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6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67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67篇
基础医学   202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451篇
内科学   68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240篇
综合类   581篇
预防医学   212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333篇
中国医学   173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452篇
  2011年   420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365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胥海斌 《吉林中医药》2008,28(6):435-436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6例患者采用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内服治疗.结果:痊愈22例,显效43例,有效27例,总有效率为95.9%.结论: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好,且缩短病程,若治疗及时则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82.
背景与目的:胶质瘤是最常见的恶性原发脑肿瘤,又以星形细胞瘤为最常见的胶质瘤。LGI1基因(1eucihe-rich glioma inactivated gene 1,LGI1)被发现在成神经胶质瘤细胞株上出现了基因重排现象,从而被认为是可以抑制肿瘤的候选基因,其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将导致LGI1蛋白表达的缺失,可能是肿瘤细胞发生浸润转移和逃逸机体免疫监视的重要机制之一。本研究通过检测星形细胞瘤组织中胶质瘤失活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50例星形细胞瘤患者肿瘤组织和12例来自于脑外伤内减压手术、高血压脑出血及脑血管畸形手术中所取的正常脑组织中LGI1蛋白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肿瘤组与正常组LGI1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0.283±0.271)vs(0.573±0.229)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和高级别胶质瘤中LGI1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0.383±0.279)vs(0.165±0.212)]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50例星形细胞瘤患者中肿瘤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的LGI1蛋白表达阳性率(8/27vs18/2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死亡组与未死亡组中的LGI1蛋白表达阳性率(4/21vs22/29)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50例星形细胞瘤患者中LGI1蛋白表达阳性组与表达阴性组GOS评分[(1.85±1.46)vs(3.92+1.64)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星形细胞瘤患者存在LGI1蛋白分子低表达,推测LGI1蛋白缺失率有可能成为预测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并发急性左心衰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2005-2008年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并发急性左心衰13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137例患者经过抢救治疗.抢救成功124例,抢救成功率90.5%.其中47例生命体征稳定后转入住院部继续治疗;77例在急诊观察室及重症监护继续治疗.抢救无效死亡13例,死亡率为9.5%.结论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并发急性左心衰患着应及早采取积极措施控制感染,重视急性左心衰的早期症状,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4.
报道1例帕金森病人左鼻出血的护理,护理上要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各种准备,给予心理护理,做好鼻腔填塞的护理,加强营养,保持大便通畅,安排各种安全的环境和增加安全设备,做好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加强出院指导.通过精心护理,病人在住院期间未发生坠床和跌倒,出院时左鼻腔伤口愈合良好,无左鼻出血,唇及四肢有轻微震颤.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经皮等离子体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配合.方法 我院2003年7月~2005年6月采用经皮等离子体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62例,对患者术前心理护理、手术配合及术后效果进行患者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7.34±6.41月).所有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进行顺利,术中病人情绪稳定.手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VAS评分术前程度(7.24±2.38),术后(1.02±0.36),有显著性差异(P<0.001).手术临床效果显著,JOA评分术前(9.19±1.64),术后(15.37±1.22),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经皮等离子体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良好,术前心理护理解除病人紧张情绪及术中良好的肢体语言交流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膈疝围手术期的护理,以提高先天性膈疝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和生存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我院收治1例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病例.结果 通过一般常规护理和加强气道护理使患儿好转出院.结论 对先天性膈疝患儿予严密生命体征监测,严密呼吸道及引流管管理,合理营养是对本病实施有效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87.
目的安宫牛黄丸及类方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新西兰兔24只建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8),醒脑静预处理组(n=8),安宫牛黄丸预处理组(n=8)。空白对照组,安宫牛黄丸组,醒脑静组在缺血前1h分别灌服生理盐水10ml/只;灌服安宫牛黄丸150mg/kg。静推1ml/kg醒脑静注射液。实验中检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肿瘤坏死因子(TNF)、D-二聚体(D-dimer)、肌酸激酶(CK)的变化,再灌注后用伊文蓝和TTC染色法确定缺血损伤范围,及光镜下作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积分比较。结果醒脑静组和安宫牛黄丸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缺血损伤后CK、TNF-α及PAI-1的血浆水平显著地降低(p<0.01);t-PA血浆水平和血浆D-二聚体上升副度显著地增加(p<0.05、p<0.01);醒脑静组和安宫牛黄丸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两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总积分均值比较显著减少(p<0.01),心肌缺血损伤范围著显减少(p<0.05),醒脑静组和安宫牛黄丸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安宫牛黄丸及类方醒脑静预处理对兔心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与安宫牛黄丸及类方醒脑静抑制炎症介质及促进纤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8.
目的建立盆炎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狗脊和鸡血藤等药材进行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能清晰地鉴别出盆炎颗粒中的狗脊和鸡血藤,并且阴性无干扰。结论已建立的鉴别方法可行,斑点清晰,分离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作盆炎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9.
目的对肾炎肾移植患者对中医药治疗依从性的调查分析,探讨提高患者对中医及中药方剂治疗的认识。方法对25例肾炎肾移植患者发放问卷和交谈。结果几乎100%被调查患者对中医及中药方剂治疗采取否定态度,而100%患者则坚持服用虫草制剂。用SPSS13.0统计分析,问卷信度Alpha系数为0.763。结论患者对中医药在肾炎肾移植术后治疗缺乏全面认识,有些肾炎肾移植术后,复发率可达50%~90%[1]。中医药在改善肾炎、肾移植术后蛋白尿、血尿、肾功能、对机体免疫双向平衡调节等方面有较好疗效。医护人员应加强肾移植后肾炎复发的辨证施治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提供科学数据,并进行多样化宣教,让患者认识并接受中医、中药方剂的治疗,获得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和治疗复发肾炎,保护肾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移植肾寿命。  相似文献   
90.
补肺益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莉萍  丛鹏  冯璐  陈璐 《河南中医》2008,28(7):41-43
目的:观察加减皱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临床症状及体征、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COPD分级为Ⅰ~ⅡA级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于稳定期不进行任何干预,治疗组服加减皱肺颗粒,每日3次,每次1包,疗程1 a。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症状及体征、肺功能。结果:生存质量方面,治疗组总均分(TMS)、日常生活能力因子分(F1S)、社会活动状况因子分(F2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生存质量基本不变;F3S(抑郁心理症状因子分)、F4S(焦虑心理症状因子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TMS、F1S、F3S、F4S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生存质量下降。两组TMS、F1S、F3S、F4S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1 a后生存质量较治疗组差(P<0.05),主要症状(咳嗽、咯痰、喘息、自汗、易感冒、气短)和体征(哮鸣音)方面,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FEV1,FEV1、FEV1%的差值及对照组治疗前后FEV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 a后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下降,但治疗组肺功能下降的程度为轻。结论:补肺益肾法可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保持稳定,改善其临床症状和肺部体征,延缓其肺功能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