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1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59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450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56篇
药学   166篇
中国医学   1399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01.
河车路颈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8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玲娜  李宁 《中医杂志》2007,48(9):818-820
目的观察河车路颈针疗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4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接受河车路颈针疗法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组不仅在改善头痛、眩晕等临床症状方面,而且在提高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河车路颈针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具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2.
杨家林教授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经行头痛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行头痛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杨家林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临床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03.
芒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红梅  杨玲 《山东中医杂志》2007,26(10):689-690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病率高,病程长,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2003年9月~2007年2月,笔者用芒针和常规针刺分别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临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的效果。方法:8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用温针灸、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2.5%,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治愈率37.5%,总有效率72.5%。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O.01)。结论:温针灸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5.
孕产的生殖健康与肾的相关性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孕产次多寡与肾的相关性、寻找孕产所致肾虚的证型分布特征,证实与丰富"多产伤肾"理论,进而指导妇科临床和科研,配合计划生育国策及满足社会需求.方法:对四川、山西、河南、浙江、甘肃等地区222名23~62岁的妇女进行横断面调查,以调查表的形式进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调查发现该222名妇女平均年龄37.29岁,平均胎孕次数为2.54次,年龄≤35岁96人,其中胎孕次数≤3次71例,胎孕次数>3次25例;年龄>35岁126例,其中胎孕次数≤3次101例,胎孕次数>3次25例.年龄≤35岁胎孕次数>3次的妇女肾虚症状(包括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肾精虚及肾阴阳两虚)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同年龄段胎孕次数≤3次的妇女(P<0.05);而肾虚症状的发生,在年龄>35岁胎孕次数>3次与年龄>35岁胎孕次数≤3次的妇女之间由于自然衰老等原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响应计划生育国策的同时,妇女应重视合理避孕,不能把人流、药流当作避孕失败后终止妊娠的唯一措施;此外孕产后的诸多生殖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健康保健宣传和服务.  相似文献   
106.
107.
著名巴蜀老中医李仲愚主任医师擅长治疗奇难病证,其治法于工巧而不囿一方。李老对老年性耳聋(简称老聋)及其它神经性耳聋(耳鸣)在辨证治疗和方法上独具的临床特色,可窥其学术之一斑。 一、明察病机,熟谙脏腑经络 老聋、神经性耳聋(鸣)为现代医学公认难治性病症,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李老以《内》《难》理论结合《易》学思想,提出从“整体一元论”明辨耳聋耳鸣的病机学说,以脏腑经络论耳窍的生理和病理,即耳窍与脏腑经脉相连,耳受五脏经(精)气之濡,得气血之养则耳闻而聪。五脏对耳职司听觉的功能有别,即“肾主听音,心主辩音,肺主感音,肝主传音,脾主贮音。”耳主闻听辨感及储音的生理功能须赖经气的灌注和经脉运行气血以温煦濡养,故耳窍内与脏腑相通,外与六经相连,为宗脉之所聚,所谓“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凡手足六经相通,其经络和俞穴在耳的听觉功能上起着整体的生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紫斑脾不统血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97例紫斑患者和32例吐血黑便脾不统血证患者进行了PAIgG、PAIgM、PAIgA3项免疫学指标的测定.紫斑患者3项指标都明显增高.各证候中以紫斑脾不统血证增高突出,3项指标中以PAIgG增高的阳性率大.联合测定3项指标可使紫斑牌不统血证患者阳性率达到90.3%.本文就相同疾病不同证侯间、相同证候不同疾病间其血小板相关机体都存在着差异的意义和对脾不统血特异性研究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9.
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隆  牟虹  石庆虹 《四川中医》2006,24(5):41-42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血府逐瘀汤加爱西特片,对照组采用爱西特片。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的下降、Ccr的上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复方血府逐瘀汤能有效地降低Scr,提高Ccr,延缓肾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110.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肌腱、韧带附着点炎症.常见症状为腰背僵硬或疼痛,活动后可以缓解;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本病与HLA-B27强相关,但病因尚不明确[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