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3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6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59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367篇
  1篇
中国医学   875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菟丝子藤茎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山东两种菟丝子藤茎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壮阳实验、免疫功能实验、耐缺氧和抗疲劳实验。结果:山东两种菟丝子藤茎的水、醇提取物均有一定的壮阳、增强免疫功能及抗疲劳、耐缺氧作用。结论:菟丝子藤茎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模拟临床化疗顺铂 5-氟尿嘧啶 环磷酰胺(PFC)方案诱导的小鼠S180细胞多药耐药相关基因表达产物过度表达的逆转作用,明确其对多药耐药逆转的作用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模拟临床PFC方案,分别给小鼠顺铂3 mg/kg.ip,环磷酰胺和5-氟尿嘧啶(5-FU)各3 mg/kg.ip,获得耐药S180小鼠模型。腹腔接种传代后24 h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纯净水0.2 m l/10 g灌胃,苦参碱100 mg/kg和50 mg/kg组给分别给予0.5%、0.25%的苦参碱溶液0.2 m l/10 g灌胃,连续10天,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检测肿瘤细胞多药耐药基因表达产物细胞膜糖粘蛋白(P170)、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 in,LRP)、DNA拓扑异构酶Ⅱ(DNA,Topoisom eraseⅡ,TOPOⅡ)的影响。结果:苦参碱降低耐药S180肿瘤多药耐药相关基因表达产物P170、LRP、TOPOⅡ表达率。结论:苦参碱逆转肿瘤多药耐药作用与其对肿瘤多种相关生物分子因子的调节有关。临床可以根据肿瘤多药耐药的性质,通过调节多药耐药相关因子逆转肿瘤化疗耐药性,提高临床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93.
粉防己碱干预小鼠S180肿瘤细胞产生多药耐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粉防己碱对化疗诱导的小鼠MDRS180肿瘤细胞mdr1表达产物P170、细胞凋亡因子Fas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探讨其干预多药耐药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低于治疗剂量的联合化疗药造模,同时给予粉防己碱4周,流式细胞荧光检测P170、Fas和细胞凋亡表达率。结果:粉防己碱明显减少耐药肿瘤细胞的mdr1表达产物P170,增加凋亡基因Fas表达率和细胞凋亡率。结论:粉防己碱可通过对肿瘤细胞凋亡的调节干预化疗诱发的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产生。  相似文献   
94.
考察了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家兔玻璃体中植入氟尿嘧啶聚乳酸微球后的体内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采用HPLC法测定房水中药物浓度.结果表明,制品的体内消除半衰期从0.6h延长至379h.体外累积释放率与体内相应时间的吸收分数呈明显的正相关.药效学结果根据Ryan分级法进行评价,f检验结果表明微球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液组视网膜脱离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后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5.
我国是银杏的故乡,银杏资源极为丰富,约占世界总量的70%,如何开发银杏产业在当前社会更具有经济和时代意义。我们不仅仅要发扬银杏自身的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实现其经济资源的产业化,造福于社会和人类。但是,目前我国银杏产业的发展大多处于原料和中间品简单加工阶段,而高经济增加值的市场尚未充分开发。基于此,进行了深层的考虑,并提出了一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针刺效应的强弱与机能状态之间的数量关系,探讨针刺效应产生的规律性。方法:以30例脑梗塞患者为观察对象进行电针。所有患者在针刺前、针刺3疗程后取血检测TXB2、PGF1α。结果:电针治疗3疗程后患者的TXB2、PGF1α、TXB2/PGF11α都能够获得十分明显的改善,而且电针疗法对TXB2、PGF1α、TXB2/PGF1α的改善程度均与针刺之前TXB2、PGF1α、TXB2/PGF1α的基础水平具有十分密切的直线数量关系,三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712〉r0.01(28)、P〈0.01,r=0.739〉r0.01(28)、P〈0.01,r=0.899〉r0.01(28)、P〈0.01。结论:在一定范围之内,机能状态偏离正常水平越明显,针刺调节效应也就越显著。  相似文献   
97.
应重视针刺镇痛取穴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针刺镇痛研究的回顾 针刺镇痛的开创性分支--针刺麻醉(AA)手术始于1958年,1960年起在全国范围展开了应用研究.最初两年的探索肯定了针刺穴位具有一定的镇痛麻醉作用,但普遍存在着镇痛不全、肌松不良、内脏牵拉反应、取穴较多并缺乏规律等问题.针对这些不足,随后进行了长达5年的协作研究,到1965年,临床针麻手术获得重大进展,国家科委正式公布了关于"针刺经络穴位麻醉应用于胸腔(肺)手术的临床研究成果报告".  相似文献   
98.
苦杏仁及其炮制品脂肪油中脂肪酸组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苦杏仁及其炮制品脂肪油中脂肪酸的组分及变化规律。方法:以乙醚为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脂肪酸,经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结果:共分离出8种化合物,鉴定出的化合物总相对含量达98%以上。结论:制和炒制对苦杏仁中脂肪酸组分基本无影响;但炮制后亚油酸相对含量降低,油酸相对含量升高,且上述变化与加热温度和炮制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
徐长卿种子质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查不同生长状况下徐长卿种子的质量。方法测定种子的千粒重及发芽率。结果山东徐长卿种子的千粒重在3.63~6.17g,发芽率在85%~98%。26℃的温度易于种子萌发。结论2年生植株产的种子质量优于1年生植株的种子。随着时间的延长,徐长卿种子的发芽率受到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产舒康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Kromasil C18(20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2%冰醋酸水溶液(40∶60);检测波长:324nm。结果本品中检出当归、川芎、胎盘、甘草,阿魏酸在0.625~3.75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3批产舒康颗粒中阿魏酸含量分别为0.054%、0.037%、0.042%,平均回收率96.2%,RSD=2.37%。结论薄层色谱法可用于本品中4种中药的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灵敏、准确,为控制产舒康颗粒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