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4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摘 要 目的: 探讨清肠解毒方对大肠癌术后复发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肿瘤标记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出现复发的大肠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化疗方案均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或者盐酸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观察组加用清肠解毒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EA、AFP、CA 125、CA 199水平与ECOG评分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EA、AFP、CA 125、CA 199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此外,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EA和CA 19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ECOG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COG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肠解毒方能够明显改善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血清肿瘤标记物浓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2.
冯慧俊  朱慧玲  朱向明  李国杰  江峰  彭辉 《安徽医学》2017,38(12):1526-1528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下8+X点及6点穿刺活检法诊断前列腺癌(Pca)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65例临床疑似Pca患者,即满足直肠指检阳性、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TRUS发现可疑结节、磁共振发现异常结节其中至少1项者,行TRUS引导下6点及8+X点穿刺活检,比较2种方法诊断价值.结果8+X点穿刺活检法对Pca诊断的灵敏度为97.04%,显著高于6点穿刺法(8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5,P<0.001).结论TRUS引导下8+X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法诊断Pca灵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3.
小儿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稚阴稚阳”,尤其以肺、脾、肾三脏的形气相对不足更为突出。因此在小儿病变中 ,亦以脾、肺、肾三脏的病变较为多见。白术性味甘温 ,味苦 ,功能补脾健胃 ,燥湿利水 ,固表止汗 ,为调理脾、肺、肾病变的临床常见中药。若与他药配伍得当则获效甚速 ,现将临床应用体会总结如下。1 补脾健胃疗脾胃  小儿脏腑未健 ,寒暖不能自调 ,乳食不知自节 ,故易为饮食所伤。脾能受纳腐熟水谷 ,故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小儿临床以脾胃病最为常见。《本草求真》曰 :“白术 ,味苦而甘 ,既能燥湿实脾 ,复能暖脾生津且其…  相似文献   
54.
两种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法在老年患者运用中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提高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方法将1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2人配合法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结果实验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老年患者或皮肤松弛,弹性差的患者宜采用2人配合法进行浅静脉留置针穿刺,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自体半腱肌肌腱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治疗不伴有骨性畸形的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12月芜湖市中医院采用自体半腱肌肌腱双束解剖重建MPFL的12例不伴有骨性畸形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10例,年龄14~46(27.75±10.14)岁。所有患者术中髌骨侧采用2枚带线锚钉固定移植物,关节镜下调节张力后股骨侧采用界面挤压螺钉固定移植物。术后定期进行随访,主观评价髌股关节摩擦感、髌骨异常活动、髌骨外推试验及外推恐惧试验、膝关节活动度、肌力检测,影像学(X线片及CT)评估测量骨道位置,采用Lysholm、Tegner和Kujala主观评分评价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结果 1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3.5个月。术后均无髌骨再脱位、髌骨错动,0°位和屈膝30°位髌骨外推试验和外推恐惧试验均为阴性。Lysholm评分术前为(66.00±4.71)分、末次随访为(92.67±3.23)分,Tegner评分术前为(3.33±0.89)分、末次随访为(5.33±0.78)分,Kujala主观评分术前为(53.67±3.23)分、末次随访为(91.50±2.6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248、32.176、89.350, P值均<0.01)。结论 对于不伴有骨性畸形的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患者,自体半腱肌肌腱双束解剖重建MPFL,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6.
我院自2000年以来开展气管插管全麻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及颈椎后路减压椎体融合内固定手术25例,术中麻醉平稳顺利。现就其麻醉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7.
目的:比较观察排石通颗粒和排石冲剂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将84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5)、对照1组(n=20)和对照2组(n=29),治疗组口服排石通颗粒,对照2组口服南京同仁堂制药厂生产的排石冲剂,对照1组采用纯西药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2组、对照1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86.2%和55.0%。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对照2组总有效率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排石通颗粒治疗泌尿系结石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总结缺血性肠炎的内镜及临床特点,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缺血性肠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内镜下表现及病理资料。结果 36例患者平均年龄58.8岁;临床主要表现腹痛、便血及腹泻等;病变累及左半结肠27例(75.0%),未见累及直肠、升结肠和回盲部,也无全结肠受累。结肠镜下1例误诊为克罗恩病,2例误诊为溃疡性结肠炎,1例误诊为结肠癌;结肠镜确诊32例,确诊率为88.9%。根据Marston分型,一过型31例(86.1%),狭窄型5例(13.9%),无坏疽型。病理检查特征性改变为肠壁内微小血管闭塞、黏膜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素血栓和含铁血黄素沉着等。经治疗均临床痊愈。其中19例在治疗后2周~2个月复查结肠镜,8例在原病变部位有轻度糜烂、血管纹理模糊或浅小溃疡,11例内镜下黏膜"正常"。结论缺血性肠炎有其特殊的临床、内镜表现以及病理特征;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则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0.
胃Dieulafoy病又称黏膜下胃恒径动脉畸形、Dieulafoy溃疡,临床较少见。破裂可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现就我院2003~2004年诊治的3例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