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59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其抑制剂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口腔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 (matrixmatalloproteinases 2 ,MMP 2 )及其抑制剂(tissueinhibitorofmatalloproteinase 2 ,TIMP 2 )的mRNA及蛋白表达进行半定量、定性及定位研究,探讨其与口腔鳞癌临床特征的关系。1.材料与方法:(1)组织标本:取自4 0例原发性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2cm及癌旁≥5cm组织各2份。病理证实均为鳞状细胞癌。临床分期按国际抗癌协会分期标准。(2 )研究方法:①RT PCR :取用异硫氰酸胍 酚 氯仿一步法提取的组织总RNA合成cDNA。应用96 0…  相似文献   
62.
笔者采用平阳霉素加碘油行瘤腔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NF-κB信号通路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 (IL-8),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在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中的表达,并分析IL-8、RANTES表达的相关性,探讨在口腔扁平苔藓发生发展过程中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作用。方法选取30例OLP患者作为实验组,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取其相应黏膜组织。应用RT-PCR法检测NF-κB相关因子IL-8、RANTES在OLP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中的表达,分析患者组与对照组的表达差异及二者表达相关性。结果 RT-PCR结果显示IL-8、RANTES在OLP两组中均有表达,但患者组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OLP患者组中IL-8与RANTES的表达相关(P<0.05)。结论 OLP的发生发展可能与NF-κB引导的炎症通路及其介导的炎症因子IL-8、 RANTES相关,同时IL-8和RANTES在OLP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具有协同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64.
对1例口腔颌面部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本病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报道很少见,病理学检查诊断非常重要。单纯局部广泛切除不能根治,应采取综合治疗,术后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及癌组织中IL-17和Foxp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40例原发初诊经病理证实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为实验对象,术前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中IL-17与Foxp3所占比例及CD3、CD4、CD8、CD56的表达。组织标本为术中立即取材,SP法测定IL-17及Foxp3表达。选取20例良性肿瘤患者瘤旁正常口腔黏膜作组织对照。实验分为A(Ⅰ、Ⅱ期鳞癌患者)、B(Ⅲ、Ⅳ期鳞癌患者)、C(健康者)三组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 A、B组外周血CD4+IL-17+ 细胞、CD4+Foxp3+细胞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C组, IL-17+、Foxp3+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72,P<0.05),其中B组CD4+IL-17+、CD4+Foxp3+细胞所占比例高于A组(P<0.05)。与C组相比,A、B组外周血中CD3+和CD4+细胞的百分率、CD4+/CD8+的比值降低,CD8+细胞的百分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IL-17、Foxp3在A、B组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C组,在A组中阳性表达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B组癌组织中IL-17与Foxp3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86,P<0.05)。结论 IL-17及Foxp3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机体免疫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口腔癌患者手术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口腔癌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在纳入研究24 h内抽取清晨空腹肘静脉血3 ml,观察组在手术结束1 w后再次抽取空腹肘静脉血3 ml,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T细胞各亚型及其细胞因子表达情况,对比手术前、后两组T细胞亚群及T细胞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前CD3~+、CD4~+、CD4~+/CD8+水平、白介素(IL)-2阳性、IL-2、CD4双阳性及γ干扰素(INF-γ)、CD4双阳性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D8+、CD56+及INF-γ阳性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手术后,观察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IL-2阳性、IL-2、CD4双阳性及INF-γ、CD4双阳性水平均显著上升,CD8~+、CD56~+及INF-γ阳性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CD8~+、CD5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细胞因子表达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癌患者机体抵抗免疫抑制功能下降,手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免疫水平及免疫调节功能,改善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68.
双黄补缓释药条对实验性牙周组织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黄补缓释药条对实验性牙周组织再生修复的作用.方法:以4只Beagle犬双侧上下颌第二切牙及尖牙作为手术部位,共32个,将其配对分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个牙位.实验部位经翻瓣术造成人工牙周骨缺损,应用双黄补缓释药条,对照组为单纯翻瓣术;分别于术后1个月和3个月做组织学观察以及新生牙槽骨、新生牙骨质、结合上皮长度的测量.结果:实验组术后1个月和3个月新生牙槽骨和牙骨质明显大于对照组的相应值(P<0.05);术后1个月实验组结合上皮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3个月两组JE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双黄补缓释药条可促进实验动物新生牙槽骨和牙骨质的生长,抑制结合上皮根移,有利于牙周组织再生.  相似文献   
69.
目的 研究口腔颌面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30例正常人、30例口腔颌面良性肿瘤及60例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CD3、CD4、CD8、CD56、CD4/CD8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及良性肿瘤组(P<0.05);而CD8和CD56则上升(P<0.05)。良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较健康人降低(P>0.05),而CD8 和CD56较健康人升高(P>0.05)。恶性肿瘤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组的CD3、CD4、 CD4/CD8较无淋巴结转移组降低(P<0.05),而CD8 和CD56则升高(P<0.05)。临床分期Ⅲ、Ⅳ组的CD3、CD4、CD4/CD8较临床分期Ⅰ、Ⅱ组降低(P<0.05),而CD8 和CD56则升高(P<0.05)。结论 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且其免疫抑制远较良性肿瘤及健康人群强;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和临床分期晚期患者免疫抑制较无淋巴结转移者和临床分期早期患者显著;在临床中动态地观察各项细胞免疫指标,对判断病情,疗效和预后及提供口腔颌面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依据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0.
乳腺和涎腺均为管泡状外分泌腺,乳腺部分肿瘤具有涎腺类肿瘤的形态特征[1].Hamperl等[2]把乳腺内涎腺类肿瘤分为两型:肌上皮分化的肿瘤和非肌上皮分化的肿瘤.前者占多数,包括良性腺肌上皮瘤、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低度恶性腺鳞癌、恶性肌上皮瘤,后者包括腺泡细胞癌、嗜酸细胞癌和黏液表皮样癌,这些肿瘤都是乳腺内少见的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