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12.
林静吟  许晓峰 《中药材》2004,27(8):565-566
儿茶为豆科植物儿茶Acacia catechu(L.f.)Willd.的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具有收湿生肌敛疮的功效,可用于溃疡不敛、湿疹、口疮、跌扑伤痛、外伤出血等.常作为外科、骨科制剂的原料.在药材采购过程中发现部分批次的儿茶原料药为混伪品,以至影响制剂的质量.用经典的化学反应检测均显阳性反应,不能作为鉴别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正品及混伪品中的儿茶素及表儿茶素进行定量检测,即可加以区分,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3.
浅谈设立中药配方核对关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不少医院在中药配方时,仅是配剂员按方调配后,自行包装好就直接发给病人服用,笔者认为此做法欠妥。弊端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无经专人核对,难以发现并纠正配方的差错;二是药品为特殊商品,在经济管理方面易出漏洞,耗损率高。下面就设立中药配方核对关的意义,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一、及时纠正错漏,保证配方质量在中药配方过程中,每个配剂员都难免要有错漏。他们的工作质量往往受心理因素及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工作压力大或家庭中出现不如意的事情、或兼任社会工作过多等,都会做成配剂员容易出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定量动态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PCIK(FQ—RT—PCIK),在不同的时间点(术前,术后1、7、14和21d)动态检测慢性坐骨神经结扎损伤(CCI)大鼠和对照组大鼠脊髓中TNFα mRNA表达;同时记录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阂值(MWT)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CI大鼠脊髓中TNFαmRNA表达在术后1d开始升高,至术后7d达到高峰,术后14d已经下降,术后21d基本回到基础水平(P〈0.05或0.01)。大鼠MWT术后1d即明显下降,术后7d最显著(P〈0.01),但一直持续至术后21d(P〈0.01)。结论脊髓TNFα mRNA的表达变化与大鼠痛觉过敏行为并不完全吻合,TNFα更多地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起始环节。  相似文献   
15.
黄崇博 《广州医药》2003,34(5):58-58
通过对9例Pilon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结果表明祖国医学“动静结合”、“筋骨并查”在该治疗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徐婉毅 《现代保健》2009,(32):119-121
目的探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疗效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1月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2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按照THA术后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41例,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髋关节脱位、下肢静脉血栓、压力性溃疡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胸腰椎骨折患者65例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功能训练、出院指导,同时预防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65例患者获8~18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0个月,无1例死亡.除6例A级及3例B级患者治疗无变化外,其余5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其中42例达E级水平.结论 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科学护理对提高临床疗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很有必要的,加快了术后恢复,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也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吴健雄 《中国骨伤》1998,11(1):33-33
笔者自1990年共收治小儿肱骨外髁骨折翻转移位并骨折块矢状面旋转的患者15例,用闭合手法整复,效果良好,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5例中,男12例,女3例;年龄5~10岁;就诊时间最短伤后1小时,最长5天;来院诊治前曾整复的9例,未经整复的6例。治疗方法患者卧位,两助手分别握患者前臂及上臂,使肘稍内翻拔伸牵引,术者在骨折处揉捏,使瘀血祛散。触摸骨折块,先纠正骨折块的前后移位,继而使骨折块在矢状面道时针方向旋转90°,再用右拇指把骨折块的上端向内下推压入肘关节内,左拇指顶着骨折块下端,向上内推压,再…  相似文献   
19.
黄柏辉 《中国骨伤》1992,5(1):28-29
采用折顶伸屈二人复位法整复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方法简便效果确切节省人员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温热式低周波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疗效价值。方法:将2007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4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8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加用温热式低周波进行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痊愈39例,显效31例,好转11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痊愈29例,显效21例,好转18例,无效16例,有效率为80.95%。结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脊柱推拿.骨盆牵引的基础上加用温热式低周波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治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