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5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带锁髓内钉及开放穿钉技术在股骨及胫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总结应用带锁髓内钉及开放穿钉技术对股骨及胫骨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 应用带锁髓内钉及开放穿钉技术治疗股骨及胫骨骨折29例。结果 经半年以上随访全部骨折均骨性愈合,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100%,效果良好。结论 本术式具有适应证广,手术创伤小,感染率低,无需“C”型臂、X线机等优点,术后不用外固定,便于肢体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前路减压并不同植骨融合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98例单节段及双节段病变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减压并植骨融合治疗 ,其中单纯植骨融合 42例、Ray TFC融合 18例、植骨融合并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 3 8例。所有病例均随访 1年以上 ,采用JOA评分 ,比较不同植骨融合方法的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JOA评分均有改善 ,单纯植骨融合组的JOA评分改善率为5 2 .8% ,Ray TFC组为 5 4.3 % ,钢板固定组为 5 1.6% ,各组JOA评分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关键在于充分减压及有效植骨融合 ,不同融合技术对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患者健康教肓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通过对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该院骨科进行治疗的13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均为65例,其中实验组的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治愈率、疾病知识、用药指导、心理干预、饮食和运动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5.2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15%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4.47±3.26)d较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治愈率为92.31%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患者疾病知识、用药指导、心理干预、饮食及运动等疾病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骨科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患者健康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合并脱位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2005年4月收治的颈椎骨折合并脱位的病人32例。结果32例随访,脊髓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颈椎高度及曲线无丢失,植骨块呈骨性融合。结论颈椎骨折合并脱位应及时诊断、治疗,尽早彻底减压,纠正畸形,植骨融合及钢板内固定,重建颈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2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治疗21例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资料,采用AO分类法,其中A型骨折11例,C型骨折10例,均行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后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结果:21例骨折经术后随访3~20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周至5个月,平均3.8个月。按Kolmert和Wulff的评价标准,优16例,良3例,差2例,优良率90%。结论: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应用解剖型钢板治疗,大多数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17.
林国发  吴志斌  杨挺 《华夏医学》2005,18(2):196-198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0例胫骨平台骨折,按照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手术复位与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35例1~3年,全部达到骨性愈合,优良率85.7%。结论:CT扫描有助于全面评价骨折区域的整体情况;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面要达到良好复位,关键在于塌陷骨折块的复位方法及内固定物的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颈3以上颈椎骨折脱位应用Halo-vest装置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7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临床资料,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应用Halo-vest装置治疗颈3以上颈椎骨折脱位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远优于头颈胸石膏及颈托,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正确合理使用Halo-vest装置,使颈3以上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损伤的治疗变得简单和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广东普宁华侨医院运用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38例,所有病例均直接修复断裂的肩锁韧带。结果38例患者均获随访3个月~5年,平均30个月,术后2周肩关节基本恢复正常,平均屈曲90°,外展90°,取出时间为8~20个月,平均12个月,按Karlssom疗效评定标准,肩关节功能优良率100%。结论锁骨钩钢板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对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3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其中:闭合性骨折8例,开放性骨折24例;皮肤剥脱13例,皮肤缺损11例.结果:随访32例,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7个月,下肢功能良好,关节活动功能正常,行走正常.结论:该手术方法简捷,创伤小,固定稳定,骨折愈合率高,感染率低,功能恢复迅速,对胫腓骨骨折有独特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