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41.
创伤性胼胝体血肿及创伤性胼周动脉瘤临床少见,我院自2007-2010年共收治3例,而同期收治3412例颅脑外伤,其发病率为0.88‰,患者发病急,病情危重,预后多不良,现对二者间关系及其诊断及治疗进行初步的探讨分析. 病例报告 例1男,50岁.车祸致头部伤入院,入院时GCS 7分,头颅CT示胼胝体血肿并双侧脑室铸形,住院9d时昏迷程度加深,急诊行右额开颅额中回入路血肿清除+脑室造瘘去骨瓣减压术,术后7d行CTA证实胼周动脉瘤约2.8 mm ×6.4 mm×7.6 mm,术后第9天再出血,急诊行开颅纵裂入路胼周动脉瘤夹闭术,术后恢复良好,并发脑积水二次术后1个月行V-P分流,神志清楚出院.  相似文献   
142.
食管癌手术方式较多 ,合理的手术入路应尽可能满足原发肿瘤的彻底切除、淋巴结的清扫、手术安全系数高及术后并发症少。我院自 1993年至 1997年手术治疗食管癌 153例 ,效果良好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3例食管癌 ,男 148例 ,女 5例 ,年龄 33~ 71岁 ,平均年龄 57岁 ,6 5岁以上者 32例。胸上段食管癌 2 6例 ,胸中段 89例 ,胸下段 38例。病变范围 2cm~ 10cm ,病程 1~ 10个月。1·2 手术方法 ⑴ 2 6例胸上段食管癌 ,采用右胸、上腹、左颈三切口 ,全胸段食管切除 ,胃代食管颈部吻合。5例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 …  相似文献   
143.
目的:总结艾滋病肺孢子菌肺炎(PCP)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该病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艾滋病PCP确诊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资料及特点。结果:例1首次胸片及CT检查示双肺随机分布的多发斑片状、大片状渗出性高密度影,伴磨玻璃密度渗出影;抗渗出治疗1周复查,病变进展至双肺弥漫渗出伴实变。例2初次CT检查示双肺弥漫分布的磨玻璃渗出及部分实变影,伴间质渗出改变;抗感染抗病毒治疗5 d复查CT,双肺渗出无明显吸收,肺实变显著进展,范围扩大,大量纵隔气肿。例3双肺弥漫性多发片状磨玻璃影及实变影,以肺门为中心向心性实变、背侧实变,左侧少量胸腔积液。结论:艾滋病PCP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对临床诊断有较好地提示。  相似文献   
144.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行肝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共同戍像成功的护理及操作技术要点。方法:应用双高压注射器在右肘前静脉及下肢浅静脉双通路按造影要求注入造影刑,利用自动示踪软件行肝门静脉系统分期扫描,分别评价肝门静脉、肝静脉及下腔静脉的显示率及程度。结果:双通路注入造影剂护理技术的准确操作,而且术前、术中、术后三期护理到位的患者肝门静脉系统显示率达100%,肝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显示评分为2.70~2.90。结论:护理技术是确保肝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共同成像成功的关键。在右肘部静脉及下肢浅静脉注入造影荆行MSCT动脉期扫描完成后,延时20.1±5.54秒行肝门静脉系统造影检查,共同成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5.
目的 观察内脏脂肪组织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isceral adipose tissue derived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Vaspin)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保护作用,并探讨潜在的机制。方法 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以及OVX+Vaspin治疗组,每组10只,OVX组及OVX+Vaspin治疗组均给予去卵巢手术构建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OVX+Vaspin组大鼠每天给予Vaspin 1 μg/kg腹腔注射治疗,Sham及OVX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干预12周后,检测血清1型胶原前N末端前肽(P1NP)、骨钙素(OCN)、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1型胶原C末端肽(CTX)、白细胞介素-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水平;再分别进行骨病理组织学检查、生物力学分析、microCT检查,评价骨微观结构和骨强度,并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Vaspin对骨组织中OPG及RANKL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Vaspin干预治疗12周后,与OVX组相比,OVX+Vaspin组大鼠的血清P1NP和OCN明显升高,血清TRAP、CTX及IL-1β、TNF-α明显降低(P<0.05),骨强度和显微结构特征改善, 大鼠骨组织中OPG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RANKL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结论 Vaspin可能通过上调OPG的表达、下调RANKL的表达介导对OVX大鼠骨代谢的调节作用,改善骨微观结构和提高骨强度,从而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