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篇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探讨非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病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方法连续收集非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130例,按照TOAST分型标准进行病因分型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本组患者TOAST分型的结果是:不明原因型53例(40.8%),小动脉闭塞型39例(30.0%),心源性栓塞型28例(21.5%)、其他明确病因型10例(7.7%)。心源性栓塞型平均年龄最大,其他明确病因型最小(χ~2=16.211,P<0.05)。小动脉闭塞型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最轻,其他明确病因型病情最重(χ~2=4.347,P<0.05)。结论非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病因复杂,各亚型的临床特点存在较大差异,临床上需要根据不同病因予以个体化医疗支持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43.
线粒体是细胞质中重要的细胞器之一,普遍存在于除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以外的所有真核细胞中.它是生物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以氧化磷酸化(OXPHOS)方式将食物内蕴藏的能量转变为可被机体直接利用的ATP高能磷酸键.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80%来源于线粒体,因此线粒体在细胞的生长代谢和人类的遗传中都有重要的作用.1949年,Rphrussi等首先发现线粒体中含有DNA;1963~1964年,证实线粒体中存在着DNA;1981年,Anderson等完成了人类mtDNA全长核苷酸序列的测定,由此mtDNA作为一种结构相对简单而精致的真核生物基因组,引起了学者们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44.
背景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组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致盲性眼底病变,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目的研究RP1基因在宁夏地区RP患者中的突变频率及特征,进一步探讨其在RP发病机制中的潜在作用。方法收集宁夏回族自治区110例RP患者,其中包含35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RP(ADRP)患者和75例散发患者为RP患者组,同时收集100例健康成年人为正常对照组,2组均采集外周静脉血3~5ml,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直接测序法进行RP1基因全编码区及邻近剪切位点内含子区域序列突变的检测。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和基于网络的评分软件PolyPhen、Sorting Intolerantfrom Tolerant(SIFT)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RP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RPl基因共检测出11个变异位点,P.Lysll52Lys和C.*247A〉C为新发现的突变。RP患者组第3内含子C.788—92T〉C的突变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2,P〈0.01);3’-侧翼序列区c.*247A〉C的突变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7,P〈0.01),且与RP发生呈显著正相关(r=1.11,P〈0.05),其余位点突变均证实为RPl基因的多态性。RP患者组P.Gln1725Gin的突变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χ2=42.09,P〈0.01),但其与RP的发生无关(r=1.74,P〉0.05)。1例散发患者发现了P.Lysll52Lys的突变。在83例RP患者中发现有P.Arg872His、P.Alal670Thr和P.Serl69lPro突变的同时出现,PolyPhen分析显示,三者均为保护性突变,评分分别为1.11、0.74、0.22;SIFT分析显示,这3个突变均对RP表现为保护作用,评分分别为0.07、0.60、0.22;携带这3个突变的RP患者夜盲出现的平均年龄为30.54岁,27例未携带这3个突变的RP患者夜盲出现的平均年龄为21.06岁;携带这3个突变的RP患者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0.50±0.38,未携带者的为0.4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P〈0.05)。结论在宁夏回族自治区RP患者中,RPl基因的致病突变率低于中国其他地区的人群。P.Arg872His、P.Alal670Thr和P.Serl691Pro突变的协同出现可能对RP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也可能降低了RPl基因致病突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5.
目的:系统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恢复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ar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CNKI、VIP、CBM、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查找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恢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Cochrane手册5.1.0 RCT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并使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RCTs,包括33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在第4天[MD=-2.67,95%CI(-4.97,-0.37),P=0.02]和第7天给药[MD=-3.97,95%CI(-5.35,-2.59),P<0.00001]可缩短血小板恢复至>20×109/L时间,加快血小板恢复>50×109/L的时间[MD=-6.5,95%CI(-8.53,-4.48),P<0.00001],但在血小板输注数量和粒细胞植入时间等方面,两组无差别。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与空白对照比较,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促进血小板恢复有一定积极作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尚需进一步开展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46.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不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经济负担,也给直接照料者带来身心压力。目前尚无治疗老年痴呆症的特效药,所以,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精心护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7.
本文就危重症患儿肠内营养支持管饲依赖的影响因素及戒断措施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医护人员开展相关临床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研究下调REV7基因表达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对HCT116细胞进行培养并运用RNA干扰技术实现REV7基因下调,将细胞分为空白组、转染阴性RNA oligo片段阴性对照组、转染REV7 RNA oligo的REV7基因下调组。克隆形成实验反映细胞增殖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细胞凋亡发生水平和非同源末端连接途径发生水平。结果 6Gy照后REV7 siRNA组细胞克隆形成率降低(P<0.05)。REV7 siRNA组REV7基因下调效率>60%。REV7 siRNA组γH2AX、Caspase9表达升高(P<0.05),Ku80、XRCC4表达降低(P<0.05)。结论 下调REV7基因能提高HCT116细胞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下调REV7后非同源末端连接的发生被削弱有关。  相似文献   
49.
2020年初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使在线教学成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然选择,也促使各高校提前开启基于在线教学的教育模式改革。宁夏医科大学贯彻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精神,成立教学工作组,坚持以生为本,统一领导,合理安排教学,整合教育资源,建立疫情下“互联网+教育”远程智慧教学新形态,通过多重手段开展在线教学,保障教学质量,并总结实践经验,对在线教学常态化的教育模式改革进行思考总结:经过大规模在线教学洗礼的教育教学,既有丰富的实践检验,更有观念的革新,催生了教育教学领域“教 ”“学”“管”三维改变,建立起教育教学新形态;重新定义在线教学与线下课堂的关系,优势互补,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常态;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求变,是教学质量意识的崛起与实践,也逐步构建起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的质量革命新生态。  相似文献   
50.
颅内夹层动脉瘤(intracranial dissecting aneurysm,IDA)是指颅内动脉由于先天性因素、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导致血管壁内膜损伤,血液经破裂口在血管壁之间积聚而形成血肿,向内使管腔狭窄、闭塞,向外形成血管壁的凸起,从而影响动脉管腔内血流正常流动[1]。IDA主要发生在颅内动脉的前循环和后循环,虽然发病率相对较低,但是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发病群体年轻化,平均发病年龄约30岁,男性居多。此外,部分未破裂IDA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困难,从而影响早期治疗和精准诊治[2,3]。本文重点总结IDA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式新进展,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