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通过对"司气海,调血压"针刺技术理论内涵的挖掘、名称治则演变的梳理,以及对该技术针刺操作的规范,认为习术易,习理难。术者,技艺、方法也,即如何在特定处方穴位上进行特定操作,有一定中医基础即可学习。而术因理而存,故学习名老中医的经验技术蕴含的医理可帮助学习"术",可帮助更加深刻地理解"术",可帮助因理而施"术"。  相似文献   
13.
石学敏院士立足"治神"学术思想,创立了"醒脑开窍"针刺法,在中风病的针灸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重视中风病的整体治疗,开发了丹芪偏瘫胶囊,建立中风单元。近年来,又将研究重点转移到中风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的治疗,创立了以人迎为主穴、有规范手法量学标准的针刺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就石学敏院士学术思想在中风病治疗方面的贡献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刘丹  谢宜南  王舒 《辽宁中医杂志》2011,(12):2493-2495
<正>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世界范围内与心脏病、恶性肿瘤被并称为三大"杀手",其死亡率约占所有疾病的10%,致残率50%~70%,严重威胁人类生存质量[1]。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其中缺血性中风占到85%~90%[2]。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分别观察针刺和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对偏头痛的预防性疗效,为形成偏头痛针刺预防性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经过4 周基线期基础病情采集后,采用实施者、记录者、评价者三分离,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给予针刺辨证治疗;药物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治疗。观察治疗4 周后及治疗后12 周、24 周的预防性疗效。结果:(1)治疗期针刺组总有效率95%,药物组总有效率78.95%;(2)治疗后12 周针刺组总有效率80%,药物组总有效率63.16%;(3)治疗后24 周针刺组总有效 率50%,药物组总有效率47.47%;(4)三个时间段内,两组患者基线期与治疗期各评价指标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组与药物组均具有预防偏头痛的作用,能显著降低偏头痛的疼痛程度、头痛天数及发作次数。(2)针刺组治疗4周后与治疗后12周疗效均优于药物组,治疗后24周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穴位特异性及有关影响因素对针刺效应的影响。方法:参照Zea-Longa线拴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针刺组中设立穴位组(穴取"水沟"穴)、非穴位组(穴取患侧肋下髂嵴上10mm的固定点处)进行比较研究,分别以频率(60次/min、120次/min、180次/min)与时间(5s、60s、180s)组合而成的9种不同刺激参数(组别编号Ⅰ-Ⅸ)进行干预,通过TTC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百分比来评价治疗效应。结果:(1)针刺穴位组可以明显缩小MCAO大鼠病灶侧脑梗死面积;在9种针刺参数的干预下,穴位组总体效应趋势优于非穴位组。(2)与模型组比较,穴位组Ⅵ减小脑梗死面积百分比的趋势最明显(P0.05)。结论:(1)穴位针刺更能有效减少脑缺血后MCAO大鼠脑梗死面积,具有穴位特异性优势。(2)穴位组Ⅵ(频率180次/min;时间5s)可以显著减小TTC染色下脑梗死面积百分比。  相似文献   
17.
脑缺血动物模型在探讨脑缺血的病理生理变化、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有重要意义。选用恰当的脑缺血评价方法是判定动物模型建立成功与否的关键措施之一,直接影响着实验研究的结果。就脑缺血动物模型常用的评价方法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8.
脑缺血动物模型在探讨脑缺血的病理生理变化、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有重要意义。从各种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相关评价指标以及模型制备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9.
脑缺血动物模型在探讨脑缺血的病理生理变化、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中有重要意义.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最合适的动物,建立最接近人类脑缺血的理想脑缺血模型对于研究脑缺血至关重要.笔者从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动物的特点及在脑缺血模型制作过程中动物的影响因素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0.
龚兴兰  沈燕  王舒 《新中医》2013,(1):206-207
幼稚子宫即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较正常小,子宫颈相对较长,患者常因月经量极少或婚后不孕就诊。笔者采用针刺方法治疗幼稚子宫1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28岁,未婚,2011年6月5日就诊。患者每次月经基本能如期而至,但是量少,点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