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通过分析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腕骨损伤的MRI表现,证明桡骨撞击可以导致月骨损伤。方法自1997年3月至6月收治急症初诊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6例,男16,女30例;年龄28~62岁,平均48.2岁。确诊后均采取保守治疗,复位纠正阳性尺骨变异,尺骨变异范围要求达到1.5mm以内。骨折按MayoClinic分型:Ⅰ型18例(39%)、Ⅱ型14例(30%)、Ⅲ型9例(20%)、Ⅳ型5例(11%)。拍摄腕部正位及侧位X线片,用投影线技术测量尺骨变异。行CT检查排除月骨和三角骨微骨折、囊性变和先天发育不良。行MR检查观察月骨损伤和损伤信号出现的位置。结果MRI出现月骨损伤信号42例(91%),Ⅰ型15例(15/18,83%)、Ⅱ型13例(13/14,93%)、Ⅲ型9例(9/9,100%)、Ⅳ型5例(5/5,100%)。损伤信号单纯位于月骨尺侧近端35例(占月骨损伤信号的83%),单纯位于月骨中部5例(12%),月骨中部和尺侧近端同时出现损伤信号2例(5%)。月骨中部出现损伤信号的7例患者中5例为MayoClinicⅢ型桡骨远端骨折,MayoClinic骨折类型与月骨中部损伤信号的出现率有相关性(Χ^2=19.475,P=0.000,r=0.545)。三角骨中心出现损伤信号2例,与月骨相关节的桡骨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信号。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导致的月骨损伤,其MRI上月骨损伤信号位于不同部位,从力学角度分析月骨中部的损伤信号应为桡骨撞击所致。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不可逆正神经高位损伤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1975年12月至1996年10月间采用桡侧腕长伸肌代拇长屈肌;示指指深屈肌切断,远端编入环指指深屈肌;小指展肌移位,恢复对掌功能的方法,治疗正中神经高位损伤的11例病人,其中9例获随访。结果 随访9例病人.肌腱移位治疗不可逆正中神经高位损伤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腕部尺神经损伤的显微修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腕部尺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62例腕部尺神经损伤,行神经外膜缝合34例,神经束膜缝合30例,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2.5年,按顾玉东的单根神经功能研究标准评定,神经外膜缝合优良率为52.9%,神经束膜缝合优良率为83.3%,结论:腕部尺神经损伤后行神经束膜缝合疗效明显优于神经外膜缝合。  相似文献   
54.
四肢软组织缺损及感染创面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总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及感染创面的经验,对应用不同种类的皮瓣或肌皮瓣移位、移植修复的83例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表明,83例皮瓣均成活;82例切口Ⅰ期愈合,1例胫前溃疡骨外露,术后伤口轻度感染,经4周换药治愈。全部患者经6个月~4年随访,功能恢复满意。认为,四肢软组织缺损及时修复,皮瓣供区选择应就近避远,修复方法应就简避繁。正确处理创面,合理设计皮瓣,术后使用有效的抗生素等,有助于修复成功。  相似文献   
55.
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治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卡压特点和手术疗效。方法自1990年-2002年,对12例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病因、症状与体征、术中所见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全部病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年11个月。拇、示指屈曲肌力恢复正常10例,2例部分恢复。结论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主要为旋前圆肌和指浅屈肌腱腱弓压迫造成,需与旋前圆肌综合征仔细鉴别。早期可保守治疗,一旦肌力明显下降,应及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6.
桡神经损伤后的功能重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 0年 1月~ 2 0 0 0年 11月我们对 5 3例桡神经损伤实施肌腱移位术 ,重建伸腕、伸指及伸拇功能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3例 ,男 4 0例 ,女 13例。年龄 17~ 5 7岁 ,平均 2 7.3岁。均系单纯骨折及外伤所致 ,无其他合并症。损伤上臂桡神经主干 37例 ,前臂骨间背侧神经 16例。单纯桡神经切割伤 19例 ,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 34例 ;其中肱骨干骨折 30例 ,孟氏骨折 9例 (5例为双部位骨折 )。 5 3例均施行功能重建术 ,手术距受伤时间最长8年 ,最短 14个月 ,平均 2 .9年。手术方法 :1尺侧腕屈肌移位至 2~ 5指指总伸肌腱、固有伸…  相似文献   
57.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研究针灸治疗中老年偏头痛的选穴规律与用穴特点。方法通过对针灸治疗中老年偏头痛文献进行全面检索与严格筛选,系统性地收集针灸治疗中老年偏头痛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献,并建立标准化针灸选穴、用穴数据库,运用SPSS 20.0软件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总结针灸治疗中老年偏头痛的选穴规律及用穴特点。结果本次研究分析共纳入针灸治疗中老年偏头痛相关文献125篇,其中涉及主穴选穴方案125例,配穴选穴方案61例。在选穴用穴中诸文献以头部穴位居多,主穴选择中以胆经穴最为常见,利用系统聚类功能共获取5组腧穴组合方案,而在配穴中多选择四肢穴位,如肝经、胃经、脾经等,利用系统聚类功能共获取6组腧穴组合方案。结论针灸治疗中老年偏头痛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并具备良好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而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针灸理论的指导下总结科学、合理的选穴规律与用穴特点,可为中老年偏头痛针灸治疗提供更为客观、合理、高效的选穴方案。  相似文献   
58.
锤状指治疗的国内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指伸肌腱在末节指骨背侧的部分由两侧束汇集而成,为伸肌腱Ⅰ区,此区域的指伸肌腱断裂导致末节手指不能伸直,呈现屈曲畸形,称为锤状指。患者虽然不能主动伸指,但被动伸指活动正常。在损伤的急性期可以检查到手指末节背侧肿胀和压痛。现将近年来国内治疗锤状指的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9.
手部小关节的关节内骨折伴软骨面受累时,治疗非常困难,关节结构的重建具有挑战性,目前仍没有确定的可靠的治疗方法。近侧指间关节骨折,常导致关节僵硬和残疾。而近侧指间关节活动范围的减少会明显影响手指的完全主动活动范围。  相似文献   
60.
虽然周围神经医源性损伤的发生率没有详实统计,但确实不是罕见情况。因此对外科医生,特别是骨科医生了解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外科医师、骨科医师应重视周围神经医源性损伤,预防其发生,一旦发生应视临床损伤程度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