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96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165篇
预防医学   82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05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食品卫生监督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卫生与人们的生活及健康密切相关,食品的卫生质量与食物中毒、食源性疾患、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食品卫生监督是卫生防病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个多层次、多目标的系统工程.评价食品卫生监督工作质量是卫生管理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寻求比较理想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是常常被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之一.评价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的统计指标是多方面的,其影响因素也是复杂的,要想把所有指标进行统计并考虑到所有影响因素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此,寻找一种科学简便的综合评价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本文试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淄博市所辖8个区县的食品卫生监督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2.
目的测定二尖瓣叶接合点与二尖瓣环平面之间的距离(CPMA),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PMA增加与左心室功能不全之间的相关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7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分别在基础和实验条件下常规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测定各组左室舒张末内径(EDD)、收缩末内径(ESD)、二尖瓣E点至室间隔收缩最高点的垂直距离(EPSS)、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环直径(MAD)和CPMA,评价在不同条件下CPMA的变化特点及临床价值.结果 CHF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DD、ESD、EPSS、MAD及CPMA均显著增大,而LVEF、FS显著降低(P<0.001);经相关分析表明CPMA依次与EDD、ESD及MAD呈线性正相关(r=0.58、0.59及0.53,P<0.001),与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如EPSS呈线性正相关(r=0.48,P<0.001),却与LVEF及FS呈线性负相关(r=-0.46及-0.44,P<0.001).多巴酚丁胺可使CPMA由 (12.14±3.46) mm降至 (8.87±2.67) mm,LVEF由 (27.16±6.37) %增加至 (34.12±6.48) %,并且CPMA与LVEF之间呈线性负相关关系(r=-0.72,P<0.001).抬高下肢后CPMA由 (13.16±3.24) mm降至(10.13±2.66) mm,LVEF由 (31.68±9.46) %增加至 (39.18±8.57) %,FS亦增加;而EPSS和MAD却降低.经单变量分析CPMA>9 mm,MAD>31 mm,LVEF<35%可作为判断NYHA III~IV级的可靠而敏感的指标(P<0.001).而多变量分析CPMA显著增大和LVEF的显著降低可作为心源性猝死的独立预报因子.结论 CPMA的测定不受心脏节律的影响,在所有CHF患者中容易获得,它不仅能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状态和评价二尖瓣返流的严重程度;而且对评价临床疗效及预后判断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3.
我院于1985~1990年手术治疗卵巢肿瘤474例其中蒂扭转92例,占19.41%。年龄最小11岁,最大81岁;21~40岁51例(55.44%)。有分娩史者58例(63.04%),合并宫内妊娠12例(孕2~6个月)。88例有腹痛(95.65%),腹痛为突发,阵发性加剧;部分患者为持续性下腹坠痛或慢性腹痛。72例有恶心、呕吐。体温37.5℃以上有37例。肿瘤直径5~24cm,其中20cm 以上者7例,8~12cm 者48例  相似文献   
94.
桡骨头骨折治疗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峰  李涛 《中国医刊》2002,37(9):32-33
桡骨头骨折常因纵向传导的暴力引起 ,如跌倒时手掌着地。此外 ,任何可引起肘关节脱位的暴力均可引起桡骨头骨折。孤立性桡骨头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 1 %~ 2 %。其治疗存在许多争议及不确定性 ,国内对此尚无系统表述 ,本文作者复习国外文献综述如下 :1 分型分型的主要目的是指导骨折治疗。依据骨折大小及移位程度可将桡骨头骨折分为两型。 1 95 4年 ,Mason回顾 1 0 0例病人的记录和放射线检查将其分为三型 :①小或边缘骨折 ,微小移位 ;②有移位的边缘骨折 ;③桡骨头粉碎性骨折。为了克服Mason分型法对骨折的真实大小、移位的程度、…  相似文献   
95.
中药处方用名书写混乱 ,这是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现象 ,许多专家及有识之士曾纠正并呼吁过 [1 ]可混乱现象依然存在。造成书写混乱的原因很多 ,如个人习惯、师承渊源 ,求速求省等 ,下面就笔者所见略作陈述与分析。1 混乱现象药名书写混乱 ,可谓五花八门 ,当然 ,这也是中药自古缺少规范有关 ,大致有以下几类。同音别字。以笔划较少的同音字代替本字 ,如鳖甲作别甲、半夏作半下、地榆作地于、藿香作火香、巴戟天作巴吉天、僵蚕作姜蚕或江蚕、白蒺藜作白吉力或白疾力、吴茱萸作吴于或吴玉 ,枳实作只实或只什 ,老鹳草作老观草等等 ,多达 4 0余种…  相似文献   
96.
全胃切除P型空肠间置原位代胃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P型空肠间置原位代胃术的效果。方法 对15例符合全胃切除的病人,施行了全胃切除P型空肠间置原位代胃术。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无切口、腹腔感染及吻合口瘘。发生反流性食管炎,进油腻性食物后恶心各1例,对症治疗缓解。15例均于术后0.5,1,6个月行钡餐检查,P型胃充盈良好,钡剂全部排空时间3-4h。术后6个月和1年病人饮食量、体重分别恢复到术前的82.5%,98%和89%,98.5%。1,3,5年存活率分别为86.6%,60%和23%。结论 全胃切除P型空肠间置原位代胃术,符合解剖生理规律,并发症少,代胃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97.
98.
1 病例报告 1.1 例1 女,41岁,农民。自3年前起胸部不适,逐渐出现胸闷,伴轻咳,无痰,无发热及胸痛。起病后曾在当地医院就诊,经X线检查诊断为“大量结核性胸腔积液”,予以抗痨治疗及反复抽胸水,但胸水仍持续存在,以“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收住我院。查体:T 36℃,P 94次/min,R 24次/min,BP 17/11kPa。一般情况好,表浅淋巴结不大。气管居中,颈静脉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胸廓右侧第5前肋部位有局限性隆起,前胸自左第2肋,右第3肋以上叩实,呼吸音明显减低,背部叩清音,呼吸音正常。心界叩不出,心尖部心音遥远,剑下心音强,各瓣膜区无杂音,肝肋下1.5cm,剑突下2.5cm,脾未触及。下肢无浮肿。血白细胞7.8×10~9/L,N 0.74,L 0.24,M 0.02,血沉3mm/h。尿常规及肝功能正常。X线胸片:后前位示两肺野巨大球形密度增高影,边缘光滑,范围在左第6后肋、右第7后肋以下,左肋膈角在第6后肋以上,右肋膈角清晰,右上纵隔增宽,心影形态隐约可见,左肺门上方似一团块状阴影;侧位片示巨大囊状致密影,后缘与脊柱重叠,胸骨后间隙消失,诊断为包裹性胸腔积液。B超:前纵隔多房性囊性占位病变并胸腔包裹性积液。入院后在左腋前线第6、7肋间,左腋中线第7肋间,左腋后线第8肋间等不同部位反复抽液检查,结果不同,有的呈黄色混浊液体,蛋白(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对清醒气管插管患者术中呼吸及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预计困难气道的择期手术患者82例均分为两组,各41例,患者均在清醒状态下气道插管,对照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诱导,观察组给予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诱导.比较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等循环系统参数以及气道压力(PAW)、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等呼吸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插管前镇静(Ramsay)、插管后舒适度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诱导后1 min、5 min时SBP、DBP、MAP、H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05).插管后1 min时MAP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插入后3 min、拔除即刻对照组PAW、PETCO2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76%(4/41)明显低于对照组29.27%(12/41)(P<0.05).[结论]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能安全的应用于清醒气管插管患者中,对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影响较小,镇痛镇静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因静脉输注速度过快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及正确的滴注方法。方法:对2005~2007年间1518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41份报告表记录减慢滴注速度后不良反应缓解,不影响继续用药,主要原因是未正确按照药品说明书滴注药物,患者生理、病理条件等个体差异也是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之一。结论:临床要重视药物的滴注速度要求,在滴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尽量减少因静脉滴注过快造成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