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对原发性肠脂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16例原发性肠系膜病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均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脂肪密度肿块,乙状结肠旁10例,盲肠旁3例,降结肠旁2例,升结肠旁1例,增强扫描呈边缘环状线样强化,大部分病灶中心有点状高密度影.结论 原发性肠脂垂炎在多排螺旋CT上有较典型的影像表现.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镇痛及阻滞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单侧下肢手术患者60例,ASAII或Ⅲ级,随机均分为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A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分别在坐骨神经及股神经周围注射25ml、20ml0.5%罗哌卡因。记录两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完善及持续时间,术后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A组在超声引导下顺利完成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B组比较,A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在3分以下,且术后24h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下肢手术准确及成功率高,明显增加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33.
白青心 《基层医学论坛》2016,(25):3514-3515
目的:研究静吸复合全麻下婴幼儿龋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口腔科不能配合常规局部麻醉治疗的严重婴幼龋患儿50例,静吸复合全麻对其进行全口龋齿治疗,观察治疗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患儿的治疗及预后效果。结果术后第1个月及第3个月充填物及SSC修复体保存良好,患儿复诊时配合良好,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复合麻醉下治疗婴幼儿龋齿具有治疗时间短,效果好,可很好的保护婴幼儿免受治疗恐惧的影响,最大程度保护患儿的心理健康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唇腭裂患儿的中耳功能。方法对71例(142耳)(单侧完全性腭裂40例80耳,单侧不完全性腭裂31例62耳)婴幼儿期唇腭裂患儿行腭裂修补术前行声导抗检查,术中先行鼓膜切开置管术,后行腭裂修补术,所有患耳均在鼓膜前下切口,如果有鼓室积液,则延长切口并置入小号鼓膜通气管,记录有无鼓室积液,比较完全性及不完全性腭裂患儿中耳功能及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结果71例142耳中,B型鼓室导抗图110耳(77.46%,110/142),术中见鼓室积液103耳(93.46%,103/110);C型鼓室导抗图18耳(12.68%,18/142),术中见有鼓室积液16耳(88.89%,16/18);A型鼓室导抗图14耳(9.99,14/142),术中见有鼓室积液8耳(57.14%,8/14);本组患儿中耳积液总发生率为97.18%(69/71例)或89.44%(127/142耳)。完全性腭裂与不完全性腭裂两组鼓室积液耳分别为75耳(93.75%,75/80)和52耳(83.87%,52/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7)。结论鼓室导抗图B或C型的唇腭裂患儿中耳积液的发生率高,在早期行腭裂修补术同期行鼓膜置管术,可最大程度地降低听力损失导致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35.
目的:对荧光染色法测定生物制品中的 DNA残留量进行初步的研究和分析,确定该方法用于 DNA质量控制的可行性。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附录ⅨB《外源性DNA残留量测定法》之荧光染色法。结果该方法的线性、重复性、回收率均能满足生物制品中DNA残留量检测的要求,如果用作生物制品行业适用的检测方法,应制备统一的DNA标准品。结论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可定量分析等优点,可基本满足生物制品行业对DNA残留量质量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比较2%与1%丙泊酚的实际药效关系,减少丙泊酚麻醉患者脂质输入过多引起的相关不良反应。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丙泊酚组和2%丙泊酚组,每组41例;2组丙泊酚诱导靶控血浆浓度为4 μg·mL-1,术中靶控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根据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值调整丙泊酚的靶控血浆浓度,使BIS值维持在50左右(45~55);记录意识开始消失所需时间、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和丙泊酚输注总量。结果 2%丙泊酚组意识开始消失所需时间、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用量和丙泊酚输注总量>1%丙泊酚组,苏醒时间<1%丙泊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丙泊酚组脂剂的输入量为1%丙泊酚组的59%。结论 使用2%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可减少丙泊酚麻醉患者的脂质输入量,减少脂质输入过多引起的相关不良反应;2%丙泊酚的实际药效约等于1%丙泊酚的1.7倍。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三维右旋泛酸钙糖浆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和烟酰胺的含量。方法 采用外标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Thermo Betasil C18 Analytical(4.6 mm×250 mm, 5 μm),流动相为乙腈-5 m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含0.05%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60 nm,柱温30 ℃。分别测定10批复方三维右旋泛酸钙糖浆。结果 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酰胺4种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76~115.2 μg·mL-1(r=0.999 9)、1.16~23.20 μg·mL-1(r=0.999 9)、1.72~34.4 μg·mL-1(r=0.999 6)和5.76~115.2 μg·mL-1(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2%~98.4%(RSD为2.14%~3.42%)。不同批次复方三维右旋泛酸钙糖浆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酰胺含量范围分别为0.133 7~0.155 9、0.027 86~0.030 71、0.039 05~0.047 7、0.138 7~0.148 2 mg·g-1结论 该方法为完善复方三维右旋泛酸钙糖浆的质量标准和加强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利用skater引流管肾穿刺至输尿管上段引流,并且利用skater引流管的特殊结构,二期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引起梗阻性脓肾疗效。方法将39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引起的梗阻性脓肾患者,一期先行经皮肾穿刺skater引流管引流,二期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结果36例输尿管结石一次性成功碎石取石,3例因输尿管严重扭曲,经尿道输尿管镜不能通过扭曲输尿管,改行微通道经皮肾碎石取石术。36例患者手术时间25~65 min,平均46 min,术后住院1~3 d出院,术后2~12周拔出双J管。随访3~6个月,超声检查肾积水明显改善。结论输尿管结石梗阻性脓肾的患者,skater引流管置入输尿管上段引流具有解除梗阻,充分引流脓液,术中防止较大结石冲入肾盂,损伤小、安全可靠、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 研究对氧磷酶1(PON1)基因R192Q位点、对氧磷酶2(PON2)基因C311S位点多态性与子痫前期(PE)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分析PE组(73例)和健康孕妇组(66例)PON1基因多态性.结果 PE组和健康孕妇组PON1的基因型变异频率和R、Q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N2基因型变异频率和C、S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ON1 R192Q位点多态性与PE发病有关,R等位基因可能是易感基因;PON2 C311S位点多态性与PE发病有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研究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功能性内镜鼻窦治疗对我院72例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进行治疗,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治愈70例,2例复发,经二次手术治愈.结论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是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主要治疗方法,其具有创伤小、治愈率高的特点,术后鼻内镜定期复查及术腔清理可使手术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