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259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42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观察猴脑选择超深低温断血流复苏10月前后血清中IL-2、IL-10、TNF-á、IFN-γ的动态变化.了解脑选择超深低温断血流复苏对猴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恒河猴10只,随机分为2条血管阻断冷灌注组、4条血管阻断冷灌注组合常温灌注足.  相似文献   
32.
目的通过测量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SP)水平的变化,明确clara细胞及其分泌蛋白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探讨内源性抗炎机制,完善哮喘的气道炎症理论.方法选择健康对照组15例,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病人各15例,留取静脉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用ELISA方法分别测定血清和BALF上清液中CCSP的水平,同时测定患者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容积的肺活量(FEV1)及呼气中段流量(MMEF),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和哮喘缓解组血清及BALF上清液CCSP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哮喘急性发作组和哮喘缓解组血清及BALF上清液CCS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哮喘急性发作组肺功能FEV1、FVC、MMEF显于低于哮喘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哮喘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肺功能FEV1、FVC、MMEF值无统计学差异;[第一段]  相似文献   
33.
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冠脉扩张与血小板参数变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冠状动脉异常患儿与血小板参数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Xe-21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54例KD急性期患儿的外周血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并与30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冠状动脉扩张经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确定.结果KD患儿急性期PLT升高,PDW下降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期冠脉扩张的患儿MPV较无冠脉扩张的患儿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KD急性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与冠脉扩张有相关性,检测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对KD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4.
先天性梅素又称胎传梅毒,是母体内的梅毒螺旋体通过胎盘途径感染胎儿所致。近年来先天性梅毒发病率有所增加,尤其发病年龄趋势偏早,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医学上把2岁前发病的胎传梅毒称为早发型先天性梅毒,笔者共搜集了2004~2005年的6例已确诊为早发型先天性梅毒的患儿资料,结合文献进行探讨,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5.
凯西莱(硫普罗宁)为一种新型的含巯基类药物,在参与生化代谢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对抗多种类型的肝损伤,保护肝线粒体结构、改善其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活性氧的清除。而酒精性肝病常伴明显肝损伤,对此大多给予高蛋白饮食及支持治疗。根据凯西莱的药理作用及对病毒性肝炎和其它肝病有一定疗效,应用凯西莱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60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目的通过护理时间-行为程序实时动态监控,使护理工作落实到位,护理质量提高,有效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患者满意率。方法设计22个监控考核点,时间位点11个,行为位点11个,对全院35个临床科室全面实时监控。结果病区执行监控后各项护理质量考核总平均分值明显高于执行前;患者满意率均有所提高,其中患者满意率提高明显,实施护理时间-行为位点监控前的护理纠纷投诉率31.96%,患者满意度88.15%,到实施后的纠纷投诉率降低为4.12%,患者满意度提高到98.61%。其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本研究采用的护理质量时间-行为位点监控是一项高效,便于临床操作的双向评估、双向监督的管理模式,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中,同型半胱氨酸诱导活性氧物质(ROS)产生的途径.方法 用[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掺入法测定细胞DNA合成率;用DCF-DA荧光探针测定细胞内ROS;CHOP基因表达升高测定采用RT-RCR.结果 (1同型半胱氨酸诱导VSMC的DNA合成增加,这与和ROS水平升高有关;(2同型半胱氨酸激活的NADPH氧化酶;抑制该酶活性可以显著地抑制细胞内ROS产生;(3)同型半胱氨酸上调VSMC的CHOP基因表达;(4)在没有同型半胱氨酸存在下,通过转染过表达CHOP基因可诱导细胞内ROS水平升高.结论 NADPH氧化酶激活和CHOP基因表达上调都参与了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ROS产生.  相似文献   
38.
体温对急性脑卒中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卒中急性期7d内的体温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10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均在发病后24h入院,测量入院时72h及发病7d内每4h1次的腋温.同时评定一些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利用Cox比例风险模犁及Logistic回归进行不同时间段体温对卒中预后(发病后1月的生存情况及ADL)影响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入院时体温增高者,神经功能缺损更为严重.入院发热患者占15.4%,人院体温不是卒中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但72h和7d的半均体温是发病后1月的生存情况的独立预测因素,体温每升高1℃,死亡的风险分别增加47.3%和46.1%(95%的可信区间分别为1.07~2.01,P=0.015和1.10~1.94,P=0.009),7d平均体温是发病后1月ADL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OR=0.129,95%的可信区间0.022~0.755,P=0.023).结论 入院体温不是卒中1月时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但随后数天的体温升高可能影响近期预后.72h和7d的平均体温是发病后1月的生存情况的独立预测因素,7d平均体温是发病后1月ADL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凶素.  相似文献   
39.
目的:建立具有高侵袭力及稳定高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膀胱癌细胞株. 方法:通过构建侵袭小室,以穿透人工基底膜、聚碳酸脂膜能力为依据,筛选从人膀胱癌细胞系EJ中筛选具有体外高侵袭能力的膀胱癌细胞亚系(EJ-m3).用pEGFP-C1转染人膀胱癌细胞系EJ及其高侵袭力亚系,经G418抗性筛选和96孔板有限稀释获得稳定高表达EGFP的单克降细胞株.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GFP表达率,通过细胞周期、生长曲线和体外侵袭实验,对转染和未转染EGFP的细胞生物学行为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筛选出了具有高侵袭力的膀胱癌细胞EJ-m3,并获得了稳定高表达EGFP的细胞株EJ- GFP和EJ-m3-GFP.该两株细胞EGFP的表达率均为99.9%,增殖指数、生长曲线和体外侵袭力与未转染前相似(P>0.05). 结论:用改良侵袭实验筛选膀胱癌细胞系的高侵袭力亚系的方法是可靠的.转染EGFP的细胞其生物学行为并未发生改变.所获得的具有高侵袭力和稳定高表达EGFP的膀胱癌细胞为膀胱癌侵袭及转移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40.
付萍 《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28(3B):104-106
通过国外生活所看到的一些现象剖析欧洲社会,感悟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提出用法律法规来规范人的行为,加强诚信教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