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9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3篇
眼科学   2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鼻鼽是指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为主要特征的鼻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在临证中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辨治:肺气虚寒,卫表不固;脾气虚弱,清阳不升;肾阳不足,温煦失职;肺经伏热,上犯鼻窍.归纳起来一为肺脾肾阳气亏虚,风寒外袭;二为肺经风热,热邪外越而发.但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鼻鼽与肝胆关系亦非常密切,现结合医案论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污染,过食膏粱厚味以及抗菌素的滥用,致脾胃损伤病例日渐增多,<通评虚实论>曰:"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临床实践中,发现耳鼻喉科疾病与脾胃关系密切,从脾胃论治,注重"后天为本",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往往收到理想效果,现举几例,与同道共参.  相似文献   
13.
对1990~2002年44例行保留喉功能切除术的下咽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4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4%(20/44),32例恢复了喉全功能(72.7%,32/44),出院时42例经口进食,吞咽成功率95.4%(42/44);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8.2%(30/44)和45.4%(20/44)。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对T1~T2期及精心选择的T3下咽癌病例采用有效的术式,达到保留喉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误诊为耳鼻喉科疾病的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缺血性心脏病主要包括心绞疼和心肌梗死,其典型症状是胸痛、胸闷及心前区不适等,约20%~30%患者症状不典型,甚至发生一些少见的症状,且以此症状为主诉而就诊,极易造成误诊.本文收集了12例被耳鼻喉科误诊的急性缺血性心脏病病例,对其加以分析,引起警惕,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围手术期风险较大,睡眠片段化及低氧血症是其中两个主要因素。OSAHS是麻醉期并发症及死亡率高发的危险因素,围手术期并发症约为10%~20%左右,在上气道手术中尤为明显,围手术期须予以高度重视,将风险降至最小范围,及早发现并处理隐患有利于防止并发症发生。本文就OSAHS手术相关的潜在并发症及规避方法进行综述分析。  相似文献   
16.
董化玲  王仁忠 《求医问药》2011,9(2):131-132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明确指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句话告诉我们,人在养生时须顺应自然规律,在春夏两季认真护养体内的阳气,在秋冬两季认真护养体内的阴气。笔者对秋冬养阴这一理论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以这一理论为指导,使用中药治疗在秋冬两季发作的慢性咽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益肺调血汤治疗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60例病例,应用随机化方案分为益肺调血汤治疗组30例和辛芩颗粒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内服中药汤剂治疗,2周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予辛芩颗粒口服,15 d为一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一个疗程。观察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情况,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虚寒型变应性鼻炎均有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两组在疗程结束后总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肺调血汤能有效地解除或缓解鼻痒、喷嚏、鼻塞、流涕和减轻鼻黏膜肿胀等症状,是治疗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针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相关科室临床医师的认知水平进行调查,为疾病的诊疗和综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山东省6个临床相关科室1 966名医生进行调查。以问卷的正确率作为认知程度的评价依据。结果 与市级、省级医院相比,县级医院临床医生对OSAHS的整体认知程度明显较差,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的认知程度明显低于高专业技术职务医师。调查显示相关科室临床医生对OSAHS诊疗存在模糊认识。结论 山东省相关科室的临床医师对OSAHS的认知程度参差不齐,整体诊疗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药清瘤亮喉方在喉咽癌综合治疗中的辅助作用。方法 喉咽鳞状细胞癌患者156例,其中I期21例、II期34例、III期55例、IV期46例;行手术加放疗(简称A组)31例,手术加放疗加中药清瘤亮喉方(简称B组)40例,放疗加化疗(简称C组)45例,放疗加化疗加中药清瘤亮喉方(简称D组)40例。中药疗程均为12周。观察各组放、化疗毒性反应、生活质量评分(KPS评分)及远期疗效(复发及生存时间)。结果 B组较A组毒性反应分级降低,表现在放射性皮炎、口腔黏膜炎、吞咽困难、体重变化、颈部淋巴水肿方面(P<0.05,P<0.01);D组较C组毒性反应分级显著降低,主要表现在放射性皮炎、口腔黏膜炎、吞咽困难、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体重变化方面(P<0.05,P<0.01)。所有患者治疗后KPS评分均降低(P<0.05,P<0.01),但B组患者KPS评分高于A组患者(P<0.05),D组高于C组(P<0.05)。A组患者3年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41.94%及38.71%,B组分别为20.00%及62.50%;C组分别为60.00%及22.22%,D组分别为37.50%及42.50%(P<0.05)。结论 清瘤亮喉方能有效地预防和减轻手术、放疗、化疗的毒性反应,结合手术、放疗、化疗治疗喉咽癌可降低肿瘤复发率,延长患者的寿命。其对喉咽癌的辅助治疗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谭智敏  杨学 《江西中医药》2008,39(11):11-11
姜建国教授早年师从伤寒大家徐国仟、李克绍教授,致力于《伤寒论》教学和临床工多年,洞悉《伤寒论》辨证精髓,善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笔者有幸从师侍诊,深感其思辨方法活而又准,临证每获奇效。厥阴病为《伤寒论》最为复杂深奥之病,其症状表现多怪异不常,病理上又寒热虚实错杂,给辨证施治带来诸多困难,因此近代名医陆渊雷将其称为“千古疑案”。老师多年临证中,抓住厥阴病阴尽阳生、以肝为主的特点,灵活辨证,治愈多例厥阴病患者,现举二例以述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