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窗式变异的无创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DSA检查证实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窗式变异的CTA资料,以DSA为标准,评价CTA检查在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窗式变异中的准确性。结果 13例患者共发现椎动脉或基底动脉窗式变异13个,CTA检查在窗式变异的部位、形态及范围的显示上与DSA检查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CTA是一种高度准确、非侵袭性的成像技术,在椎-基底动脉窗式变异的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HTK〗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比剂用量及注射速率对成像质量的影响,以尽可能降低对受检者的危害。〖HTW〗方法〓〖HTK〗90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均行CT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剂用量及注射速率分别为A组65mL、5.0mL/s,B组45mL、5.0mL/s,C组45mL、4.5mL/s。应用美国心脏协会冠状动脉改良分段法进行冠状动脉成像评价。〖HTW〗结果〓〖HTK〗A组与B组、A组与C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TW〗结论〓〖HTK〗使用合理的扫描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降低对比剂用量及注射速率,降低碘制剂对患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本计划书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诊疗快速建议指南(标准版)》更新版的研究方案。计划书涵盖指南制定方法学、指南的目标用户、指南的目标人群、利益冲突调查与声明、临床问题和结局指标的遴选与确定、证据的检索、合成与评价、证据与推荐意见分级标准、推荐意见的形成、指南的更新,并附录指南临床问题清单、文献检索策略及利益冲突调查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脑功能成像技术,观察针刺委中穴在脑内引起的代谢变化,探讨针刺疗法的中枢调节机制。方法 电针刺激8名健康志愿者右侧委中穴,同时行PET/CT脑功能成像,采用相同扫描技术对同8名受试者行无任何穴位刺激的PET/CT脑功能成像。使用统计参数图(SPM)的配对t检验模型,对比针刺委中穴组与静息对照组的差异脑功能图。结果 根据布劳德曼区(Broadmann area,BA),(1)针刺诱发的平均功能激活脑区:左侧BA10、11、22、38、39、40、44、45、46,右侧BA10,双侧BA19、18以及左侧小脑皮层、屏状核、岛叶(t〉3.36,P〈0.01,k〉30voxels);(2)针刺诱发平均功能抑制脑区:双侧BA24,左侧BA7、8、19、40,右侧BA1、3、6、20、44和左侧黑质。结论 委中穴与大脑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针刺委中穴是通过激活和抑制有功能联系的多个特异脑功能区,并通过神经体液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其中前额区、岛叶及小脑的功能激活和扣带回、顶叶及黑质的功能抑制分析是针刺委中穴的中枢调节机制之一。本研究证明,PET/CT脑功能成像技术有助于揭示中医经络理论,为针刺疗法提供中枢调节机制的可视性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联合应用颅脑常规MRI、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3D CUBE T_1序列及SWI对颅内静脉窦及其内血栓的显像,评价3D CUBE T_1序列和SWI对颅内静脉窦血栓(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诊断效能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连续纳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3月-2017年9月临床疑诊CVST的34例患者。行颅脑MRI平扫、MRV、SWI、3D CUBE T_1序列检查。将颅脑平扫与MRV的诊断结果作为确诊CVST的参照诊断,应用ROC曲线分析评估3D CUBE T_1序列及SWI在患者及静脉窦血管节段水平诊断CVST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以参照诊断为依据评判CVST的阳性患者共9例,共累计24处病变静脉窦节段。3D CUBE T_1序列在患者水平诊断CVST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5.2%,ROC曲线下面积为0.98;在静脉窦节段水平诊断CVST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8%和97.7%,ROC曲线下面积为0.97。SWI在患者水平诊断CVST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7%和76.2%,ROC曲线下面积为0.71;在静脉窦节段水平诊断CVST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8%和95.4%,ROC曲线下面积为0.83。结论与SWI相比,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3D CUBE T_1序列对CVST的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准确性高,能够为CVST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由于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而被称作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因此,冠心病逐渐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热点,其检查方法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CT血管造影(CTA)作为无创检查方法的一种,逐渐被人们认可并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多层螺旋CT(MSCT)综合性诊断中ROC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和/或穿刺活检组织病理结果证实的SPN 177个,由3位资深的CT诊断医师分别对每个SPN的MSCT图像进行全面分析,依其影像特征进行综合评分,根据SPN的最大径(D),以MSCT评分为分类值,分别绘制D≤3.0 cm、2.0 cm相似文献   
18.
评价CT对诊断腹部假性动脉瘤的可靠性。方法对9例临床怀疑腹部假性动脉瘤的 病例行增强CT扫描及主动脉造影,双盲法评价CT和造影结果。结果9例中CT阳性7例,阴性2例;7例CT阳性的造影结果6例阳性,1例阴性;2例CT阴性的造影结果也为阴性。CT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均为100%。结论CT可作为诊断腹部假性动脉瘤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新的腹围测量方法在超声胎儿体重估计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腹围测量方法在超声胎儿体重估计中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6例孕妇采用相同的胎儿双顶径,头围,股骨测量方法,同时对同一胎儿用两种方法进行腹围测量,并分别估计胎儿体重,并与出生体重对比分析。结果两种腹围测量方法对不同分组胎儿体重的估计准确性无明显差异。并且两种腹围测值统计学分析亦无差异。结论实际工作中可根据情况选择更方便、更清晰、更易于显示的腹围层面进行测量,以便估计胎儿体重,新的腹围测量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刺足阳明胃经原穴合穴磁共振脑功能成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配伍针刺足阳明胃经(ST)原穴与合穴后脑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对30名健康志愿者使用电针同时刺激原穴(冲阳,ST42)、合穴(足三里,ST36)后,采用血氧水平依赖法进行功能磁共振成像;随机选择30名健康志愿者中的10名针刺非穴位点作为对照组.以P<0.001,k≥30作为阈值,处理结果叠加到标准脑上显示.结果 试验组脑功能激活区有双侧颞上回(22区)、双侧缘上回(40区)、双侧小脑、双侧扣带回及扣带回峡(32区和30区)、双侧顶上小叶(7区);功能减低脑区有双侧眶回(11区)、双侧颞极(38区) 、右侧额下回(47区)、右侧枕颞内侧回(36区).对照组激活区包括颞上回、中央前回、扣带回、丘脑、岛叶、小脑等.对照组激活脑区的范围、信号强度及数量(12个)显著小于试验组(23个).结论 配伍刺激ST的原穴、合穴后,可以激活、降低属于"内脏脑"的不同脑区及躯体感觉区的7区,使之达到新的功能平衡而实现止痛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