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结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荨麻疹(AU)伴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94例AU伴发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和维生素C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加减结合刺络拔罐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gE)、5-羟色胺(5-HT)和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瘙痒、水肿、风团数量和大小等临床症状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gE与IFN-γ水平下降,5-HT水平增高;且观察组IgE和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5-H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结合刺络拔罐降低AU伴发热患者血清中IgE和IFN-γ水平,提高5-HT的水平,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究穿心莲内酯(Andro)调节GMP-AMP合酶-干扰素基因刺激物(cGAS-STING)信号通路对银屑病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90只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穿心莲内酯低、中、高剂量组(Andro-L、M、H组,10、30、50 mg·kg-1·d-1 Andro)和穿心莲内酯高剂量+STING激活剂DMXAA组(Andro-H+DMXAA组,50 mg·kg-1·d-1 Andro+5 mg·kg-1·d-1 DMXAA)。除Control组外,其余组小鼠背部施用咪喹莫特(IMQ)建立银屑病小鼠模型。观察小鼠银屑病面积并进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β、IL-23、IL-17A、干扰素(IFN)-γ和IFN-β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测定表皮厚度和肥大细胞数,免疫荧光染色检...  相似文献   
43.
黄褐斑从肝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圣祥 《中医药学刊》2006,24(7):1321-1322
目前黄褐斑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根据中医“有诸内,必形诸外”的理论,内治是其根本的治疗方法。根据其临床表现特点:皮损为多发于颜面的褐斑;好发于中年女性;每于妊娠、经闭及肝病时发生,将黄褐斑的基本病机定为肝郁。并依据辨证论治的原则细分为:肝郁气滞型,以青带丸加减治疗;肾虚肝郁型,以二至丸加减治疗;脾湿肝郁型,以逍遥丸加减治疗。同时对临床用药及治疗要点提出了自己的心得,尤其强调要分清虚实,避免“虚虚实实”之误,准确辨证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4.
我们以自拟枳术赤豆饮治疗丘疹性荨麻疹56例,获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一、一般情况:本组男31例,女25例。年龄在1~11岁内,其中1~3岁者占94%。病程1个月内者37例,1~2个月者18例,仅1例迁延达9个月之久。合并感染者11例。  相似文献   
45.
全身性瘙痒症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于剧烈瘙痒而影响睡眠和工作。笔者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180例,获效尚好,予以报告。一、一般资料本组180例,男性102例,女性78例。年龄30岁以下18例,65岁以上25例,以30~65岁的中、壮年为多,共137例。夏天发病加重81例,冬天发病加重99例。病程最长8年,最短20天,其中1个月以内16例,6个月49例,7个月~1年55例,1~+~3年42例,3年以上18例。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复方黄芩"水膜"外用对急性湿疹大鼠皮肤抗炎和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机制。方法:64只雄性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复方黄芩"水膜"观察组(黄芩组)、黄蒲洁肤洗液组(黄蒲组)、硼酸液组(硼酸组)和生理盐水组(盐水组) 4组,每组16只,鼠右耳予以100%二甲苯致炎后,分别用各组药物湿敷1 h进行干预。检测大鼠右耳肿胀程度;常规HE染色,观察各组每个视野100个表皮细胞中的炎性反应细胞数。采用试管稀释法对4组所用药物作连续对倍稀释,观察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情况。结果:1)与盐水组比较,黄芩组、黄蒲组和硼酸组大鼠右耳肿胀度均下降(均P 0. 05),其中黄芩组和硼酸组较黄蒲组显著下降(P 0. 05),而黄芩组与硼酸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2)与盐水组比较,黄芩组、黄蒲组和硼酸组大鼠右耳表皮细胞中炎性反应细胞数均减少(均P 0. 05),其中黄芩组和硼酸组较黄蒲组显著减少(P 0. 05),而黄芩组与硼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黄芩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5. 6 mg/m L(1∶16),药物最小杀菌浓度(MBC)为7. 8 mg/m L(1∶8),高于硼酸组(P 0. 05)而低于黄蒲组(P 0. 05)。结论:复方黄芩"水膜"外用治疗急性湿疹能有效改善大鼠的肿胀度,具有良好的抗炎和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针药并用治疗脂溢性脱发132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爱琴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54-1155
<正>脂溢性脱发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的脱发疾病之一, 又名雄激素源性秃发、男性型秃发,好发于男性青壮 年,亦称早秃。脂溢性脱发的治疗较为困难,至今尚无 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在临床中采用中药内服配 合局部针刺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8.
目的本次研究对不同中医证型的银屑病患者进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测定。为中医从血分辨证思想找寻现代免疫学检查的依据,使中医证候客观化,为临床辨证提供简便可行的试验室检查依据。方法选择寻常型银屑病常见的三种中医辨证分型,后对临床病例进行搜集整理,共收集病例53例,其中血热证20例,血燥证20例,血瘀证13例。血热证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11例;血燥证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12例;血瘀证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3例。抽取受试者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其T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检测(CD3+,CD4+,CD8+,CD4/CD8)并记录比较各组间有无差异。结果按不同中医辨证分型将寻常型银屑病分为血热,血燥,血瘀三组,对三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发现:CD4+T细胞水平上,血热组患者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血燥组及血瘀组(P〈0.05);而血燥组与血瘀组患者的CD4+T细胞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而CD8+及CD3+T细胞的百分比三组间均明显差异(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与T细胞亚群水平的异常相关,其中血热证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的水平较其他明显升高,故可认为血热型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正处于免疫亢进的状态中。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黄连膏与冰石散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对30例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黄连膏与冰石散局部外敷治疗及护理。结果:30例患者均治愈,治愈时间<4 d者10例,4~5 d者12例,6~7 d者8例,平均治愈时间4.7 d。结论:黄连膏与冰石散合用,具有润燥清热、解毒镇痛、散热止痒、祛腐生肌之功效,治疗带状疱疹效果较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0.
黄褐斑又称肝斑,属于中医学黧黑斑的范畴。是多见于中青年女性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近年来,笔者采用强脉冲光联合中药内服外治治疗黄褐斑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观察病例共65例,均为本院门诊的已婚女性患者。其中年龄最大54岁,最小27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21年。将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