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7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6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357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53篇
中国医学   67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肛裂是肛肠外科常见病,病因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1)感染,是形成肛裂的主要原因,肛周皮肤皱折内残留粪便,粪便中的氨与汗水中氢离子的协同作用,对肛周皮肤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导致局部感染.另外感染时炎性细胞可以释放溶胶原酶,阻止上皮组织再生与延伸,造成肛裂长期不能愈合.[1] 2)损伤,见于粪便硬结,异物,排便过快和手术损伤,[2~4]长期腹泻,碱性液使肛管皮肤灼伤.形成局部溃疡.[4]3)解剖因素,肛门处括约肌浅部由尾骨向前呈"Y”形  相似文献   
22.
从化疗常见毒副反应及中医辨证分型,化疗毒副反应的治疗原则,以及中医药减毒作用的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几个方面,对近年来中医药在肿瘤化疗中减毒作用的文献报道进行综述。无论是临床观察,还是实验研究,均证明中医药对化疗药物有确切的减毒作用,对肿瘤病人化疗的顺利完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黄芪注射液在脑梗塞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黄芪注射液是由中药黄芪中提取的有效成份精制而成,黄芪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nbranaceus Fisch Bge)或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 Beg)的干燥根,是一种常用的补益中药。黄芪性温味甘,具有补气开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的作用。1997~1998年我们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脑梗塞3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所观察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组30例均为收本院治疗的脑梗塞患者。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9~82岁,平均63.7岁;30患者均经CT确诊为脑梗塞,其中大脑  相似文献   
24.
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突发性耳聋是患者突感患耳听力下降的耳鼻喉科常见疾病 ,是与病毒感染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有关的感音性聋。笔者采用针灸治疗本病 ,与常规西药治疗相对照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按突发性耳聋的诊断标准选择病人 ,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针刺组 4 1例 ,男 2 3例 ,女 18例 ;年龄30 - 6 8岁 ;病程 1d- 7d;对照组 4 0例 ,男 2 4例 ,女 16例 ;年龄2 8- 71岁 ;病程 1d- 6 d。2 治疗方法2 .1 针刺组2 .1.1 取穴 :取患侧治聋 1(耳廓后凹陷处 ,与耳屏呈水平位 )、治聋 2 (翳风穴上 5分处 )、耳门、听会、外关、中渚、足临泣、全息耳…  相似文献   
25.
头颈部神经鞘瘤2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头颈部神经鞘瘤进行临床分析.方法:1969年7月~2002年9月共收治头颈部神经鞘瘤342例,占全身神经鞘瘤的58.6%(342/584),随访275例,随访率80.4%.结果:术前诊断为神经鞘瘤者仅为184例,误诊率为33.1%(91/275).本组7例复发(包括3例恶性),肿瘤发生最多的神经为交感神经、臂丛神经和迷走神经.结论:神经鞘瘤60.0%左右发生在头颈部.绝大部分为良性,恶性极少(3/275).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恶性神经鞘瘤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差.  相似文献   
26.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疾病 ,笔者于 1995年~ 2 0 0 0年期间 ,运用推拿及手法牵引治疗此病 15 2例 ,疗效比较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5 2例 ,男 62例 ,女 90例 ;年龄 2 7岁~ 68岁 ,平均 47岁 ;病程 15d~ 2浕 ,平均 82d ;持续性眩晕 5 6例 ,一过性眩晕 96例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头痛、头胀、恶心 ,旋颈试验阳性 ;颈椎X线片示 :15 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钩椎关节增生 ,116例C5-6,C6-7椎间隙窄 ,12 0例颈椎生理曲度消失、反弓 ,73例颈韧带有不同程度的钙化 ,3 6例环枢椎间隙不对称 ,CT或MRI检查有 18例颈椎…  相似文献   
27.
颈椎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已经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临床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自1999年至今,笔者采用山西黄河中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骨筋丸胶囊内服,配合牵引、按摩治疗颈椎病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诊断参考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青岛93)[1]所定  相似文献   
28.
痹证从肝论治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从痹证的病因谈起病因学在中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疾病病理变化、指导治疗。中医所说的“审因论治”既说明了审查病因是辨证论治的基础。同样,我们对痹证病因的认识也有利于对痹证病理的认识,提高辨证论治水平。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及临床疾病谱的变化,我们对痹证的病因的认识也有待提高,有利于痹证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9.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因面部长时间外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引起的以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红斑、丘疹、干燥、皮肤萎缩等为临床表现的慢性皮肤病[1].由于种种原因,本病发病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且顽固难治,已成为医学专家们关注的焦点.现将近两年笔者收集的80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0.
专病笔谈--面瘫(1)针灸治疗面瘫何时介入最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有的人认为面瘫初期不宜做针灸治疗,主要是看到了部分患者针刺后病情加重的现象,因而主张面瘫进入了恢复期后再行针灸治疗;也有的针灸师看到面瘫初期患者症状呈进行性加重,怕过早治疗仍不能立即扭转这种加重的趋势,担心患者认为越针症状越重是由于医生的水平不行,因而主张干脆等面瘫进入恢复期后再行针灸治疗;还有一些人以为针灸只是一种康复方法,只适用于各种疾病恢复期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