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侯庆臻 《广东医学》2006,27(8):1144-1144
患者,女,31岁,因发热6d于2006年2月21日入院,既往体健。患者入院前曾在附近医院以“急性上感”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佳。查血常规、尿常规、胸片均未见异常。入院体查:T39.8℃,P100次/min,R20次/min,BP120/80mmng,急性病容,心肺腹(-)。于治疗第2天出现频繁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胆汁样物,腹胀、腹泻伴黄色水样便(约5~10min 1次),腹痛,阵发性隐痛,无里急后重感,无关节痛,但有肌肉痛。体查:无明显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无皮疹,心肺(-),腹平软,全腹压痛(+),反跳痛(+)。以下腹为主,肝脾未及肿大,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直肠触痛,无关节肿痛。  相似文献   
42.
凌秋英 《广东医学》2000,21(3):259-259
自从 195 1年Gallzaror创用环形外固定支架以来 ,它即以其独到的优越性 ,在骨科受到广泛的应用 ,被认为是现今开放性下肢骨折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最好适应症。我科自 1995年 8月至 1999年 5月 ,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及半环骨骺延长器治疗下肢骨折 30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骨折的护理体会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男 19例 ,女 11例 ,年龄 17~ 83岁 ,平均年龄 31.2岁 ,闭合性股骨干骨折 2例 ,陈旧性股骨干骨折 1例 ,闭合性胫骨骨折 6例 ,开放性胫骨骨折 2 1例。2 术前护理2 1 严格皮肤消毒 ,…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超声检测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特点,并与健康者、单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比较.方法:①纳入2001-02/2003-01广州邮电医院内科门诊或住院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115例.其中代谢综合征患者47例(代谢综合征组),单纯高血压患者36例(高血压组),糖尿病患者32例(糖尿病组).选择同期本院体检健康者19例(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②采用美国ALT HDI3000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对双侧颈动脉进行超声检查.对受检者双侧颈动脉进行测量,在颈总动脉分叉近心端10,20,30 mm3处分别测取前壁和后壁内膜-中层厚度,双侧共测得12个值,取其平均值作为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指数用Crouse方法计算.颈动脉扩张性=(颈总动脉舒张内径2-颈总动脉收缩内径2)/颈总动脉舒张内径2&;#215;脉压,颈动脉僵硬度=脉压&;#215;颈总动脉直径/颈总动脉每搏血管内径变化幅度.③组间比较用t检验.结果:单纯高血压患者36例,糖尿病患者32例,代谢综合征患者47例,健康者19例均进入结果分析.代谢综合征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指数、颈动脉僵硬度明显大于和高于其他3组(P<0.05~0.01),颈动脉扩张性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0.01).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颈动脉扩张性和顺应性改变较糖尿病及单纯高血压患者严重,代谢综合征患者特有的多重危险因子聚集的情况,对颈动脉结构和功能损害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尤文肉瘤/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瘤(EWS/pPNET)石蜡包埋组织中EWS-FLI1融合基因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对1例纵隔尤文肉瘤/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瘤进行观察,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融合基因EWS-FLI1的表达。结果肿瘤由小圆细胞、卵圆形细胞及短梭形细胞构成,巢状、片状或列兵样排列,间质显著增生,未见典型菊形团结构。免疫组化显示CK、EMA和CD99弥漫强( )。RT-PCR检测出EWS-FLIl融合基因的表达。结论EWS/pPNET与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SRCT)具有重叠的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特点,石蜡包埋组织中检测EWS-FLI1融合基因的表达可作为诊断EWS/pPNET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45.
探讨两种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血脂异常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选取总胆固醇≥4.68 mmol/L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mmol/L的冠心病患者,按随机原则分别入选辛伐他汀10 mg剂量组与20m剂量组,10 mg组52例,其中男性34例,女18例,平均年龄67.9岁;20mg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67.2岁.于服药后90d和180d后复查血脂、肝肾功能和肌酸激酶,并记录随访期间不良反应.结果发现,辛伐他汀10mg组与20mg组分别在90和180d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20mg组在90和180d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幅度较10mg组均有显著性增高(P<0.05).10mg和20mg组在治疗180d后降低总胆固醇的达标率分别为23%和34%;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达标率分别为25%和44%,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随访期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逐渐升高;甘油三酯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但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治疗期间有少数患者肝酶和肌酸激酶轻度升高,无严重不良反应.此结果提示,辛伐他汀每日10mg或20mg均能有效降低冠心痛血脂异常患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而且安全,20mg剂量组的效果优于10mg组.  相似文献   
46.
目的:评价硝酸甘油(NG)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和17例健康人血浆内皮素浓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组含17例冠心病和15例非冠心病患者。观测NG静脉滴注前后内皮素、心率和血压的动态变化。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组内皮素浓度为93.86±13.48pg/ml,较对照组(38.17±17.24pg/ml)显著升高(P<0.001)。内皮素升高的程度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平行;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无关。NG静脉滴注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内皮素浓度(66.18±11.13pg/ml)显著降低(P<0.001);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者分别降低26%、29%、34%。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结论:NG不仅能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动力学紊乱,而且能显著降低内皮素的血浆浓度。  相似文献   
47.
1病例介绍 患者女,54岁,因血压升高3年伴进行性四肢乏力16天于2000年8月8日入住神经内科.患者于3年前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最高达233/101mmHg,一直服用卡托普利、络活喜等药(未用过复方降压片、寿比山等含排钾利尿剂的降压药),控制血压在128/83mmHg左右.  相似文献   
48.
眼睑痉挛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发作性的神经肌肉疾病。表现为不自主的眼睑抽动、跳动、频繁瞬目。发作间隔时间、持续时间各不相同,是一种难治性疾病。我科从2002年开始,对眼睑痉挛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  相似文献   
49.
淋巴细胞具有识别抗原,对抗原产生反应的特殊性能。主要由B细胞和T细胞组成,其发育始于骨髓。在鸟类,B细胞移行至法氏囊分化成成熟的细胞。哺乳动物的B细胞在什么地方分化成熟,尚不清楚。未成熟的T细胞或前胸腺细胞移行至胸腺后,先分化成胸腺细胞,再分化成T细胞。  相似文献   
50.
患者男,51岁。右会阴肿物2个多月,疼痛难忍,行走时加剧,于2005年3月入院。体检:右侧会阴部一5cm×2cm 质硬肿物,压痛,边缘清,活动,皮肤无红肿和破溃,皮温稍高,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无肿大。MRI 示皮下组织深面与右侧阴茎海绵体间包块,考虑为尿道周围腺炎性包块。术中见:皮下肿物,约5cm×5cm,包膜完整。病理检查:4cm×4cm×2cm 肿物,表面光滑,切面暗红灰白色,部分囊性变,质地中等。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呈结节状或片状分布(图1),主要由大的上皮样细胞和横纹肌样细胞构成,核分裂象多见(>10个/10 HPF),上皮样瘤细胞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