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2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目的 评价发生反常栓塞的卵圆孔未闭患者,经常规途径行介入封堵失败后改用经房间隔穿刺途径行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 年3 月-2013 年7 月大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经常规途径行介入封堵失败后改用经房间隔穿刺途径行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成功的反常栓塞患者5 例,选取大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同期常规介入封堵成功的反常栓塞患者5 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者的X 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安全性、手术效果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经房间隔穿刺途径行介入封堵组平均X 线曝光时间、平均手术时间较常规途径行介入封堵组均明显增加,两者的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相当.结论 经常规途径行介入封堵失败后改为经房间隔穿刺途径行介入封堵是可行的、安全的,该技术可作为经常规途径介入封堵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42.
环境心脏病学作为一门新型学科,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2010年5月,美国心脏协会(AHA)更新了2004年公布的有关空气污染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声明,提出细颗粒物暴露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细颗粒物暴露应被视为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一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而且颗粒物暴露与动脉粥样硬化、系统炎症、氧化应激、血栓形成倾向、动脉血压、血管功能状态、心率变异性、心肌缺血或复极异常等相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内皮功能的变化及瑞舒伐他汀不同给药时间对内皮功能影响。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B组:瑞舒伐他汀预处理组(药物预处理组);C组:瑞舒伐他汀后处理组(药物后处理组)。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心电图显示ST段明显弓背向上抬高(≥0.2mV)表示结扎左前降支(LAD)成功;40min后剪断结扎线,心电图段ST回落1/2以上,标志再灌注成功。分别在缺血前、缺血40min、再灌注60min和再灌注120min4个时相点留取血标本,检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1(endothe1in-1,ET-1)。结果①B组与A组相比较,在缺血40min、再灌注60min及再灌注120min时,血清NO含量均显著高于A组(P〈0.05),血浆ET-1含量均显著低于A组(P〈0.05);②C组与A组相比较,再灌注60min及再灌注120min时,血清NO均显著高于A组(P〈0.05),血浆ET-1均显著低于A组(P〈0.05);③C组与B组相比较,缺血40min时,血清NO显著低于C组(P〈0.05),血浆ET-1显著高于C组(P〈0.05),其它3个时相点NO、ET-1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通过升高血清中NO,降低血浆中ET-1,从而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建立C57BL/6小鼠放射性心肺功能不全动物模型。方法 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照射组。照射组接受胸部局部单次20 Gy电子线照射,照后饲养6个月。超声心动检查心功能,血气分析检测血氧分压(PaO2),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Masson染色法检测心肺纤维化。结果 照射组LVEF (68.60±10.92)%与对照组(81.75±8.79)%降低(P<0.01);照射组心脏凋亡指数(23.90±6.60)%比对照组(3.25±3.38)%增高(P<0.01);照射组心脏CVF (15.42±5.72)%比对照组(1.45±0.64)%增高(P<0.01)。照射组PaO2(86.10±7.60) mmHg比对照组PaO2(107.16±9.01) mmHg下降(P<0.01);照射组肺脏凋亡指数(27.90±8.94)%比对照组(2.50±3.55)%增高(P<0.01);照射组肺脏CVF (17.76±5.77)%比对照组(2.50±3.55)%增高(P<0.01)。结论 辐射使心肺凋亡纤维化重塑,进而导致心肺功能的下降,成功构建C57BL/6小鼠放射性心肺功能不全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不同缺失比率下几种缺失处理方法的优劣,为缺失数据的处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慢性心力衰竭的部分患者电子病历资料为数据基础,运用R软件,采用Monte Carlo模拟完全随机、任意缺失的数据集,并采用成组删除法、均值填补法、期望最大化填补法、缺失森林填补法和多重填补法分别对模拟的不同缺失比率数据集进行缺失处理,并对所得"完整数据集"拟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到的参数估计结果与完整数据集参数估计进行比较。结果在不同的缺失比率下不同缺失处理的效果存在差别,在5%和10%缺失比率下,链式方程填补法(multivariate imputation by chained equations,MICE)和期望最大化法(expectation maximization,EM)最优,缺失森林填补法(miss forest,MF)、均值填补法(mean completer,MC)和成组删除法(complete case method,CCM)效果接近;在20%缺失比率下,MICE最优,EM次之,CCM和MF近似,MC最差;在30%缺失比率下,MICE和MF最优,EM和CCM次之,MC最差;在50%缺失比率下,MICE最优,EM和CCM次之,CCM和MF最差。结论对于不同缺失比率的数据,研究人员应综合考虑缺失处理方法的准确度和精确度以及操作难易程度,必须根据实际数据加以调整,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46.
醋柳黄酮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8年12月~2000年5月,我们应用醋柳黄酮(商品名为雅达心达康)及心痛定治疗高血压病伴左心室肥厚(LVH)患者56例,并以单用心痛定治疗的50例作为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研究超细颗粒物(ultrafine particulates,UFPs)对大鼠离体心脏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含或不含UFPs的台式液经Langendorff系统持续灌流大鼠离体心脏模型40 min,观察灌流前后两组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心室舒张压(left ventricular developed pressure,LV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及冠脉流量(coronary flow,CF)]的变化。收集肺动脉流出液,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溶性四唑盐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 比色法测定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s法测定两组心脏标本p-p38 MAPK、p-JNKs、p-ERKs的表达。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UFPs灌流组大鼠离体心脏功能指标LVDP、+dp/dtmax、-dp/dtmax、CF分别从(82.6 ± 2.1) mmHg、(1 624 ± 113) mmHg/s、(1 565 ± 116) mmHg/s、(12.0 ± 0.2) mL/min降至灌注结束时的(56.8 ± 4.4) mmHg、(1 066 ± 177) mmHg/s、(1 082 ± 134) mmHg/s、(8.7 ± 0.3) mL/min,各指标灌流结束时相比灌流初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FPs灌流组肺动脉流出液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95±0.18) nmol/L vs. (0.98±0.14) nmol/L,P<0.05],而SOD、TAOC明显低于对照组[(6.50±1.04) U/mL vs. (12.50±1.87) U/mL,(3.67±0.82) U/mL vs. (6.83±1.16) U/mL, P<0.05 ]。UFPs灌流组p-p38 MAPK、p-JNKs、p-ERKs 较对照组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 UFPs短期暴露对大鼠离体心脏有直接的急性毒性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及MAPK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48.
大剂量多巴酚丁胺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大剂量多巴酚丁胺二维超声心动图(DSE)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受试者39例,其中冠心病24例,正常对照15例。多巴酚丁胺(DBA)每隔3分钟以剂量递增的方式持续静注(5~40μg/kg/min),同时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重点观察室壁运动的变化,计算室壁运动得分指数(WMSI)。结果:用药后心率、收缩压、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RPP)均明显增高;冠心病组WMSI明显增加(P<0.01)。DSE诊断冠心病的总敏感性79%,特异性93%,准确性84%;诊断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76%、80%、100%。所有受试者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大剂量DSE诊断冠心病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药物干预对伴有抑郁症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94例合并抑郁ACS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48)和对照组(n=46)。干预组在冠心病常规治疗上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临床症状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治疗后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3±7)vs(26±7),P〈0.05]。干预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治疗在观察中期和结束时hs-CRP水平下降优于对照组[6周时(12.7±4.7)vs(21.3±5.3)mg/L;12周时(8.2±2.2)vs(17.5±4.4)mg/L,P〈0.05]。结论对合并抑郁的ACS患者早期使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不仅可以改善抑郁症状,并有助于提早改善冠心病临床症状,降低hs-CRP水平,对ACS患者早期康复及近期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apoB/apoA1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共收集304例行冠脉造影术的病人,其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用冠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分析其血脂水平及载脂蛋白与冠脉病变的关系。结果冠脉病变组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1与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TC、LDL-C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apoA1与冠脉病变支数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病人的血清载脂蛋白与其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以apoA1对冠脉病变的预测性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