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3篇
  免费   1008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243篇
内科学   86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16篇
综合类   823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22篇
  1篇
中国医学   3522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467篇
  2013年   451篇
  2012年   579篇
  2011年   494篇
  2010年   467篇
  2009年   388篇
  2008年   381篇
  2007年   424篇
  2006年   160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的方法测定大鼠口服三拗汤后甘草次酸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150 mm,5 μm)色谱柱, 流动相为乙腈-水(含10 mmol/L甲酸铵), 90%乙腈等度洗脱, 流速0.3 mL/min, 柱温25 ℃, 进样量20 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 SIM负离子检测模式, 甘草次酸和熊果酸(内标)定量离子分别为m/z 469.4和m/z 455.4。大鼠单剂量灌胃给予三拗汤浓缩液后, 经液-液萃取法对大鼠血浆样品进行预处理, 利用LC-MS法测定大鼠体内甘草次酸的血药浓度, 并采用DAS(ver.1.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甘草次酸的线性范围为5~10 000 μg/L, 最低定量限为5 μg/L, 内源性物质不干扰甘草次酸及内标的测定, 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回收率和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的测定要求。[结论] 本方法具有专属性强、准确度高、灵敏度好的特点, 可用于甘草次酸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62.
休克是临床危重病症,临床对感染性休克及低血容量休克患者的救治,往往遇到感染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体温持续或反复升高;液体复苏后,血压不能恢复或维持的情况。《伤寒论》厥阴病篇中热厥与寒厥的论述,与临床部分感染性休克与低血容量休克的临床表现有类似之处。通过对《伤寒论》热厥与寒厥理论与临床休克证治关系的探讨,有助于拓展中医药治疗感染性休克与低血容量性休克的临床新思路。  相似文献   
63.
[目的] 了解国内推拿不良事件现状,促进推拿手法的标准化,从而提高推拿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期刊文献研究,检索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的推拿不良事件病例报道类文献,对使用的手法、意外情况类型、原发疾病、事故原因、病例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出有效文献202篇,共 709个病例。分析结果显示推拿不良事件主要包括骨折与脱位、神经损伤、晕厥、截瘫、椎间盘突出症等。扳法、按法、牵引、被动肢体屈伸等手法标准化程度低,在推拿治疗中易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部分推拿手法的安全性尚待提高,推拿手法标准化是提高其安全性的重要途径,相关工作亟待开展。  相似文献   
64.
高血压发病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氧化应激作为高血压发病机制之一,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靶点,通过调节机体氧化应激水平治疗高血压可能成为新的方向。然而使用作用途径单一的抗氧化剂,很难全面应对复杂的氧化应激过程。因此,全面了解氧化应激和高血压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明确氧化系统及抗氧化系统的各种指标在高血压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作用,联合运用多靶点、多途径的抗氧化剂或提升机体抵御氧化应激能力的药物,或许能更好地控制高血压。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考察六五一丸(651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气阴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运动耐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CHD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CHD基础用药方案(抗血小板制剂、硝酸酯类药、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加六五一丸(651丸),对照组仅采用CHD基础用药方案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分析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心电图、心绞痛发作次数及6 min步行试验(6minute walking test,6MWT)距离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等指标的变化;治疗后1月随访2组间6MWT和生存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硝酸甘油停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MWT总距离2组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P<0.05),1个月后随访这种差异更显著(P<0.01)。治疗组在“主要症状”、“伴随情况”、“认识程度”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余4个生存质量(SAQ)评分维度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1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各维度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六五一丸(651丸)可显著改善CHD患者心绞痛症状、减少硝酸甘油用量,较常规治疗方案可明显提高CHD患者运动耐力和生存质量,是冠心病心绞痛(气阴虚血瘀证)治疗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之一。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胃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中医证属湿热中阻型口臭的关系.方法 选择非口源性口臭患者53例,进行1℃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对Hp感染的口臭患者行三联方案根除Hp.结果 53例口臭患者的Hp阳性者为39例,占73.58%.39例口臭患者予根除Hp治疗,其中34例根除Hp成功,根除率为87.2%,根除Hp者口臭消失者29例,占85.3%.结论 胃Hp感染很可能是非口源性口臭中医证属湿热中阻型的一个重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酒石酸西尼必利片联合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4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饭前15 min口服酒石酸西尼必利片,1 mg/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胃黏膜炎症病理评分、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前列腺素E2(PGE2)。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脘疼痛评分、胃中嘈杂评分、嗳气泛酸评分、胃黏膜炎症病理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并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胃黏膜炎症病理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AS、MT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GSH-Px、PGE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GAS、MT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GSH-Px、PG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酒石酸西尼必利片联合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胃黏膜炎症。  相似文献   
68.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微小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的非编码小RNA,研究发现miRNA与PCa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多种miRNA在PCa中表达异常。本文通过描述miRNA在PCa中表达差异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miRNA与放化疗、雄激素受体,以及PCa转移的相关性,来阐明miRNA在PCa发生发展中的的作用。  相似文献   
69.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是绝经后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 主要因绝经后妇女的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生成和骨吸收的代谢失衡。其特征是全身骨量减少和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破坏,临床主要表现为骨痛和骨折风险增加。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改善其疼痛症状,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目前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主要分为单味中药的实验研究和复方中药的临床研究。通过对近5年国内外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药治疗进行相关回顾,在单味中药方面,根据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机特点和用药频次,主要从骨测量指标、细胞因子变化、基因水平等方面综述了淫羊藿、杜仲、骨碎补3种常用中药的实验研究进展;在复方中药方面,普遍认为肾虚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主要病机,此外与肝脾不足、血瘀痰浊等密切相关,主要论述了补肾法在临床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中的应用,并探讨未来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