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四物汤对环磷酰胺所致贫血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四物汤对环磷酰胺致小鼠"贫血"模型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小鼠"贫血"动物模型,同时给小鼠灌服不同剂量四物汤,采用酵母菌花环法,测定四物汤对小鼠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四物汤能明显提高"贫血"小鼠的红细胞C3b受体(RBC-C3bR)花环率,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花环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①"贫血"小鼠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呈明显低下状态.②古方四物汤具有恢复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胎儿角膜基础数据的测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算了胎龄4~8个月的38只胎儿角膜的角膜横径、中央厚度、前、后曲率半径、前表面积及前屈折力。结果表明角膜横径、前、后曲率半径均随胎龄增长而增加,呈正相关,解膜前表面屈折畋则随胎龄增加而趋于变小,其每月减少的幅度呈递减态势,将固定后角膜用显微镜测微尺测量顶点厚度,并将其与固定并作同体比较。发现胎儿角膜6个月以后就比成人厚,随胎龄增长而增厚,并求得直线回归方程的y=0.7733x+0.0189。对角  相似文献   
53.
本文选用98例新鲜胚胎(6-40周)标本的左冠脉前降枝,石蜡切片,HE及van-Gieson-Orcein染色法和透电镜技术对冠状动脉组织发生作光镜及电镜水平观察。结果显示:胎龄6周时血管尚呈血窦状;2-3月的管壁有一层内皮细胞和2-4层平滑肌;4月的管壁结构典型,细胞已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7月的管壁较厚,细胞具有良好生理功能。内弹性膜随胎龄增厚、增长、弯曲,有一系列形态变化。自胎龄4月起内膜有局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在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中的作用。方法:将42例RVV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采用抗真菌药物加BCG-PSN注射液治疗,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同时设正常对照组。治疗前后均采用ELISA方法测定患者阴道灌洗液中细胞因子IL-10和IFN-γ的含量,同时于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RVVC患者阴道灌洗液中IL-10和IFN-γ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经抗真菌药物和BCG-PSN联合治疗后,阴道灌洗液中IL-10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减低,IFN-γ含量明显增高,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的疗效评定,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结论:BCG-PSN能纠正RVVC患者体内Th1和Th2细胞因子的失平衡状态,改善阴道局部免疫机能,与抗真菌药物联合用药后能明显提高RVVC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其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5.
本研究采用组织培养法,模拟临床应用管外给药法、同时给药法、治疗给药法和预防给药法四种途径共筛选151种中草药302种制剂(水提取物和95%乙醇提取物)。经初筛、复筛和细筛三步实验,共筛出47种有效药物。其中14种经细筛证实:吴公须、夏枯草、连钱草、紫苏、荆芥、石见穿、漏芦、复盆子、枇杷叶、决明、白薇,西河柳、贯众和天胡荽等均具有抗Ⅱ型单纯疱疹病毒作用的有效部位。为临床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6.
本文报道11例重复子宫外孕病例,其中,对侧重复子宫外孕8例;同侧重复子宫外孕2例;三次子宫外孕1例。并对其预防和治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7.
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肖风华  章汉旺 《医学争鸣》2006,27(2):178-178
1临床资料2003-09/2005-07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M)156例,年龄25~48(平均36)岁. 同时排除高血压、哮喘、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等疾病. 分为垂体后叶素组80例和缩宫素组76例. 单发性89例,多发性67例,肌壁间63例,浆膜下44例,混合型49例,肌瘤数目最多的为10个,浆膜下最大直径9.3 cm,肌壁间最大直径6.5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