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7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70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22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检测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诊断绒毛膜羊膜炎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入院的孕28-37周PPROM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我院同期孕28-37周健康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分娩后血清PCT、CRP指标,以胎盘胎膜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结果病理检查,观察组绒毛膜羊膜炎64.00%,PCT、CRP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PCT、CRP同时阳性者38例。联合检测结果明显优于PCT、CRP单独检测,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ROM孕妇血清中PCT及CRP浓度升高,同时检测可大大提高对PPROM孕妇合并绒毛膜羊膜炎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研究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9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3组,瑞格列奈组和阿卡波糖组各33例,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组32例,观察治疗8周.定期检测患者的空腹及餐后血糖、HbA1c、C肽和体重.结果 瑞格列奈组的空腹血糖从(11.25±2.33)mmol/L降至(7.06±1.47)mmol/L(P<0.01);阿卡波糖组的空腹血糖从(11.55±0.33)mmol/L降至(7.28±1.13)mmol/L(P<0.01);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组的空腹血糖从(11.17±0.43)mmol/L降至(6.83±1.72)mmol/L(P<0.01).瑞格列奈组的餐后血糖从(15.33±3.11)mmol/L降至(10.10±1.36)mmol/L(P<0.01),阿卡波糖组的餐后血糖从(15.39±2.02)mmol/L降至(11.88±2.06)mmol/L(P<0.01),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组的餐后血糖从(15.59±2.42)mmol/L降至(9.85±3.72)mmoL/L(P<0.01).三组都能明显降低HbA1c(P<0.01),分别降低1.33%,0.87%和1.46%.阿卡波糖组治疗后血糖及HbA1c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瑞格列奈和阿卡波糖对C肽和体重均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瑞格列奈和阿卡波糖都具有明显的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以及HbA1c的作用,瑞格列奈对血糖和HbAlc的降低程度略强于阿卡波糖.单用瑞格列奈或者联合应用阿卡波糖的作用优于单用阿卡波糖.  相似文献   
103.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124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对124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保守、手术、中医等方式结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并就股骨头的发病原因和预防注意事项提出自己观点。  相似文献   
104.
两种方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复方磷酸可待因糖浆联合氨溴索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稳定期COPD患者100例,分为复方磷酸可待因糖浆+氨溴索组(A组)50例和复方磷酸可待因糖浆(B组)50例,均用药3~7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第8天,患者咳嗽、痰量、痰黏度、喘息、睡眠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有明显改善(X^2=3.891,X^2=3.992,x^2=4.198,x^2=3.981,X^2=3.879,均P〈0.05);A组咳嗽、痰量、痰黏度、喘息总有效率(92.0%、94.0%、90.0%、90.0%)高于B组(80.0%、86.0%、80.0%、78.0%)(X^2=3.991,x^2=4.012,x^2=3.998,x^2=3.971,均P〈0.05);A组6例不良反应(12.0%)B组7例不良反应(14.0%)(x^2=1.971,P〉0.05)。结论复方磷酸可待因糖浆联用氨溴索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5.
缬沙坦对高血压病并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房颤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156名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缬沙坦治疗组与氨氯地平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缬沙坦80~160 mg/d,对照组口服用氨氯地平5~10 mg/d,观察12 m,记录治疗前后的血压、左房内径(LAD)及房颤发作情况,使用统计学方法 比较12 m后维持窦性心律的情况与左心房大小等参数变化.结果 治疗组维持窦性心律的情况以及改善左心房功能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对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维持窦性心律及改善左心房功能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索安体舒通对于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及肾功能保护的作用。方法:将45例伴有持续性微量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接受3个月的安体舒通治疗(20mg,每日2次)。其中30例已经接受半年以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治疗的患者组成联合治疗组(安体舒通+ACEI/ARB);15例未接受ACEI/ARB治疗的患者组成单用安体舒通治疗组,对治疗3个月前后的尿蛋白定量、肾小球滤过率、血液生化、血压、体重指数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3月的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尿蛋白显著下降,伴有血钾上升(在安全范围内,均〈5.5mEq/L),肾小球滤过率无显著变化。单用安体舒通治疗组患者的尿蛋白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安体舒通,与ACEI/ARB合用,可有效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并且耐受性良好,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的尿流率检查方法,对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尿流率测定值的影响。方法对诊断为BPH的病人,分别行自由尿流率测定(方法一)、平卧位压力一流率测定(方法二)及站立位压力一流率(方法三)测定。统计学分析比较其结果。结果三种检查方法测得的尿流率,MFR最大尿流率分别为(ml/s):11.3±3.8、8.6±3.8和9.9±4.2。Qave平均尿流率分别为(ml/s):7.9±3.1、6.1±2.4和6.9±2.8。方法一与方法三对比,尿流率的差别无显著性,方法二与方法三比较,尿流率差别也无显著性,但是方法一与方法二比较,最大尿流率和平均尿流率的差别均有显著性(尸〈0.01及P〈0.05),平卧位测压流率比自由尿流率降低。结论放置7F测压管等单一因素对尿流率影响有限,平卧位测压尿流率降低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评价18F-FDG PET对结、直肠癌诊断和术后随访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29例结、直肠癌患者行全身18F-FDG PET检查,并经手术或结、直肠镜及病理诊断。结果25例18F-FDG摄取增高,原位病灶或局部复发病灶SUVm ax为7.56±2.16,转移病灶为5.48±1.17,正常肠道为2.38±0.46,原发或局部复发病灶〉转移病灶〉正常肠道(P〈0.01)。结论18F-FDG对结、肠直肠癌能早期、准确发现病灶,对于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疗效评价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甲状腺手术方式和喉返神经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伟东  郑满跃 《中国医药》2009,4(3):208-209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方式与喉返神经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例甲状腺手术方法与喉返神经损伤的关系。结果喉返神经损伤19例,损伤率为0.95%(19/2000),永久性损伤率为0.35%(7/2000);喉返神经显露组损伤率0.36%(6/1680)明显低于非显露组的0.86%(13/1520)(χ^2=4.20,P〈0.05)。行甲状腺部分切除、侧叶次全切除、侧叶完全切除及同侧淋巴结清扫者喉返神经损伤率依次增高。甲状腺再次手术神经损伤。结论甲状腺手术方式及切除范围与喉返神经损伤明显相关(r=0.652,P〈0.05)。  相似文献   
110.
刘均荣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9):199-199,202
目的:分析176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和病因.方法:对17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结果: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明显,且病情重、发展快、伴发症及出血后并发症多.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及出血性胃炎效果较好,但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较差,必要时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