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77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195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科学   177篇
综合类   232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17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50篇
  1999年   240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在大鼠建立温热灌注模型,研究了(42±1)℃、1h温热生理盐水腹腔持续灌注对外周血NK细胞活性和腹腔内器官的影响。结果发现温热灌注后外周血NK细胞活性短暂上升,2周时恢复正常。术后2周内可见脾小体普遍增大,动脉周围淋巴鞘增宽。腹腔内无明显粘连。肝、肾无肉眼可见病变。术后1d时血浆谷丙转氨酶显著升高,2周内恢复。白蛋白术后下降较快。术后1d时镜下见肝浅层细胞胞浆疏松化,5d时正常。2(2/10)例术后1d时肠粘膜糜烂,2周可恢复。结果表明(42±1)℃、1h腹腔温热灌注可增强大鼠NK细胞杀伤活性,对术后早期抗肿瘤免疫可产生有利影响。同时对大鼠腹内器官损伤作用轻微。易受热损伤的器官为肠粘膜及肝脏。  相似文献   
102.
为研究在阿糖胞苷(Ara-C)的作用下,基因重组的人白细胞介素3(rh-IL-3)、粒单祖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选用了HL-60白血病细胞系,采用DNA电泳、流式细胞仪检测、单克隆抗体C-myc、bcl-2抗原表达的分析以及白血病细胞集落的培养观察方法,观察了0~36h8个不同时相凋亡率与其他指标的变化,表明Ara-C凋亡的作用随药物孵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强,凋亡率从0h的1.5%升至36h后的36.4%,而IL-3和GM-CSF能使这种作用明显提高,使凋亡率从7.6%升至19.6%,并能增强Ara-C对白血病细胞的杀灭,引起HL-60细胞C-myc抗原表达下降,而bcl-2抗原表达变化不大,同时发现这两种细胞因子对正常造血细胞影响较小,这为临床上白血病诱导缓解期联用rh-IL-3、rh-GM-CSF和细胞毒药物,提高缓解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3.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掌骨骨折的10%左右,其骨折类型主要可分为单纯性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和合并腕掌关节脱位(Bennet's 骨折),对该骨折的整复,一般都较易成功,然而固  相似文献   
104.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性肠病,属于中医的"久泻"、"休息痢"范畴。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主要与自身免疫和遗传因素有关。具有病程冗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等特点。当前本病用柳氮磺胺吡啶加激素治疗,虽可暂时获效,但停药后多有复发。中医治疗该病具有较大的优势,一般认为疗效较好而稳定,复发较少,而毒副反应轻。根据近两年国内25篇文献资料1322例的综合分析结果,发现该病以脾虚为主者占75.8%,临床虽以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但多伴有食欲不振、全身乏力、体瘦面黄、舌淡、脉弱等脾胃虚弱证候,故可认为本病以  相似文献   
105.
基底节内囊区梗塞患者19例,经CT检查证实为基底节区梗塞16例,内囊区腔隙性梗塞3例,均为首次发病,其中急性发病者15例,亚急性发病者4例。临床表现均有轻微的语言障碍,即说话含糊不清,发音不准确,但均能完全被理解,复述相对好。19例中或伴有不同程度锥体束征,或分别伴有头晕、面部麻木、舌发麻或运动不灵活、口角流涎等。头颅CT检查病灶均位于皮层下,均为单发病灶。经治疗在1~2月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本文重点对基底节内囊区梗塞与构音障碍的机理和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6.
肺动脉高压和肺动脉压正常的慢阻肺肺心病患者其肺血流图指标有明显差异。右心功能与肺血流图有中度相关。建立的估计SV公式有较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7.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异位症)是与不孕密切相关的妇科常见病,占不孕妇女的30%~40%。关于其发病机理及与不孕的关系至今仍未阐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从流行病学的角度研究其病因,以便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考虑到异位症不孕可能是一种具有自身流行病学特点的疾病,本研究采用非配对资料病例对照研究,对其发病因素进行了调查。1资料与方法1.l资料:异位症不孕组:为1989年2月至1994年12月,在我院经腹腔镜检查诊断为异位症的不孕妇女209例。依照美国生育协会(AFS)分期[’]标准分为:且期66期,三期89例,四期39例,N期15例。对…  相似文献   
108.
向第3~4代牛眼小梁细胞(bovinetrabecularmeshworkcell,BTMcell)体外培养液内加入不同浓度的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通过光镜、电镜等观察该药对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吞噬功能的影响.发现MMC可以引起细胞皱缩变形,超微结构中出现线粒体及科面内质网扩张、核固缩或核碎裂等,细胞吞噬微球的数目也有所减少。苔盼蓝染色结果显示MMC不影响小梁细胞存活的浓度为1×10(-7)g/L,半数致死量为1×10(-4)~1×10(-3)g/L。MMC的临床应用是否会对小梁细胞造成损伤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9.
1临床资料我院自1990年元月以来,应用骨间背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前臂下端至手部皮肤缺损共18例,男16例,女2例,年龄14~36岁。其中手背疤痕6例,手掌皮肤缺损掌骨外露并感染3例,虎口挛缩2例,前臂下端及腕部皮肤缺损肌腱外露各1例,手掌及手背皮肤挫伤各2例.手掌毁损性挤压伤残端皮肤缺损1例。2手术方法2.1术前处理根据受区具体情况采用相应方法进行处理,如虎口挛缩者开大虎口;受区为疤痕者将疤痕彻底切除;急性外伤者彻底清创并修复损伤的深部组织;皮肤缺损慢性感染者尽量清除坏死组织、炎症肉芽及异物,反复用消毒液浸泡、冲洗。2…  相似文献   
110.
本文报道了血液中5种蛋白质:铜蓝蛋白(CP)、α_2—巨球蛋白(α_2—M)、运铁蛋白(Tf)及补体C_3、C_4的(147例)正常值及(72例)肝脏疾病(急黄肝、重肝、慢活肝、肝硬变暖水及肝癌)患者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肝癌和急黄肝时C_3、C_4并不下降而是升高或正常。其他组均降低;CP、α_2—M、Tf在各种肝脏疾病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P<0.01或P<0.05,尤以原发性肝癌增高最显著,提示这5种蛋白质的检测对肝脏疾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