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从现代分子生物学探讨中医气学理论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中医气学理论的实质,揭示人体生命科学的奥秘,从现代分子生物学角度,论述了气的阴阳之分与基因的阴阳属性、气的生理功能与基因表达和调控、气的病理及中医药词气治疗与基因疗法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认为,中医气学理论中具有生命活性的气(元气或真气)与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基因相比,两者具有统一性。因而,借鉴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赋予中医之气学理论以现代基因内涵,从基因角度研究中医气学实质,可能导致气学理论研究的一个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32.
加味连朴饮治疗幽门螺旋菌相关性胃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加中宫扑饮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方法:应用加味连扑饮中药治疗组166例。对照组口服黄连素48例,观察治疗两组清除HPR本阴转率,结果:治疗组总抑杀率为95.17%对照组总抑杀率为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经对照组,且复发率低,副作用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3.
张小平 《中医杂志》1993,34(3):145-146
通腑泻热法为儿科主要治病方法之一。由于小儿饮食多不能自节,乳食无度积滞于中,即阻碍运化,损伤脾胃,导致大积大聚、大实大秘,故清肠胃积热在儿科临床尤为重要。且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受邪后易化热入里,若采用单纯清热之剂,常难收显效。儿科临床经常碰到一些急重危证,治疗较为棘手,通过通腑泻热、釜底  相似文献   
34.
中药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思想,表达其性能、功效和应用规律的药物,有其独特的应用形式。中药饮片是指经过加工炮制可以直接用于临床的中药商品规格。中药汤剂是中药常用独特应用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35.
龚廷贤(1522~1619),字子才,号云林、又号悟真子,为明代著名医家,有医林状元之称。龚氏学识,十分渊博,对内、外、妇、幼各科都很精通。所著《小儿推拿  相似文献   
36.
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的手术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中隔手术方法,避免鼻中隔术中发生洞穿,术后鼻中隔血肿,鼻中隔穿孔。方法:回顾1998-2007年47例鼻中隔偏曲手术的临床资料,前部偏曲17例,高位偏曲16例,低位偏曲5例,高位偏曲伴低位嵴状突起7例。前部偏曲伴后部低位矩状突起2例。47例患者中有42例合并不同程度的鼻窦炎,26例患者伴有一侧或者双侧下鼻甲肥大,23例行鼻内镜下手术。结果:所有患者鼻中隔均获满意矫正,有1例鼻中隔血肿,2例出现洞穿。结论:切口和照明影响手术疗效,掌握手术的技巧,可以减少术中洞穿、术后鼻中隔穿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7.
活血通络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 《河北中医》2008,30(12):1300-130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中晚期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进一步发展往往导致肾功能衰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逆转该病病程有重要意义。2004—2007年,笔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活血通络为主的中药治疗早期DN34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26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慢性盆腔炎据其病理可分为慢性输卵管炎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炎及输卵管囊肿,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学中未有本病名的记载,依其临床表现可散见于中医妇科之" 漏下"、"痛经"、"带下"、"产后腹痛"、" 产后发热"、"症瘕"等病中.本病多属上行感染 ,发生于分娩、流产及宫腔手术操作后,亦可由于经行房事、不洁性生活所致,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病原学说发现,除了以往常见的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杆菌等感染外,沙眼衣原体、淋病双球菌以及某些致病病毒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徐州市中医院1996年 10月~1999年7月对慢性盆腔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2例 ,并按随机原则设单用西药和中药对照组各31例、27例 ,经统计学处理,显示中西医结合组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mTOR信号通路关键分子PI3K、Akt、mTOR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检测PI3K、Akt、mTOR在病理性瘢痕及正常皮肤组织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经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处理后,分别应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mTOR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PI3K、Akt、mTOR在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表达明显增强,且主要表达于细胞核,而在正常皮肤组织成纤维细胞中未见明显表达;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经不同浓度的Res干预后,Akt和mTOR mRNA和蛋白表达量降低,并且呈剂量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I3K mRNA和蛋白表达量降低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抑制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机制可能与其下调mTOR信号通路关键分子Akt、mTOR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0.
我科自2001年1~12月,运用Nd:YAG激光疏通术外加丝裂霉素C(MMC)灌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病例及分组慢性泪囊炎患者154例随机分为:A组48例为对照组,单纯鼻泪管激光疏通;B组54例鼻泪管激光疏通术后给予浓度为0.2mg/mlMMC保留10min;C组52例鼻泪管激光疏通术后给予浓度为0.4mg/mlMMC保留5min。2.材料及器械武汉亚格激光厂生产的Nd:YAG激光机,波长1.06μm。9号空心套针。带侧孔泪道冲洗针及其它常规泪道冲洗的器械。MMC(2mg)粉剂。1%麻黄素等。3.手术步骤(1)爱尔卡因表面麻醉泪点,9号带针芯泪道套针,自上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