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51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07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目的:为了研究群组扫描序列获得图像乱序的原因.方法:我们对一工作者进行4次对比扫描,分别利用t1-tse-tra,t2-tse-tra,T2-TSE-TRA 3个群组扫描序列得到4组横断位图像.结果:我们发现T2-TSE-TRA群组序列扫描的图像顺序发生了颠倒.结论:在定义T2-TSE-TRA群组序列时,没有严格按照从上到下定义组.  相似文献   
62.
目的 介绍应用颈外静脉移植修复重建股动脉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6月~2006年4月。对22例因注射毒品所致的假性股动脉瘤手术切除后致股动脉缺损患者。应用颈外静脉移植修复晕建。其中男20例。女2例;年龄25~46岁,平均31.2岁。股动脉缺损5~9cm。平均6.8cm。左侧14例。右侧8例。结果 术后伤口Ⅰ期愈合10例,Ⅱ期愈合4例。余8例伤口裂开并溃疡形成。二次手术行局部皮瓣移位修复,创面愈合。除1例因吻合口破裂出血而最终结扎股动脉外。其余均成功重建股动脉缺损。足背动脉均可扪及搏动。18例获1~30个月随访。动脉瘤无复发。12例复查彩色多普勒显示移植的颈外静脉已动脉化,并替代原缺损股动脉。结论 颈外静脉解剖恒定且表浅。切取容易。口径接近于股动脉,可作为自体静脉移植材料修复重建股动脉。手术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有一定的临床府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免疫药物雷公藤多苷联合多抗甲素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对患者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对30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应用雷公藤多苷与多抗甲素联合治疗,检查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患者治疗前CD8显著升高(P<0.05),CD4和CD4/CD8比率明显低于健康人(P<0.01);CD3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CD8显著下降(P<0.05),CD4和CD4/CD8比率的升高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健康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0例中,特效8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1例.结论雷公藤多苷和多抗甲素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有免疫调节作用,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提示其可能分别作用于不同的免疫活性细胞和/或免疫环节而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64.
脑卒中偏瘫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358例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床边康复护理,达到调控心理状态,防治各种并发症,抑制异常的反射活动,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初步恢复床上部分治疗功能,为恢复期的进一步功能恢复打好基础。方法 从入院第一天起做好正确的床上体位放置,体位转动,被动床上活动,按摩等,病情稳定后,缺血性脑梗死48小时、脑出血10~14天后早期进行床上自主活动,配合脑反射治疗仪治疗等物理治疗及落实各项基础护理措施,防止废用综合症、褥疮、肺部感等并发症。结果 在669例瘫痪肢体中,恢复至V级肌力者占47.3%,恢复至Ⅳ级肌力者占18.8%,合计达66.1%。  相似文献   
65.
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对小儿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TSGF)在小儿恶性实体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正常组 (16 8例 )、良性肿瘤组 (32例 )、恶性肿瘤组 (5 1例 )及感染组 (31例 )血清中TSGF的浓度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恶性肿瘤组病儿血清中TSGF浓度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升高 (P <0 0 1) ,良性肿瘤组与正常组比较无差异性。感染组病儿在治疗前血清中TSGF浓度与正常组比较也有升高 (P <0 0 1) ,但治疗后 2周血清中TSGF浓度会下降至参考范围内。以6 0U/ml为参考值 ,则诊断灵敏度为 88%、特异性为 89%。结论 TSGF对小儿恶性实体瘤有诊断意义 ,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广谱性。炎症对TSGF有很强的干扰性 ,当使用TSGF作恶性肿瘤诊断时 ,应排除炎症因素。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8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行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和术后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行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早,肠蠕动恢复快,肛门排气时间早,能缩短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而术后患者并发症并没有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7.
周琳  王立  彭超  伍宇华  黄欢 《中外医疗》2014,(15):183-185
目的:对视网膜静脉阻塞与颈动脉狭窄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研究,并为其临床检测、治疗与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52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52只眼)为研究组,对其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压、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等检查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多普勒彩超检查,记录其颈动脉狭窄情况,并对两种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同时选取5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相关检查后,排除眼部相关疾病。结果经过相关检查后,研究组52例患者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其多普勒彩超结果显示,患者患侧与健侧劲动脉血流动力学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IMT值较之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PSV与EDV值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大多存在颈动脉狭窄,因此检测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对于诊断与预防视网膜静脉阻塞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8.
胆石性肠梗阻临床罕见,肠梗阻症状不典型,多表现为不完全性肠梗阻;又因病前或同时有胆道病的急性发作史,往往早期延误诊断。本院自1991年3月~1996年3月收治了堵塞性肠梗阻40例。其中胆石性肠梗阻1例,占2.5%。现结合文献复习并对该例的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7岁。因反复上腹疼痛半年,腹痛加剧伴呕吐2天入院。体查:无黄疸.肥胖,腹隆,右上腹肌紧张、压痛明显,B起及CT均提示胆囊结石和慢性炎症,X线检查示肠腔稍积气,无液平。既往无腹部手术史。入院诊断: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胆囊与十二指肠球部紧密粘连,分离后即见十二指肠球部穿破,但无溃疡瘢痕病灶,行修补。胆囊壁瘘口处  相似文献   
69.
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妊高征的临床研究(附20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s)治疗重度妊高征患者的效果和作用.方法把40例血液浓缩型重度妊高征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例,采用以硫酸镁解痉,降压药降压,加用LMWHs治疗;对照组采用以硫酸镁解痉,降压药降压为主的传统治疗.结果实验组平均动脉压下降,尿量排出增多,促进胎儿复苏,延长孕周,改善母儿预后等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解痉、降压的基础上加用LMWHs治疗重度妊高征,可以明显提高疗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0.
纤维支气管镜与机械通气联合救治外科术后急性呼吸衰竭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支气管肺段冲洗与机械通气联合救治外科术后肺部感染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 6 6例外科术后肺部感染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3例 )采用纤支镜支气管肺段冲洗与机械通气联合治疗 ,对照组 (33例 )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ICU时间、一次拔管成功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器官衰竭发生率和术后总治疗费用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动脉血气分析中PH ,PaO2 ,PaCO2 ,SaO2指标明显好转 ,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ICU时间明显缩短 ,术后总治疗费用明显减少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一次拔管成功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器官衰竭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纤支镜与机械通气联合应用救治外科术后肺部感染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疗效优于单用机械通气 ,并可以使机械通气并发症减少 ,改善围手术期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