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7篇
内科学   27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442篇
预防医学   11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07篇
中国医学   149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诊断肺部周围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89例诊断为肺周围性病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CT引导组51例,超声引导组38例,比较诊断准确性。结果 CT引导组一次性定位成功率96.63%高于超声引导组86.84%(P0.05);CT引导组一次活检成功率96.63%高于超声引导组78.95%(P0.05);病灶直径3cm患者,一次活检成功者成功率CT引导组为96.15%高于超声引导组70.59%(P0.05);CT引导组病理诊断明确率、并发症发生率为96.08%、11.76%,超声引导组为94.75%、13.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均对肺部周围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CT相对定位更为准确,对较小病灶活检成功率更高。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吉非替尼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质片段抗原(CYFRA21-1)及神经元特异性稀化醇(NSE)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晚期NSCLC患者55例,均予吉非替尼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12个月,检测血清CEA、CA125、CYFRA21-1、NSE水平。结果治疗2个月后,本组完全控制率(DSR)达74.55%;治疗2、4、6个月,血清CEA、CA125水平较治疗前逐渐降低(P均<0.05),而NSE、CYFRA21-1无明显变化(P均>0.05);治疗8个月时,血清CEA、CA125水平较治疗6个月时增加(P均<0.05);CEA>5 ng/mL患者的DCR为80.95%,高于<5 ng/mL者的53.85%(P<0.05)。结论晚期NSCLC患者吉非替尼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CEA、CA125水平明显降低,CYFRA21-1、NSE水平变化不明显;CEA检测有助于吉非替尼疗效的判断。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选择性融合减压节段结合棘突椎板回植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采取选择性融合减压节段结合棘突椎板回植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47~76岁,平均68岁。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确定减压部位和融合节段,应用JOA评分(29分法)对手术前后临床疗效进行主客观评价。结果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患者JOA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提高(P〈0.05),随访时优良率91.43%。结论选择性融合减压节段结合棘突椎板回植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我院2010年2013年细菌耐药性情况。方法以2010年2013年细菌耐药性情况。方法以2010年2013年我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和细菌耐药性分析结果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分离菌的耐药相关性。结果 695份送检对象共检出155株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菌32株(20.6%),铜绿假单孢杆菌30株(19.0%),鲍曼不动杆菌17株(11.7%),肺炎克雷伯菌12株(8.6%),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5.1%);其中革兰阴性球菌110株,比例71.4%,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孢杆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22株,比例14.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23株,比例15.4%。结论要根据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和细菌的耐药性做到合理用药,降低滥用危害。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收治需检测血常规的患者200例,分别抽取患者的末梢血及静脉血,且于抽取血样后的30 min、1 h、2 h及4 h检验血常规的主要指标,如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均值等,然后记录分析。结果与采集末梢血标本的患者相比,采集静脉血标本的患者血小板计数高,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均值较低;2 h内,所有患者血常规相关指标的差异不显著,4 h时,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应注重标本监察,尽量排除可能引发误差的因素,从而确保血常规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术前使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73例择期行PCI治疗的CHD患者根据术前使用瑞舒片他汀剂量不同分为A组(瑞舒伐他汀10 mg,58例)、B 组(瑞舒伐他汀20 mg,59例)和C组(瑞舒伐他汀40 mg,56例),三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抽血测定肝肾功能、血脂指标,并观察其球囊扩张次数和置入支架情况。于术前、术后24 h、术后7 d测定各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8(IL-18),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肾功能、血脂及CK-MB、cTn-T等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IL-8水平,免疫浊度法测定hs-CRP水平。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肝肾功能、血脂指标及球囊扩张次数、置入支架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PCI术前hs-CRP、IL-18、CK-MB、cTn-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PCI术后24 h hs-CRP、IL-18、CK-MB、cTn-I水平较同组术前均增高,而术后7 d hs-CRP、IL-18、CK-MB、cTn-T水平较同组术前、术后24 h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间术后7 d各指标水平比较,C组明显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8.62%(5/58)、5.08%(3/59)、7.14%(4/5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择期PCI术术前应用20、40 mg瑞舒伐他汀对PCI术后心肌损伤保护作用均优于10 mg,且40 mg作用效果优于20 mg,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8.
庞敏 《妇幼护理》2023,3(5):1238-1240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护理干预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化疗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 年 8 月至 2022 年 8 月我院收治的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 64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32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流速度,舒适度和置管并发症 发生率。结果 两组干预前最大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腋下最大血流速度、平 均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干预前各舒适度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舒适度各项评分 均较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失 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护理,可加快血流速度,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升舒适度。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与术后3月患者剩余尿量(PVR)、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等差异。结果:手术时间为35~80min,平均时间为(45.5±6.7)min,术中出血量70~210ml,平均出血量(120.5±17.6)ml。手术后3月患者的PVR、IPSS、Qmax、QOL及平均尿流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具有很好地临床效果,作为前列腺增生治疗的首选措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地衣芽孢杆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曲美布汀及地衣芽孢杆菌,B组单用曲美布汀,C组单用地衣芽孢杆菌,疗程4周,观察各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2%,B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0.0%,C组临床总有效率为48.5%,三组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地衣芽孢杆菌治疗腹泻型IBS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临床疗效确切,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