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02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40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88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目的观察心可舒片治疗老年人稳定型心绞痛并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稳定型心绞痛并期前收缩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辛伐他汀、阿司匹林及美托洛尔,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可舒片,3月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依据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和动态心电图早搏数量以及患者胸闷、心悸发作情况判定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胸痛、心悸症状明显缓解,早搏数量显著减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可舒片对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及期前收缩疗效明显,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于血液净化患者的病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本院血液净化科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20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患者对于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指标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直接动、静脉穿刺点局部出血、血管栓塞、低血压、低氧血症、心律失常、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对于血液净化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而且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44例行剖宫产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产妇采取持续硬膜外麻醉法进行麻醉,观察组产妇采取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法进行麻醉。观察两组产妇麻醉显效时间、麻醉满意度、麻醉过程中产妇低血压的发生情况、新生儿 Apgar 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显效时间为(39.9±5.3)s,对照组麻醉显效时间为(244.0±8.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对麻醉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麻醉1min、5min后的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产妇麻醉10min后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出现呕吐1例、恶心1例,呼吸困难2例,寒颤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对照组产妇出现呕吐1例、恶心1例,呼吸困难3例,寒颤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两组产妇麻醉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可有效缩短麻醉显效时间,提高产妇对麻醉的满意度,且麻醉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较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手术治疗的150例普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行护理干预,对照组75例行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术后镇痛情况比较分析。结果 2组患者在术后24h、72h的VAS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食管癌术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食管癌术后患者共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食管癌患者给予积极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和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对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本院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循证护理,n=43)和对照组(常规护理,n=43)。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SDS及SAS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6.98%)低于对照组(23.26%)(P 0.05);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分别为(40.20±3.30)分、(40.15±4.1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6.84±3.51)分、(46.25±4.36)分,满意度评分为(94.72±5.55)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13±2.84)分(P 0.05)。结论在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护理中行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预防和治疗新生儿胃食道反流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4月在本科住院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在使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基础上,配合使用体位护理、饮食护理、洗胃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防止胃食道反流;对照组单纯使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胃食道反流作为空白对照,不采取任何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呕吐或腹胀的治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呕吐或腹胀的治愈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科学的治疗和合理的喂养基础上,给予正确的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治疗新生儿胃食道反流的时间,进一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29例经病理确诊的晚期胃癌患者一线化疗应用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方案的疗效。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 TS 方案(多西他赛60mg/m2,d1,8+替吉奥40-60mg/m2,bid,d1-14,q3w),每2周期评价疗效,共4-6周期,或直至出现病情进展或不可耐受不良反应,TS方案化疗4-6周期后采用替吉奥单药维持。结果:29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5例,稳定8例,进展5例,总有效率为55.17%,疾病控制率82.76%,中位PFS为7.8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呕吐。结论: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可作为晚期胃癌一线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全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鹰潭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全麻腹部手术患者,将患者按照不同的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喉罩,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诱导前( T0)、插管前( T1)、插管成功后即刻( T2)、插管后5min (T3)、插管后10min(T4)、拔管前即刻(T5)、拔管后即刻(T6)的HR与平均动脉压(MAP)。结果观察组患者T2和T6时MAP、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低于对照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全麻手术中应用喉罩可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