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5篇
内科学   2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本刊自一九七七年第五期刊载《试论通法》一文以来收到不少读者来稿、来信,要求深入讨论。为此,本部组织了“试论通法”笔谈会,让大家各抒己见,共同探讨,以期提高认识。现摘载部分同志的文稿,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不同压力高压氧对大鼠脑水肿及脑组织周围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内源性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健康SD大鼠90只,建模后以数字法随机分成对照组18例(ICH组,常规脑出血模型,不进行处理);常压氧组18例(ICH1.0 ATA组);高压氧组54例,依照不同压力继续分组,ICH 1.8 ATA组、ICH 2.0 ATA组、ICH 2.2 ATA组各18例。各组分别在治疗后1、3、5 d行断头取脑处理,每时间点6只。对比各组不同时间脑组织的水含量以及血肿周围MMP-9及TIMP-1表达水平。结果 (1)第1天ICH 2.0 ATA组的脑组织水含量显著少于ICH组和ICH 1.0ATA组。第3天与第5天时,ICH1.8ATA组、ICH 2.0ATA组和ICH 2.2ATA组均显著少于ICH组和ICH 1.0ATA组;而ICH 2.0ATA组在第3天和第5天时的脑组织水含量少于ICH 1.8ATA组以及ICH 2.2ATA组,但在第3天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第1、3、5天时,ICH 2.0ATA组的MMP-9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ICH组、ICH 1.0ATA组、ICH 1.8ATA组和ICH 2.2ATA组;第1、3天时,ICH 2.0ATA组的TIMP-1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ICH组、ICH 1.0ATA组、ICH 1.8ATA组和ICH 2.2AT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压力的高压氧对血肿周围水肿症状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临床推荐的压力治疗可设置为2.0ATA。  相似文献   
43.
我们将下肢静脉曲张症分为单纯型和并发症进行辨证治疗。一、单纯型:单纯型下肢静脉曲张,中医称之为“筋瘤”中医认为因“肝统筋,怒动肝火,血燥筋栾”而形成。治疗应养血平肝、解郁舒筋为主,气实者服六军丸,以祛风平肝、解郁通络;气虚者  相似文献   
44.
<正> 外科急性感染,属于祖国医学“疮疡”的阳证范围。我院外科自1970年11月至1983年2月,共收治外科急性感染112例,取得全部治愈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我院从1985年应用超声多普勒血流仪检查周围血管疾病,其中检查下肢静脉疾病70多例,140多个肢体。现将资料完整的3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6.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已取得显著成绩。为了探求本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我们采用反应血液凝固性的体外血栓试验对77例本病患者进行检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健康人组35人,男25人,女10人;平均31岁。经查未发现心、脑、肝,肾等疾病。患者组77例,男49例,女28例;根据1984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年龄22~79岁,平均38岁;病程24小时~20年,平均1年。其中35例经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47.
采用益肾清浊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0例,疗程为2个月~3个月,治愈26例,显效21例,好转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认为本方补益不留邪,利湿不伤正,可增强前列腺局部抗感染能力,促进炎症的消退。  相似文献   
48.
乳宁流膏治疗乳腺增生病30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乳宁Ⅰ、Ⅱ号中药流膏辨证治疗乳腺增生病300例,痊愈108例,显效86例,有效84例,总有效率92.7%。本剂与汤剂相比,具有服用方便,远期疗效稳定,无副作用,病人易于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49.
建国以来,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在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对发展我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外科作出了贡献。(一)中医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我国五十年代始,已应用中医中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从一个疾病入手,  相似文献   
50.
血栓閉塞性脉管炎,是外科常見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祖国医学早在两千年前对本病即有了明确的認識,如黄帝內經灵枢痈疽篇云:“发于足指名脫痈(即今之脫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斬之,不則死矣”已指出本病的严重危害和手术切除为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外科自1959年12月至1962年6月根据中医辨証施治的原則,采用內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