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月骨无菌性坏死的临床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骨无菌性坏死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腕部疼痛性疾病,好发于15~40岁的男性体力劳动者的优势手腕。1910年Kienbock最初对其做了系统性描述,因此又称Kienbock病。1解剖因素月骨位于近侧列腕骨的中心,呈新月形,它是腕关节中央列,即头—月—桡骨关节链的中心,易被扭曲或挤压。月骨与相邻骨块共构成五个关节,表面绝大部分为关节软骨覆盖,而无骨膜,仅在其掌侧及背侧腕关节韧带附着处有小血管进入。和全身多处骨相比,月骨血供较差,其血供破坏时很难借助相邻骨骼的血供来修复再生。2致病因素一些学者认为继发于创伤或反复微小创伤的循环改变为其病因[1…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报告腕、掌部毁损伤利用残指移位再植于前臂远端急诊手再造的经验和方法.方法 对4例腕、掌部毁损伤的患者,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将残指移位再植于桡、尺骨远端,结合术后系统的功能锻炼,重建部分手功能.结果 4例再造手全部存活.随访时间最长20年,最短1年;再造手恢复了部分屈伸、握持、对掌功能,指腹两点分辨觉为5~7mm.结论 对于腕、掌部毁损伤的患者,将残指移位再植于前臂残端,重建手指屈伸和对掌功能,是治疗该类损伤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3.
白细胞介素-1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 1(interleukin 1,IL 1)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 40只Wister大鼠为实验动物。在坐骨神经形成 1cm的缺损后 ,以自体颈静脉桥接 ,根据注入静脉的不同制剂分为 4组 :雪旺细胞培养液组、IL 1组、IL 1再加IL 1拮抗剂组和培养液组 (对照组 )。术后 1、3个月进行电生理和组织学观察 ,并进行对比检测。结果 术后 1个月 ,IL 1组神经轴突的再生明显好于加IL 1拮抗剂组和对照组 (F =4.0 18,P <0 .0 5 )。术后 3个月时 ,IL 1组神经轴突的再生仍好于后 2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L 1有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但其作用方式、注入量、注射间隔时间等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4.
组织工程是通过细胞和生物材料的组合重建组织的,涉及细胞分化和细胞增殖。无论何种材料作为组织工程支架,只有提供仿生的组织环境才能保持细胞正常的生长状态。通过探索细胞与基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模拟体内细胞的生存条件,为工程化组织的构建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就有关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臂丛MRI在臂丛神经节前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45例临床诊断为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术前均采用1.5 T GE Signa EXCITE MRI扫描仪行双侧臂丛MRI扫描,同时所有患者均行锁骨上臂丛神经探查以及术中肌电图检查,将MRI扫描结果与手术所见及术中肌电图进行比较,分析臂丛MRI在节前损伤诊断中的准确率。结果45例共225根神经根,169根节前损伤,MRI共检出147根,MRI诊断总体准确率为86.2%,并且MRI检查距受伤时间与诊断准确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臂丛MRI可以清晰地显示臂丛神经椎管内外的结构,对臂丛神经节前损伤可以提供准确而清晰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非常高的准确率,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参考,指导临床早期制定手术方案,有益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