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冈上肌管内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与曲安奈德混悬剂治疗顽固性冈上肌肌腱炎的疗效.方法:共收治顽固性冈上肌肌腱炎患者78例,给复方当归注射液与曲安奈德混悬剂行冈上肌管内注射治疗,10 d治疗1次,治疗1~3次后评价患肩疼痛及功能变化情况.结果:78例患者治疗1~3次,门诊随访3~6个月,中位数4.8个月,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治愈67例,好转9例,未愈2例.结论:采用复方当归注射液与曲安奈德混悬剂冈上肌管内注射治疗顽固性冈上肌肌腱炎疗效确切,费用低廉,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验证手法调整治疗骶髂关节紊乱所致非典型性跟痛的疗效。方法对23例骶髂关节紊乱所致非典型性跟痛患者,采用腰椎斜扳法、过伸扳法或(和)髋关节摇转法纠正骶髂关节紊乱,必要时配合本体促进法和静力拉伸放松肌肉。结果 21例患者经1次治疗后症状消失;1例治疗3d后复发,再次治疗后症状消失;1例患者10d内经3次治疗后反复发作2个月。结论骶髂关节紊乱所致青少年跟痛是一种典型的脊柱相关疾病,经仔细检查,明确髂骨旋转方向并予以恰当整复,可即刻痊愈。  相似文献   
13.
周凌  程杰 《中医药导报》2020,26(12):81-84
目的:研究电针结合郑氏三号熏洗药治疗慢性跖筋膜炎合并功能性腓肠肌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慢性跖筋膜炎合并功能性腓肠肌挛缩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每日进行常规的跖筋膜牵张训练及跟腱牵张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电针联合郑氏三号熏洗药治疗,共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4周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功能量表(AOFAS-AHS)评分。结果:治疗后2、4周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周两组患者AOFAS-AH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郑氏三号熏洗药治疗慢性跖筋膜炎合并功能性腓肠肌挛缩具有良好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牵张训练。  相似文献   
14.
15.
跟痛症是临床常见疾病,中医治疗跟痛症临床疗效确切.笔者查阅相关文献,从跟痛症的中医病因病机及其中医疗法两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治疗跟痛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腰背部肌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腰背部疼痛性疾病,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法推拿、局部封闭或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等方法治疗。2005年6月至2009年12月,我们采用单纯滑罐疗法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炎患者156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中医火灸塌渍法治疗肌筋膜痛症的护理经验。方法:分析252例应用火灸塌渍法治疗的肌筋膜痛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未出现烧烫伤、虚脱、晕厥等意外。痊愈31例,显效122例,有效78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91.66%;轻度皮肤过敏3例。结论:中医火灸塌渍治疗对于肌筋膜痛症是有效的,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郑氏手法复位小夹板和塑形托板双重外固定治疗移位性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郑氏手法复位小夹板和塑形托板双重外固定方法治疗新鲜闭合移位性肱骨髁上骨折患者65例,男37例,女28例.年龄2~15岁,中位数8岁.左侧36侧,右侧29例.伸直型57例,屈曲型8例.所有患者均未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尺偏移位者36例,旋转移位者44例.随访观察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手法整复后,39例解剖复位,18例近似解剖复位,8例略有桡侧移位或前后移位.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中位数12个月.骨折均于5周内达到临床愈合标准.2例发生骨化性肌炎,4例发生轻度肘内翻畸形.64例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正常,1例功能略差.结论:郑氏手法复位、小夹板和塑形托板双重外固定将预防肘内翻畸形的理念贯穿于骨折治疗的整个过程中,是治疗移位性肱骨髁上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早期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8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组(椎间孔镜BEIS技术)和传统组(传统手术方法)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ODI功能评分.结果:微创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3个月,微创组的VAS、ODI评分与传统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VAS、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显著的降低(P<0.05).结论: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手术效果与传统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