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05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49篇
预防医学   6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9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如何减轻人工气道吸痰时的不适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减轻吸痰时病人的不适反应。方法:对80例人工气道患者运用改进的吸痰方法。即选择粗细适宜的吸痰管;吸痰前给高浓度氧;按需吸痰;加温湿化气道;吸痰时压力适中、动作规范轻柔等。结果:有效清除了呼吸道的分泌物,不适应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生命体征变化轻微或无变化。结论:运用改进的吸痰方法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62.
颅脑损伤后透明隔囊肿形成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透明隔囊肿的形成及其治疗。方法分析20例颅脑损伤后透明隔囊舯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根据临床征象及影像学检查,透明隔囊肿分为四种类型,手术治疗12例,保守治疗8例,效果满意。结论颅脑损伤后透明隔囊肿的临床表现与囊肿大小有关;治疗应根据不同类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3.
摘 要目的:探讨胸腹带蒂皮瓣与穿支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与应用。 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 92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46 例,对照组 行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行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手术术式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术后合格率为 95.6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8.2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愈合时 间早于对照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6(IL–6)、白细 胞介素 –8(IL–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效果较好,具有合格率高,愈合快,并发 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64.
心包穿刺引流术的方法、并发症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包穿刺引流术是一项常用的诊疗技术 ,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现致命性的并发症 ,其危险性大于冠状动脉造影 ,如何掌握好这一技术 ,减少或避免并发症 ,是广大临床医生关注的一个问题 ,现根据文献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 ,与读者商讨如下。1 心包积液的诊断有典型的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心包填塞的体征 ,结合X线、心电图、二维超声心动图 (2 DE)等检查 ,做出伴或不伴有渗液的急性心包炎诊断并不困难。但在特殊条件下 ,如临床症状不典型 ,检查设备的限制 ,病情危重 ,不宜搬动检查等 ,心包炎诊断应谨慎 ,既不泛诊又不漏诊。慢性心包炎 ,虽…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湿疹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7和IL-23的表达以及白芍总苷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湿疹患者70例(研究组),另外选取健康者40例(对照组),根据湿疹发病情况分为急性期组、亚急性期组和慢性期组,根据是否应用白芍总苷分为白芍总苷组和非白芍总苷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各组入选者外周血清中IL-17和IL-23中mRNA表达,应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入选者IL-17和IL-23蛋白的表达,并比较白芍总苷治疗前后IL-17和IL-23表达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外周血中IL-17和IL-2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3±0.03)、(1.04±0.01),显著低于对照组(1.57±0.19)、(1.68±0.23)(t=23.352、23.323,均P=0.001)。急性期组IL-17、IL-23蛋白含量(86.91±2.03)ng/L、(68.78±1.03)ng/L显著高于对照组(34.02±0.19)ng/L、(29.67±0.18)ng/L和慢性期组(63.21±0.21)ng/L、(48.32±0.27)ng/L(t=9.592,10.232,P=0.025,0.021;t=10.532,11.223,P=0.018,0.013),亚急性期组外周血清中IL-17和IL-23水平分别为(78.03±10.01)ng/L、(63.02±0.13)ng/L,均显著高于慢性期组和对照组(t=9.892,10.032,P=0.024,0.019;t=10.132,11.023,P=0.019,0.015);白芍总苷组治疗前后IL-17和IL-23下降程度为(0.49±0.01)ng/L、(0.51±0.02)ng/L显著大于非白芍总苷组(t=9.978,9.426,P=0.027,0.029)。结论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L-17和IL-23的表达显著增加,白芍总苷对IL-17和IL-23具有调节作用,能应用于湿疹的治疗。  相似文献   
66.
目的评价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老年局部晚期肺腺癌行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6例EGFR突变的老年局部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3DCRT联合EGFR-TKI(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治疗。结果全组26例EGFR突变的老年局部晚期肺腺癌患者的有效率88.5%,疾病控制率96.2%,中位生存期32.9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8.7个月,1、2 a生存率分别为95.0%、72.0%。主要毒副反应为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皮疹和骨髓抑制,所有毒副反应经相应处理后均未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结论 3DCRT联合EGFR-TKI治疗EGFR突变的老年局部晚期肺腺癌疗效好,且毒副反应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9月带状疱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同时口服泛昔洛韦片。对照组仅口服泛昔洛韦片。两组均治疗10 d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5例,显效3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痊愈17例,显效5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治疗组3.33%,对照组16.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周围型胆管细胞癌CT影像学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均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总结本组11例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胆管细胞癌CT特点:①肿瘤以单发为主,大多位于肝左叶。②肿瘤内或周围可见到扩张的胆管,其中以延迟强化区内见到扩张的胆管为其典型表现。③增强扫描,大部分肿瘤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脉期及延迟期可见到肿瘤不均匀强化,其中坏死区无强化。小部分肿瘤动脉期有强化。结论 CT检查对周围型胆管细胞癌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动脉期肿瘤强化不明显,至平衡期肿瘤对比增强逐渐明显是典型周围型胆管细胞癌影像诊断要点,其他征象如肿瘤周围扩张胆管、肿瘤包埋胆管、附近肝叶萎缩和门静脉分支闭塞等均有一定诊断价值。术前CT多数能诊断,疑难者可MRI检查或穿刺活检,多种检查联合可做出正确诊断。胆管细胞癌需与肝细胞癌、肝脓肿、血管瘤鉴别。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PCI)与椎-基底动脉变异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09年以来PCI患者(病例组135例)和动脉粥样硬化、栓塞等常见病患者(对照组121例)的影像学资料,分析PCI与椎-基底动脉的变异的相关性。结果 112例椎-基底动脉变异者,其NIHSS分级轻、中、重分别为86例、9例、17例;病例组椎-基底动脉变异发生率是对照组的2.589倍(95%CI:1.455~4.605)。其中椎动脉发育不良发生率是对照组的5.277倍(95%CI:3.232~8.616)。结论 PCI的发生可能与椎-基底动脉变异,尤其是椎动脉发育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70.
广东南海地区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广东南海地区不同时间段急性胰腺炎(AP)病因谱的变化.[方法]将1980年1月~1984年12月收治的96例AP患者和200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156例AP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比较二组的病因差异.[结果]同A组相比,B组酒精中毒所致的AP病例明显增多(45.5%:30.2%,x2=5.8,P<0.05);而胆道疾病所致的AP则显著下降(37.8%:53.1%,x2=5.7,P<0.05).[结论]酒精中毒已经成为近年来广东南海地区AP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