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3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7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0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7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近10年来,不少资料指出,老年病毒性肝炎(下称老年肝炎)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构趋势。为了探索老年肝炎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现将我院近3年来收治广州地区60岁以上老年肝炎患者52例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就一些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82.
女,10岁,于1971年8月23日下午7时30分入院。8月21日进食一个未熟菠萝,约重0.5kg,食后约1小时出现腹痛,腹泻2次,带有菠萝味及残渣水样粪便,呕吐二次,呕吐物为未消化菠萝及液体。面色发绀、瞳孔大0.7cm,对光反射尚灵敏。当晚发热40.5℃,心率132次,双肺呼吸音粗糙,有痰音。血压80/50。轻度昏迷。经对症治疗,第二天神志稍转清,但嗜睡,陈发性抽搐,体温39℃,心、肺未闻异常,瞳孔等圆,对光反射迟纯,腹壁反射消夫、巴氏征左(+)、右(±)。8月24日抽搐较频繁,中度昏迷,发热39~6℃,左鼻唇沟变浅,呼吸不规则,32~36次/分,有时暂停。腹壁反射消夫,四肢肌张力减弱,双膝反射消夫,巴氏征左(+)、右(±)。入院后经用解热药、镇静剂、脱水、调节酸硷平衡及抗感染等积极治疗22天,9月16日,神志转清,能进食,但失语,心、肺未见异常,四肢呈强直性瘫痪,  相似文献   
83.
本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经肝组织病理诊断为重症肝炎、慢活肝、慢迁肝及慢性无症状HBsAg携带者等87例患者血清中的抗肝特异性膜脂蛋白(抗-LSP)。其结果表明,重症肝炎、慢活肝的抗-LSP阳性检出率远较慢迁肝及无症状HBsAg携带者高,且抗-LSP的检出率及抗体水平均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程度呈正相关,提示了抗-LSP与肝细胞坏死程度关系密切。此项检测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情的估价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4.
登革热是由B组虫媒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虽然发病机理尚未充分阐明,但患者毛细血管及周围小动脉的内皮细胞肿胀及血管内和血管周围的其他病理损害则是肯定的。我们观察了23例病人的甲皱微循环,现简要报道如下。一、方法 1.病例选择:均为1986年10~12月本院收治的广州市内登革热病人。其中男11例,女12例,年龄最大67岁(1例),最小8岁(1例),其余为20~46岁。患者临床表现典型,血清学检查登革热IgG均为阳性。 2.分组:病例组分三期观察:①起病期,从起病至第3~5天内,临床有明显的高热头痛  相似文献   
85.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唐小平,冼超(广州市传染病医院广州510060)为了解广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病人重叠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情况,我们对本地区455例慢乙肝血清抗-HCV进行了检测,并观察了HCV感染对乙肝病情、预后及乙肝...  相似文献   
86.
应用PCR法检测不同HBV标志物阳性血清112例HBV DNA,部分与斑点杂交法比较,以阐明NBV标志物与HBVDNA关系及其意义。材料与方法112例血清来源于本院1990年7月至1991年12月传染病科住院及门诊病人。共分5组,A:22例HBsAg、HBeAg均阳性(为慢性肝炎);B组:14例HBsAg( )、HBeAg(一)(亦为慢性肝炎);C组:41例HBsAg(一)、HBeAg(一)  相似文献   
87.
利胆益肝汤治疗慢肝并高脂血症2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沪燕  曾宗明 《新中医》1992,24(10):27-28
本文对1990年以来确诊为慢肝并高脂血症的患者21例,采用养肝利胆、活血祛脂的利胆益肝汤进行治疗,日1剂,连服2个月为1疗程,共1~2个疗程。经治结果:21例中,血脂各项治疗的有效率均在94.7%以上。  相似文献   
88.
89.
乙型肝炎病毒(HBV)有三个不同的抗原-抗体系统。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是HBV感染或复制的一个重要的特异性标志。检测抗-HBc对乙型肝炎(乙肝)流行病学研究、临床诊断、血源筛选以及疫苗安全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来我院免疫室对病毒性肝炎(肝炎)患者检测HBsAg同时进行抗-HBc检测,试图探讨抗-HBc在肝炎的临床诊断上  相似文献   
90.
男,21岁,1979年7月19日下午1时10分入院。5天前突起发热39.5℃,嗜睡,疲乏,呕吐2次。发热持续不退,1天前神志不清。体查:体温39.7℃,脉搏110次/分,血压120/84毫米汞柱。呈中度昏迷,颌下有2粒蚕豆大淋巴结,双腹股沟均有4粒花生米大的淋巴结,活动,局部无红肿。双侧瞳孔缩小,直径2毫米,对光反应迟钝,球结膜明显充血,咽充血。颈有抵抗。心音正常,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