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5篇
内科学   2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雷诺氏病和雷诺氏征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至后期可发生指(趾)血液循环障碍,甚至出现溃疡和坏死;而雷诺氏征又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容易被忽略。为了提高认识,加强防治。本刊编委尚德俊教授特组织有关专家、教授笔谈该病的防治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12.
<正> 结节性脉管炎是一种以侵犯四肢皮肤为主的结节性血管炎症病变。我科近年已收治6例,经中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例均为男性。年龄:20~40岁者4  相似文献   
13.
儿童股骨干移位性骨折属不稳定性骨折,一般采用牵引疗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牵引方法多有占用床位时间长、冬季保暖困难、复查不便等缺点。1977年至1988年以来,我们采用自行设计的外展反牵引装置,通过58例患者的临床观察,效果满  相似文献   
14.
现将周围血管疾病的外治疗法作一简要介绍。一、活血通络法: 周围血管疾病主要由气滞血淤(淤阻)所致。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雷诺氏病和大动脉炎等,肢体缺血、淤血,呈潮红色或紫绀,常有肢体疼痛。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由于下肢静脉机能不全,淤血留滞脉络,出现肢体肿胀、胀痛,和皮肤色素沉着,呈暗褐色。血栓性浅静脉炎,慢性炎症期(淤结),肢体遗留硬结节和硬性索条状物,常有疼痛,不易消  相似文献   
15.
一、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根据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检,结合有关辅助检查,以及深静脉造影作出明确判断。虽然根据询问病史,了解发病诱因和临床表现,可以作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但必须强调下肢深静脉顺行和逆行造影对诊断和鉴别  相似文献   
16.
一、血栓性浅静脉炎:曲张的浅静脉发红、灼热、疼痛,表现为阳证、热证者,可以应用解毒消肿法治疗:1.患处外敷大青膏、茅菇膏或用鲜马齿苋捣烂,外敷患处。2。用解毒洗药(煎汤)、硝矾洗药(开水冲化)乘热熏洗或热腌患处,每日  相似文献   
17.
对100例怀疑静脉漏性阳萎病人行人工诱导勃起后阴茎海绵体造影,发现91例为静脉漏者,造影诊断符合率为91%。根据阴茎静脉系统解剖为依据,将静脉回流的异常X线征象分为五型。52例手术治疗,30例近期治愈,16例有效,6例无效。随访3个月~半年有效率为88%。  相似文献   
18.
慢性溃疡是临床外科中很常见的疾病,下肢静脉曲张、外伤感染和一般化脓性感染疾病(疖、痈、脓肿等)处理不当,都是最常见的原因;梅毒、结核和恶性肿瘤所引起的特殊性溃疡比较少见。由于溃疡经久不愈合,且合并有慢性感染,给患者带来很大痛  相似文献   
19.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以薄白苔最多见,黄腻苔次之;舌质以淡红、红为多,其次为红绛舌。仅见《赵炳南临床经验集》(1)记载了1例三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出现黑苔。我们曾见到6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出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医理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湿热下注,使肢体气血运行不畅,气滞则血液凝结,瘀血阻塞经脉,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病象。因此,总的治疗法则是: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可根据发病的时间、病理特点以及临床表现,结合个人体质,灵活掌握,辩证论治。我们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