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目的 探讨典型的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经手术切除明确病理诊断的典型的SPN患者100例,分别搜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检查,肿瘤最大径有无钙化、毛刺、分叶、胸膜牵拉、界限、纵隔淋巴结肿大;术中探查与胸壁有无粘连、胸膜皱缩征等,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肿瘤剔除术10例,楔形切除24例(其中5例患者高龄,心肺功能较差,行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64例,左全肺切除1例,开胸探查1例;术后病理良性病变28例,其中结核瘤11例,炎性假瘤9例,硬化性血管瘤4例,真菌性肺炎1例,间质性肺炎1例,肺囊肿1例,动静脉瘘1例;恶性病变72例,其中腺癌34例,鳞状细胞癌21例,肺泡细胞癌10例,类癌5例,小细胞癌2例。统计学分析:患者年龄、肿瘤最大径、边界、影像学分叶、胸膜牵拉及胸膜皱缩在良恶性病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患者的性别、吸烟史、临床症状在良恶性病变中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患者年龄、肿瘤最大径、边界、影像学分叶、胸膜牵拉及胸膜皱缩对判别典型SPN的良恶性有显著意义,采取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可以作为诊断和治疗典型SPN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92.
李铁夫  ;贾煜  ;陈允清 《中国医药》2014,(10):1458-1460
目的 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率、并发症及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2006至2013年,太原市第七人民医院胸外科对103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53例分入新辅助化疗组,行术前化疗2个周期,化疗结束后4周手术.另外50例分入单纯手术组的患者则先行手术治疗.对手术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术后1、3、5年生存率行评价.结果 手术切除率新辅助化疗组为86.8%(46/53),单纯手术组为88.0% (44/5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2% (7/53);病死率为3.8%(2/53).单纯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0% (7/50),病死率为4.0%(2/5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8% (46/53)、78.0%(32/41)和53.8% (14/26),单纯手术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8.0%(34/50)、54.8%(17/31)和26.1% (6/23),新辅助化疗组术后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安全、有效,能提高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率,提高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93.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81例胸部疾病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结果穿刺活检与手术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是一种准确、安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患者的生命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山西省肿瘤医院2022年1月至2022年7月行ESD的167例早期食管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评估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和食管癌补充量表(EORTC QLQ-OES18)比较术前及术后1、6个月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生命质量, 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6个月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EORTC QLQ-C30示, 患者术后1、6个月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得分均低于术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症状领域的呼吸困难、便秘、恶心呕吐、疲劳、经济状况得分均高于术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ORTC QLQ-OES18示, 患者术后1、6个月咽口水困难、梗阻、进食主动性差、口干、咳嗽得分均高于术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吞咽困难得分术后1个月高于术前, 但术后6个月低于术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消化不良得分术后1、6个月均低于术前, 差异均有统...  相似文献   
95.
胸科术后谵妄躁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科术后谵妄躁狂的发病因素与诊治.方法:对发生术后谵妄躁狂3例患者进行讨论.结果:经认真观察及时诊断治疗,3例患者均痊愈.结论:术后谵妄躁狂诱因包括外科因素(手术创伤、缺氧、肺部感染、营养状况差等),麻醉因素,精神心理因素三方面.一旦发生,在纠正外科因素前提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6.
食管癌穿孔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33例食管癌穿孔的患的手术治疗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其中食管癌切除同时纵隔穿孔区域周围组织切除26例;不同方式肺切除4例,支气管膜部楔形切除1例,单纯探查2例。结果:30例近期疗效满意,生存期均在6月以上,1例手术后33天死亡。结论:食管癌穿孔的患应首先手术治疗且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7.
结肠造瘘术后33例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肠造瘘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7月—2003年7月施行的315例结肠造瘘术后所发生的33例并发症。结果:33例并发症主要为:瘘口的坏死6例(18.2%)、回缩3例(9.1%)、狭窄5例(1512%)、瘘口周围疝2例(6.1%)、内疝1例(3%)、瘘口的脱垂2例(6.1%)、瘘口旁脓肿3例(9.1%)、出血3例(9.1%)、瘘1例(3%)、接触性过敏性皮炎6例(18.2%)、穿孔1例(3.0%)。结论:结肠造瘘术后的并发症主要由于操作不当造成,预防容易,治疗难。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术后给予扶正消瘤汤治疗对其生活质量、抑郁情绪、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114例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放疗、放疗联合扶正消瘤汤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平均量表(SF-36评分)、免疫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中医证候评分明显更低(P 0. 05)。结论在肺癌患者术后给予扶正消瘤汤治疗能够缓解患者抑郁情绪,增强免疫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受教育程度对营养支持治疗的认知程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住院的369例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关于营养支持治疗认知度的调查。采用SPSS16.0专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住院消化道肿瘤患者对营养支持治疗的认知度与受教育程度有关,χ2=29.414,P〈0.05,r=0.272。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住院消化道肿瘤患者对营养支持治疗认知情况不同,受教育程度对认知度的影响从高到低依次是研究生(80%),专科、本科(47.9%),高中(32.6%),初中、小学(21.4%),文盲(9.1%)。住院消化道肿瘤患者对营养支持治疗认知度较低,受教育程度与营养支持治疗认知度呈正比关系。结论住院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主要集中于高中以下学历。因此,其接受能力和理解力较差,严重影响了对营养支持治疗的认知情况,低学历水平使患者忽视了肿瘤临床营养学在抗肿瘤治疗方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0.
原发性肺部恶性黑色素瘤一例李澄涛,邱志钧,刘月仙患者男,65岁。因咳嗽气短半个月,于1994年6月6日入院。查体未发现明显异常。胸片示:右肺下叶基底段可见约10cm×10cm均匀增密影,边缘不规整,诊断右肺下叶癌。支气管镜检查:在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