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小指对掌肌浅头腱性起点近侧缘形成的锐利腱弓样结构称为小指对掌肌腱弓,小指对掌肌浅深两头腱性起点和钩骨钩之间的间隙为小指对掌肌间隙,即小指对掌肌管[1].钩骨钩及附近的病变卡压尺神经深支所引起的临床病症,就称为对掌肌管综合征[2].临床上腕尺管综合征并不多见,其病因各种各样,临床症状和体征也不尽相同,可伴有其它疾病,诊断困难.在腕尺管段内的尺神经卡压称为腕尺管综合征.对掌肌管为腕尺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掌肌管处尺神经深支的卡压称为对掌肌管综合征.自199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科收治非外伤性对掌肌管综合征9例,下面就其诊治体会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总结改良背阔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严重的小腿创伤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3年6月至2009年10月,收治24例小腿软组织严重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伴有严重的软组织、血管和(或)神经损伤,小腿无可与游离组织瓣相吻合的血管,不同程度的骨质、肌腱外露和(或)骨髓炎.软组织缺损范围6.5 cm × 10.0 cm~18.0 cm×25.0 cm.患者术前病程1个月~1.5年.应用大小8.0 cm×12.0 cm~20.0 cm×27.0 cm的背阔肌游离皮瓣修复缺损,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远端为蒂,其近端与胸背动脉吻接,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与胸背动脉伴行静脉吻接.供区直接缝合或中厚皮片游离植皮. 结果 术后2例出现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无1例出现血管危象,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植皮顺利成活.术后23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1个月~2.5年,平均1.6年.皮瓣外形、质地、厚薄及色泽均较满意.皮瓣两点辨别觉为10 ~ 20 mm,平均16.6 mm. 结论 对于小腿同侧无可供吻合血管的严重组织缺损时,可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远端为蒂,其近端与背阔肌皮瓣的胸背动脉吻合,胸背动脉伴行静脉与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吻合的方法来修复.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单纯钩骨钩骨折致尺神经深支损伤的致病机理。方法采用16侧甲醛固定和4侧新鲜成人尸体标本。以钩骨钩中点为O,过O点作一条水平线及垂线,水平线与尺神经深支的交点为A点,与钩骨钩基底尺侧交点为B点,垂线与尺神经的交点为C点,分别测量OA、OB、OC、AB长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1996年4月~2009年6月5例单纯钩骨钩骨折合并尺神经深支损伤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尺神经深支绕过钩骨钩的基底部进入掌深间隙,OA的长度为(4.96±0.11)mm、OB的长度(3.69±0.12)mm、OC的长度(10.55±1.07)mm、AB的长度为(1.27±0.15)mm;5例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周围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4例,良1例。结论单纯钩骨钩骨折可致尺神经深支损伤但临床容易漏诊,早期正确诊治是神经功能得以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4.
杨佐明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9):1287-1289
感染是骨科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内固定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感染率分别为5%-20%和0.5%-2%,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后,其感染率可达30%。随着近年来各级医院骨科手术的开展增加,骨科植入物的广泛应用,以及一些基层医院技术、设备尚不够完善等原因,更导致骨科感染患者逐年增多。又因骨科手术种类繁多,一般位置较深,组织结构复杂,往往有内置物存在等原因,诊治较为困难。现就近年来骨科术后感染的诊治现状及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5.
骨质疏松症(OP)和2型糖尿病为老年常见病、多发病,但2型糖尿病是否容易合并骨质疏松尚有争议,因此本研究对48例2型糖尿病的骨密度(BMD)进行测定,以探讨2型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比较尺骨茎突骨折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尺骨茎突骨折手术治疗组62例(64处),采用克氏针结合钢丝法,术后随访2~18个月,平均8个月;非手术治疗组70例(72处),随访1.5~24个月,平均10个月.采用AO组织的Gartland-Wertey评分方法,根据尺骨茎突骨折愈合情况,对两组病例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尺骨茎突骨折手术治疗组:优57例,良2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95.2%;X线片显示术后3个月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尺骨茎突骨折非手术治疗组:优10例,良15例,中18例,差27例,优良率为35.7%;X线片显示伤后1.5个月9例骨折达到骨性愈合,伤后6个月32例骨折畸形愈合,伤后12个月29例尺骨茎突骨折不愈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尺骨茎突骨折手术治疗在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骨折愈合方面均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surgical and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ulnar styloid fractures. Methods There were 62 patients (64 sides) that were treated with Kirschner wire and tension band fixation in the surgical group. They were follow-up postoperatively for 2 to 18 months, with an average of 8 months. Seventy patients (72 sides) were non-surgically treated and follow-up for 1.5 to 24 months with an average of 10 months. Gartland and Werley scoring system of the AO Foundation was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Fracture healing was evaluated by X-ray films. Comparison was made between the surgical and nonsurgical groups. Results Results in the surgical group were graded as excellent in 57 cases, good in 2 cases,fair in 2 cases and poor in 1 case. The overall satisfactory rate was 95.2%. X-rays showed that bone union was obtained in all the patients three months after the surgery. Results in the non-surgical group were graded as excellent in 10 cases, good in 15 cases, fair in 18 cases and poor in 27 cases. The overall satisfactory rate was 35.7%. X-rays showed bone union in only 9 cases 1.5 months after the injury, fracture malunion in 32 cases 6 months after the injury, and nonunion in 29 cases even 12 months after the injur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From the aspects of wrist function and fracture healing,surgical treatment of ulnar styloid fractures is superior to non-surgical treatment.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断腕再植术后尺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析手内在肌恢复不良的原因.方法 分析48例腕部完全离断再植术后的手内在肌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本组术后手内在肌功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3例,良8例,一般28例,差9例,优良率22.9%.结论 尽快恢复离断手的血液循环,尽可能多的吻合深浅静脉,常规...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闭合性骨折内固定术后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36例闭合性骨折内固定术后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分别采用敞开换药、病灶清除一期闭合伤口、灌洗引流、负压吸引术进行治疗.其中21例取出内固定物改外固定,10例保留原内固定物,5例二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结果 经13~71个月随访,骨折愈合34例,部分愈合1例,不愈合1例;1例出现窦道,2例感染复发.结论 闭合性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后果严重,应及时诊治,采用多种方法积极治疗,减少病残率.  相似文献   
29.
目的 为研究环指桡侧指神经支移植修复尺神经深支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对16例32侧新鲜成人上肢进行观测.在10倍手术显微镜下对腕部尺神经深支、正中神经旋前方肌支和环指桡侧指神经支进行显微解剖及测量. 结果 正中神经旋前方肌支直径为(1.13±0.02)mm,正中神经环指桡侧指神经支直径为(1.17±0.05)mm,对掌肌管出口处尺神经深支直径为(1.75±0.07)mm.显微镜下分离环指桡侧指神经支,对掌肌管出口处尺神经深支至旋前方肌支入肌长度即移植段神经长度为(104.59±20.25)mm. 结论 环指桡侧指神经支移植为带血运的神经移植,属肌支对肌支的吻合,是修复尺神经深支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0.
弹簧韧带复合体(跟舟韧带)是足弓的重要静态稳定结构之一,它与跖长韧带.跖短韧带及跖腱膜共同维持足弓的高度,尤其是在维持足内侧纵弓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弹簧韧带复合体从跟骨发出,止于舟骨,形成一个"吊床"样的结构包绕着距舟关节,该韧带过度拉伸或断裂,就会导致距骨头下陷、内移,最终会产生严重的平足畸形,主要表现为足弓塌陷.弹簧韧带复合体拉伸或断裂多数发生在胫后肌腱功能障碍之后.因此,临床修复弹簧韧带复合体成为治疗胫后肌腱功能障碍和预防平足畸形非常重要的方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