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12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中药消岩汤对肺癌恶病质大鼠摄食的瘦素抵抗机制。方法建立肺癌恶病质大鼠动物模型,数字随机方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恶病质模型组、消岩汤组及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肺癌恶病质模型形成后,恶病质模型组予每日灌服生理盐水2 m L,消岩汤组每日灌服消岩汤2 m L,阳性对照组每日灌服甲羟孕酮混悬液2 m L,共用药14天。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肿瘤生长情况,运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瘦素及下丘脑中瘦素受体水平含量,运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下丘脑中促食欲基因NPY和厌食欲基因POMC表达水平。结果在血清瘦素水平含量比较中,恶病质模型组血清中瘦素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恶病质模型组比较,消岩汤组及阳性对照组血清中瘦素水平含量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下丘脑瘦素受体水平比较中,恶病质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病质模型组较其他组瘦素受体水平含量升高(P<0.01),提示无论消岩汤及阳性对照组均可有效地降低瘦素受体水平,且消岩汤组与阳性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Y比较中,恶病质模型组较其他组水平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及其他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恶病质模型组POM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治疗组与恶病质模型组比较,均可使POMC下降(P<0.05),且消岩汤组下降较阳性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肺癌恶病质大鼠中存在"瘦素抵抗"现象,中药消岩汤可升高血清中瘦素水平;降低下丘脑中的瘦素受体水平,可通过升高下丘脑中的NPY水平,降低POMC水平,促进食欲,增加摄食,从外周和中枢两条途径达到改善恶病质状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2.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对化疗及靶向药物的获得性耐药严重影响NSCLC患者的生存期,NSCLC获得性耐药机制复杂,确切机制仍不清楚.肿瘤来源或与肿瘤相关的外泌体是参与调控NSCLC获得性耐药的重要机制,可以通过传递核酸、蛋白质等赋予敏感细胞耐...  相似文献   
23.
文章探讨了中医药对喉癌的治疗效果及分子机制。通过统计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喉癌的相关论文,查找中药及其提取物对喉癌细胞相关分子表达的作用。许多实验发现,不同中药及其提取物可通过诱导喉癌细胞凋亡、抑制喉癌细胞增殖、抑制肿瘤黏附、增强细胞免疫、抑制上皮间充质转化等方式抑制喉癌的进程。中药及其提取物能一定程度上控制喉癌的发生发展,为喉癌的治疗提供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24.
[目的]本研究旨在从循证医学角度系统评价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截止至2018年5月已经发表在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期刊数据库、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的文献,纳入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NSCLC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的研究采用"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提取研究特征、方法和结果的数据,运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分析,并检验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文献26篇,病例1 783例。结果显示,与单纯化疗组相比,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化疗能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RR=1.30,95% CI(1.16,1.46),P<0.000 01]、疾病控制率[RR=1.17,95% CI(1.10,1.23),P<0.000 01)]、生活质量[RR=2.16,95% CI(1.80,2.61),P<0.000 01],并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消癌平注射液能提高晚期NSCLC患者化疗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5.
化疗所致呕吐(CINV)乃临床常见现象,发生CINV时病人往往对治疗有抵抗性,易进展为难治性呕吐。由于中药有灵活、复合的特点,中药在辨证基础上加减治疗,往往可取得较好疗效。目前普遍认为益气健脾、和胃降逆为治疗CINV的大法,但因人、因时、因地不同,CINV病人的具体治法及转归各异。从动态辨证的观点探讨化疗所致呕吐的一般传变规律,以期为中医药防治化疗所致呕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6.
27.
手术后疲劳综合征是乳腺癌术后患者在躯体功能及心理状态方面异常的常见表现,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药疗法在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状态方面有独特优势,中医肿瘤名家贾英杰教授以"活用疏郁,脾肾兼顾,调理冲任"为治疗大法,从肝郁气滞、肝郁脾虚、脾肾两虚三证辨治,兼顾脾胃"寒热之化",善用理气化湿法,阻遏病势,临床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8.
癌性疼痛是晚期肿瘤患者最常见的、最痛苦的症状之一,约有60%~80%的进展期肿瘤患者会出现癌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国际上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三阶梯止痛治疗来控制癌性疼痛,但因其毒副作用较大,导致许多患者不能耐受,迫使治疗终止。中医外治法可有效降低镇痛治疗所导致的毒副作用,并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因此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现就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癌性疼痛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9.
近年来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是导致患恶性肿瘤男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早期症状不明显,20%的患者初诊时已发生转移。早期诊断率低是我国前列腺癌病死率高于欧美国家的主要原因。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液、尿液、精液中存在着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的诊断标志物,如早期前列腺癌抗原、ERG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GSTP1甲基化等,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机会,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30.
综述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中西医药物治疗进展,指出目前化疗相关性口腔溃疡的治疗主要围绕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其中诸多国外临床研究结果虽然已经获得较高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由于其副作用及昂贵的费用导致这类药物在国内临床应用较少。抗生素等相关含漱液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部分临床设计不够严谨,目前尚无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中医辨证施治目前尚无统一的中医诊疗常规及疗效判定标准,虽然临床报道较多,疗效较好,但仍无法形成体系,而且对于其病理生理及治疗机制尚未进行明确研究,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