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 毫秒
121.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本病发病急速,为单纯性的一侧面颊筋肉弛缓。在临床中,我们根据面瘫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针刺手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导如下。一、一般资料面瘫患者30例,均为门诊病人,男11例,女19例,其中年龄最大者77岁,最小者20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10年。二、治疗方法(一)取穴患侧阳白透鱼腰、颊车透下关、四白透承泣、地仓透颊车、翳风、合谷、太冲、风池、足三里等。(二)针刺手法临床上按照面瘫发病的不同时期,把整个治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病初期(第一周内),每日针刺一次,手法为泻法,捻转补泻法…  相似文献   
122.
雷君  张少军  许绿叶 《肝脏》2012,17(10):720-722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对8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给予PEG-IFNα-2a联合RBV抗病毒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其处理方法。结果血象的改变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83例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血象改变;其次为类流感样不良反应(71%)、不同程度的脱发(46%)、转氨酶升高(35%)、甲状腺功能异常(28%)、皮疹、心肌酶升高、精神异常。结论 PEG-IFNα-2a虽然有较多不良反应,但仍是目前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只要在应用过程中定期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给予适当处理,一般不会影响抗病毒治疗疗程及效果。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总结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术后效果,分析影响术后疗效的因素,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临床资料完整的68例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Lauge-Hansen分类,旋后外旋型26例,旋前外旋型18例,旋前外展型14例,旋后内收型10例。所有病例均采用开放复位及内固定。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关节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评定,并对骨折类型、手术时机、骨折固定方法、伤口愈合情况、术后功能康复锻炼与踝关节最终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时间为11—36个月,平均17.6个月。68例均获随访,其疗效为优49例,良12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为89.7%。结论踝关节骨折选择正确的手术治疗可取得令人满意的复位和临床疗效,正确判断骨折类型,掌握手术时机,骨折解剖复位和稳定的内固定,术中尽可能保护和修复附属软组织结构以及术后正确的关节功能康复治疗,是影响患者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4.
笔者从1989年始至今,将塑化液应用到纵折牙保留的治疗中,取得良好疗效,现将其病例、治疗方法和疗效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89例均为已随访1年以上。年龄19岁~61岁;男111例,女78例;双尖牙52例,其中3例为第二双尖牙,其余均为上颌第一双尖牙;磨牙137例,其中下颌第一磨牙72例,上颌第一磨牙42例,其余为第二磨牙;近期纵折牙128例,陈旧性纵折牙61例.1.2 适应症及效果评价标准;1.2.1 适应症:所有近期纵折前、后磨牙以及陈旧性纵折牙松动度不超过I°者。1.2.2…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诱导时不同输注速率瑞马唑仑对麻醉诱导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择期妇科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静脉泵注瑞马唑仑诱导麻醉3 mg/(kg·h)], B组[静脉泵注瑞马唑仑诱导麻醉6 mg/(kg·h)],每组40例。待患者意识消失后依次给予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舒芬太尼后气管插管,随后泵注瑞马唑仑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保持脑电双频指数(BIS值)40~60。分别记录患者诱导前(T0)、意识消失时(T1)、插管前(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5 min(T4)患者收缩压(SBP)、心率(HR)、BIS值的变化;比较诱导剂量、意识消失时间(LoC)、诱导成功率、注射部位痛病例数、诱导期呃逆病例数,麻醉诱导期间低血压、高血压及心动过缓病例数以及苏醒时间。结果 与T0时相比,T1~T4时2组患者SBP及BIS值均降低,且T2及T4时...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应用高压氧(HBO)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已成功实施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80例,根据HBO实施时间分为早期组(术后7 d)、中期组(术后7~14 d)、晚期组(术后14 d)各60例。检测并且比较3组患者HBO治疗前、治疗第14天脑水肿面积,及出血侧经颅多普勒指标收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峰值流速(Vm)、舒张末期峰流速(Vd)、搏动指数(PI)的变化情况;比较3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采用Barthel指数、Fugl-Meyer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肢体运动功能和神经缺损;比较3组患者术后6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定的预后。结果:治疗后早期组脑水肿面积、PI显著低于另2组(P0.05),Vs、Vm、Vd显著高于另2组(P0.05);治疗后中期组、晚期组脑水肿面积、Vs、Vm、Vd、P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早期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另2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另2组(均P0.05);治疗后中期组NIHSS评分显著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预后良好率80.00%显著高于中期组的63.00%、晚期组的58.33%(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7 d内应用HBO治疗有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恢复,有效促进远期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7.
目的 探讨心肌声学造影(MCE)联合心脏磁共振成像(MRI)对缺血性心肌病(ICM)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80例ICM患者为观察组,另按倾向性匹配原则随机选取同期在本院行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MCE和心脏MRI检查,比较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二尖瓣舒张早与晚期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A)、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流速(E)、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Am)的差异。使用ROC曲线评估MCE、心脏MRI检查及其联合检查对ICM的诊断效能。结果 MCE检查显示,观察组LVESVI高与对照组,LVEF、E/A、Am、E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心脏MRI检查显示,观察组LVESVI高与对照组,LVEF、E/A、Am、E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MCE与心脏MRI检查的观察组A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CE和心脏MRI诊断ICM的AUC分别为0.781和0.762,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5.00%、71.25%和75.00%、77.50%;两者联合应用的AUC为0.819,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3.75%、70.00%(均P<0.05);MCE和心脏MRI联合应用诊断ICM的价值高于单独应用(Z=2.196、2.124,P=0.028、0.034)。结论 MCE联合心脏MRI对ICM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于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参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