁 ,最小 1 6岁 ,平均5 0岁 ;病程最长 1 1个月 ,最短 2个月 ;戊型肝炎 3例 ,丙型肝炎 2例 ,乙型肝炎 2 1例。对照组 2 4例中 ,男 1 5例 ,女 9例 ;年龄最大 62岁 ,最小 1 8岁 ,平均5 2岁 ;病程最长 6个月 ,最短 1个月 ;戊型肝炎 2例 ,丙戊混合型肝炎 …  相似文献   
35.
赵瑞先 《疑难病杂志》2007,6(11):690-690
患儿,男,6岁。因反复咳嗽、发热、咯吐脓性痰1年余,多次经当地医院按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百日咳、结核性胸膜炎等治疗,反复使用多种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洁霉素肌肉注射,红霉素、氯霉素、麦迪霉素、雷米封、利福平等口服,且配合中药利肺排痰等对症治疗不愈而入院。  相似文献   
36.
目的比较小儿氯胺酮基础麻醉时复合异丙酚与咪达唑仑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40例小儿短小手术,肌注氯胺酮后分别复合异丙酚(Ⅰ组)和咪达唑仑(Ⅱ组)进行麻醉,记录麻醉时间、生命体征变化、苏醒时间等。结果两组病人麻醉时间:Ⅰ组为(42.8±10.2)min,Ⅱ组(40.7±11.5)min,时间基本相似(P>0.05)。氯胺酮用量分别为Ⅰ组(8.12±1.13)mg/(kg.h),Ⅱ组(8.25±1.00)mg/(kg.h),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参数(HR、RR、BP、SpO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率和血压在肌注氯胺酮后20 min均增加了(15±5)%,但在静注异丙酚和咪达唑仑后均下降5%~10%。苏醒时间基本相同。结论氯胺酮基础麻醉中分别复合异丙酚与咪达唑仑均可安全运用于小儿短小手术。  相似文献   
37.
观察角膜K—F环对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氏病 (Wilson's disease)。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障异常的疾病 ,好发于 6~ 2 0岁的青少年。主要是铜在肝脏内的代谢障碍导致其在脑、眼及肾等部位的沉积而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而在眼部角膜沉积出现的 Kayser- Fleischer(K- F)环对本病有重要的价值。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我们自 1992年以来随访观察了肝豆状核变性出现角膜 K- F环 11例。其中男性 7例 ,女性 4例 ,最小年龄 8岁 ,最大年龄 19岁 ,其中 8~ 11岁 4例 ,12~ 16岁 6例 ,19岁 1例 ,平均年龄 13岁。2 .临床表现及分级方法 :肝豆状核变性主要…  相似文献   
38.
1999年 1 0月~ 2 0 0 1年 5月 ,我院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川芎嗪 ,治疗颈椎过度伸展性暴力造成的颈脊髓损伤 2 3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及方法选择对象符合以下条件 :①受伤时均有颈部过伸而无牵张反射到过屈的过程 ;②入院时间在伤后一周以内 ;③受伤后均行X线和MRI检查 ,未发现有颈椎骨折、脱位现象 ,但存在脊髓水肿、挫伤。共 4 4例 ,随机分为两组 :1 1 观察组 本组 2 3例 ,男性 18例 ,女性 5例 ,年龄 2 8~72岁 ,平均年龄 4 6岁。酒后跌倒 8例 ;坠落伤 10例 ;乘车急刹车致伤 5例 ;伴有呼吸困难 5例。按Frankel…  相似文献   
39.
颅脑损伤临床常见 ,若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 ,治疗比较困难。我院近期收治 7例 ,现报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7例均为男性 ,年龄 2 2~ 6 5岁。慢性硬膜下血肿 2例 ,急性硬膜外血肿并脑疝 2例 ,脑挫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 2例 ,外伤性小脑出血并梗阻性脑积水 1例。其中手术治疗 3例 ,非手术治疗 4例。1 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人 2 4h液体入量 15 0 0~2 0 0 0ml,均用脱水疗法 :用法为 :(1) 2 0 %甘露醇0 .5~ 1.0g/ (kg·次 )静脉快速滴注 ,于 15~ 30min内滴完 ,每 6、8或 12h重复 1次 ;(2 ) 2 0 %甘露醇与速尿…  相似文献   
40.
董光聚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4):68-68,71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科2006年10月~2008年10月住院的43例陈旧心肌梗死病人,其中22例因介入治疗失败或拒绝介入治疗而进行保守治疗,作为对照组,其余21例病人行PTCA加支架植入术,术后血管残留狭窄≤50%,且无严重并发症,作为治疗组.两组病人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用美国产惠1000型超声仪,测量左室收缩末径(LVESD)、舒张末径(INEDD)、射血分数(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结果 治疗组左室收缩末径(LVESD)、舒张末径(LVEDD)射血分数(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能改善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左室收缩功能,对于病程较短(<6个月),且合并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通过介入治疗能获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