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8篇
内科学   8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107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2篇
  1篇
中国医学   32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将我院急诊部2013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20例的急救与护理措施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2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其中18例为轻症,因食用含有有机磷农药的韭菜而中毒,另外2例为重症,因口服有机磷农药自杀而导致的中毒。治疗结果为轻症18例完全治愈,重症2例正在恢复中。  相似文献   
92.
目的:对比研究血竭超微细粉和普通细粉在六白白疕巴布剂中主要药效成分血竭素的体外透皮释药情况,为该巴布剂制备工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药物透皮扩散实验仪,以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原磷酸二氢钠溶液(0.05 mol/L)(50:50)、检测波长440 nm、柱温40℃、流速1 mL/min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条件,检测两种巴布剂样品中血竭素12 h内透过离体兔皮释药情况。结果HPLC检测方法显示血竭素峰分离效果良好,稳定性、精密度和加样回收试验的RSD分别为1.14%、0.92%、0.89%,符合含量测定要求;两种样品巴布剂1~2 h内均为快速透皮释药阶段,2~12 h为平稳缓慢透皮释药阶段。其中超细粉样品巴布剂2、4、12 h内血竭素累积透皮释药率分别为29.12%、38.60%和59.36%,而普通细粉样品巴布剂在同一时间段仅为16.74%、21.77%和44.28%。在考察的12 h内,超微细粉样品巴布剂血竭素累积透皮释药率高于普通细粉样品巴布剂15%左右。结论本含量测定方法良好,以血竭药物超微细粉作为该巴布剂的填充剂,血竭素体外透皮释药效果明显优于以普通细粉作为巴布剂填充剂的样品巴布剂。  相似文献   
93.
血塞通对脑梗死急性期伴高血压病病人的脑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血塞通治疗脑梗死急性期伴高血压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0例脑梗死急性期并伴有高血压的病人,随机分为血塞通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及脑保护治疗,血塞通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结果血塞通组在降压与神经功能改善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塞通有助于脑梗死急性期高血压的治疗,其疗效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94.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磁共振检查中对幽闭恐惧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2007年2月~2010年2月86例磁共振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和系统脱敏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干预总有效率。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95.3%(41/43),41例患者顺利完成磁共振检查并取得了良好的图像效果,2例严重恐惧而放弃磁共振检查。对照组干预总有效率27.9%(12/43),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精心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幽闭恐惧症患者磁共振检查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实施中草药外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时机。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66例白血病患者化疗时实施中草药外敷的临床资料。结果:用药前组静脉炎发生率3.57%,用药时组静脉炎发生率12.72%,用药后组静脉炎发生率29.09%。结论:化疗前20min实施中草药外敷静脉炎发生率最低。  相似文献   
97.
背景:生物蛋白胶作为生物性抗生素载体,已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生物蛋白胶与第四代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加替沙星联合应用的实验研究鲜有报道。目的:拟建立动物局部感染模型,观察生物蛋白胶-加替沙星缓释剂对感染的预防作用及二者联合应用的安全性。方法: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均建立局部软组织感染模型,实验组局部放置生物蛋白胶+加替沙星,对照组局部注射加替沙星,空白组局部注射生理盐水。3组动物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3,7,14天耳缘静脉采血,进行白细胞计数检查和实验组全血药物浓度测定,同时,分别于术后第3,7,14天各切取切口旁小块肌肉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以及实验组的局部药物浓度测定。结果与结论:空白组动物在术后2周内均出现切口化脓,而对照组和实验组未见切口化脓;白细胞计数结果显示在术后各时间点实验组白细胞计数均低于空白组(P<0.01),而对照组在术后第7和14天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实验组,低于空白组(P<0.01或P<0.05);实验组血浆和距切口约1.5cm处肌肉组织加替沙星的浓度均在给药后3,7,14d逐渐降低(P<0.05);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空白组动物肌肉组织中充满大量的炎性细胞,对照组第3,7天时,肌肉组织中有少量炎性细胞,14d时消失,实验组第3天时炎性细胞较少,第7,14天时,无炎性细胞浸润。结果表明,生物蛋白胶是抗感染药物释放系统的良好生物载体,与加替沙星联合应用,可以减少出血,降低感染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98.
目的 初步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痰瘀证患者的分布情况,分析其脂质代谢状态.方法 选择44例痰瘀证MCI患者,采集其外周血进行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 痰瘀证MCI患者的血脂与血黏度高于正常对照者及其他证候MCI患者.结论 痰瘀证是MCI发病的重要病机,血脂代谢紊乱可能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诱导化疗后服用吉非替尼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其可能的应用前景。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肿瘤科诱导化疗的其病理表现为腺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计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在病症上表现无差异,实验组给予吉非替尼治疗,对照组采用目前常规的多西他赛单药化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改善率和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缓解率无显著差异,但是实验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现恶心呕吐、皮疹、以及腹泻等副作用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对于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较好,副作用较少,能够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疗法治疗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骨科卧床便秘患者按照入院日期单双数分为耳穴压豆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主要从首次排便时间和排便间隔时间方面进行对比观察。治疗组耳穴压豆主穴取大肠、小肠、交感、直肠下段,两耳交替,3天更换穴贴1次,连续治疗10d。对照组口服酚酞,2片/次,3次/d,连续治疗10d。结果 (1)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压豆组在首次排便时间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组患者排便间隔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压豆组在排便间隔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技术耳穴压豆法对治疗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疗效显著,由于方法简便易行,病人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