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四泻下药凡能通利大便具有排除肠道积物或有毒物质的药物叫泻下药. 根据药物的不同功能,泻下药可分为攻下、润下、峻下逐水三类.攻下法适应于肠内宿食、毒物、实热壅滞或燥屎瘀积证;润下法适应于津液不足,血虚大便秘结证;峻下法适应于水肿、停饮证.攻下、峻下药物,性较猛烈,因此久病虚证,年老体弱,妇女经期  相似文献   
32.
22.妇女病应问月经、胎孕、带下:(1)月经:月经与肾、肝、脾、胃的关系:肾藏精,精气旺盛,任脉通,冲脉盛,则月经正常。肝藏血,血气旺盛,下注血海,而产生月经。脾主生血、统血,为血之生化  相似文献   
33.
<正> 怀地黄是地黄的根,简称地黄,始栽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明朝年闾河南省武陟、泌阳、温县等一带名“怀庆府”。这一带至今仍流传以栽培“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为主,因此自古至今将当地栽培的药材名称前冠以“怀”字是有其历史根源的。著名医学家和自然学家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谓“今人惟以怀地黄为上”。  相似文献   
34.
(九)望舌质1.正常舌质:心主血,其色红,肺主气,其色白,心开窍于舌(心气上通于舌),心居肺内,白中有红,故正常舌质呈淡红。舌肌内的血管十分丰富,红色  相似文献   
35.
<正> 近5年来,笔者采用百部合剂治疗小儿百日咳100多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于下: 方药组成:百部30克、白前21克、桔梗9克、法半夏9克、杏仁15克、川贝12克、沙参15克、炙桑皮15克、炙百合15克、葶苈子15克、蜂蜜100克。制法:以上诸药,初煎加水800毫升,浸2—4小时后,用文火煎药1小时,取汁250毫升,复煎加水500毫升,煎1小时,取汁250毫升,两煎共取汁500毫升,搅入熟蜂蜜  相似文献   
36.
我所门诊曾遇到一例因服敌敌畏中毒昏迷,经抢救苏醒后,出现进行性四肢远端肌肉萎缩达8个多月的病人。经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后痊愈。现报道如下: 患者,郑××,女,21岁,化验员。83年元月,因事不随意而服敌敌畏,服后不久即出现抽  相似文献   
37.
易混词辨     
肝阳上亢与肝火上炎肝阳上亢与肝火上炎,是两个不同的医学概念。从病因病理上说,肝阳上亢是肝肾阴虚所致;肝火上炎是由肝郁而起病,即情志郁激而起。从症状上看,二者均有头痛头晕,耳鸣耳聋,烦躁易怒,舌红,脉弦等。但是,肝阳  相似文献   
38.
崩漏     
张×,女,47岁,干部。1961年4月10日就诊.闭经年余,突然经来,量多色红,时少时多,淋漓不断已3个月.症见头晕耳鸣、心悸失眠、腰痛腿酸、周身乏力、筋惕肉(?)、纳差食少,白带多,溺短时黄。舌质淡,苔薄白少津,脉沉细无力,尺脉尤甚.此乃脾虚失统,冲任不固之症。治则益气健脾,调任固冲,兼以止血。处方灸黄芪30克力参6克(另煎) 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怀山药24克熟地炭10克麦冬15克仙鹤草12克 (?)板炭10克阿胶珠10克茜草10克黑杜仲15克川(?)15克 (?)炭6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4月24日二诊:服上方12剂后,血止症减,食香眠安,惟感身困乏力,脉细无力,舌质淡苔薄白.此血虽止,气阴未复.继以益气健脾,滋阴养血之法.处方:黄芪30克白术15克山药30克茯苓  相似文献   
39.
例一赵××,男,63岁,农民,1982年12月31日初诊。患者心慌闷气四月余,今年8月份自觉病情加重,活动时更加明显,经治疗稍有缓解。至10月感觉心前区瞬间刺痛,面部浮肿,继则腹部及下肢也出现浮肿,尿量减少,严重时不能独立行走,坐卧不宁,面色(白光)白,神疲乏力,舌苔黄腻,脉细数无力。  相似文献   
40.
肝硬化腹水是一种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全身性慢性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病。近年来在门诊和病房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加以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31例中,男26例,女5例。年龄最大的64岁,最小的20岁,以30~40岁者居多。职业:农民10例,工人6例,干部9例,教师5例,学生1例。患病时间:3个月至1年者18例,1~2年者6例,3~4年者3例,5~6年者2例,7年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